小说路上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路上 > 辋川风月鉴 > 第15章 第十五章 红豆相思又自私

第15章 第十五章 红豆相思又自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初冬的冷雨,滴滴拉拉,打湿了博陵崔氏老宅的飞檐,王维站在廊下望着滴水的琉璃瓦,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在长安乐游原写下的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那时他身在异乡,思念着家中的亲人,而如今归家,亲人均在身侧,有些话却也难以开口诉说。此刻檐角挂着的从长安带回的茱萸香囊正风雨里挣扎飘荡,在暮色里晕开一抹暗红,像极了表妹崔思蕤昨日在佛堂被烛火灼红的指尖。

"表少爷,这是厨房新作的枣泥糕,您尝尝。另外,老夫人和姑太太请您不忙时,去前厅品茶。"青衣婢女捧着漆盘经过,盘中盛着新蒸的枣泥糕。听闻大舅母和母亲找他,王维忙整了整竹青襕衫的袖口,转过九曲回廊时,听见前厅里传来零落的琴声。推门瞬间,正对上一双秋水般的眸子。

崔思蕤跪坐在蒲团上,纤白的手指还按在焦尾琴的冰弦上。她穿着赤红色齐胸襦裙,发间只簪着支青玉步摇,不似嫡姐崔嘉屹云白色长裙,头戴白玉南珠的华盛。两姝并坐,一淡一艳分外抢眼。王维自己也不理解,原本性子清冷的自己,本该喜欢素雅之物,为何会偏偏喜欢上那抹明媚的艳色。

"见过表兄。"“表弟来了?”见王维缓步进门,两姐妹站身行礼,王维微笑还礼,情不自禁用眼角余光扫向崔思蕤,只见她垂首行礼时,青玉步摇的流苏扫过耳垂,露出颈后鲜红如血的一点胎记,黄豆大的椭圆一点——那印记既像极了相思的红豆,又与王维在长安乐游原采摘的茱萸的红果实很是相似。

"思思的《幽兰操》越发精妙了。"王维撩袍落座时,瞥见琴案上压着张泛黄诗笺。正是他重阳题在乐游原的《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末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旁添了一行簪花小楷:空心易染尘,何需强说迷。

他心头微震,赞道“表姐的字是愈发好了呢!再这样下去张旭张大家见了都要甘拜下风了。”

崔嘉屹面容平静,看不出表情,淡淡地说:“表哥说笑了。”说着便起身,径自离去。行走间她手臂上滑落半截红绳,落在白皙纤细的手腕处,红绳上系着枚刻"岩"字的青铜箭簇。这是边疆军队特有的信物,王维曾在崔九案上的阵亡将士名录曾看到,夏岩的名字赫然在列。

见崔嘉屹行止无状,崔老太太面色不虞,却也没说什么,便笑拉过王维询问旅途的有趣见闻。崔思蕤端坐在下首安静地听着,望向王维的目光分外温柔,暗自心疼表兄游历这十七个月来清减了许多。

见兄长归来,王缙心里自是万分喜悦,只是看到崔嘉屹这般摸样,他心里难掩黯然。表姐崔嘉屹在他心里,是神女菩萨一般的存在,她之前私会夏岩令他不快,可如今,听说两家要将表姐婚配与长兄,也令王缙神伤。

"八小姐在佛堂要绞头发!"喜闻的哭喊撕破雨幕。厅里的人都是一怔,似乎不太相信丫鬟的话,绞头发?这般疯魔的举动,是端庄得体的崔家嫡小姐能做出来的事情吗?

崔嘉屹握着剪刀的手腕被两个婆子扣在供桌前,满地青丝如破碎的云锦。她素日戴白玉朱钗歪在血泊里,额角新痂还渗着血珠:"夏郎说过要带我看看祁连山的雪,终是做不到了...是你们将他调到边关送了命,你们可知边关的苦?可知戍卒咽下的最后一口气时有多痛?"

崔老太太的龙头杖重重顿地,沉香佛珠撞出闷响:"糊涂!夏家儿郎战死沙场自有朝廷抚恤,但你可知,昨日范阳卢氏送来多少聘礼?太原王氏和范阳卢氏,不缺的是才华横溢的好儿郎,远强于那低贱的庶族武夫千百倍……"老人浑浊的眼扫过王维,"维哥儿若真要求娶思蕤..."

王维握紧袖中玉笛。一年前之前,宦游临行之前,母亲崔招的话犹在耳边:"外出游历可增长见闻,离开一段时间冲淡情感也是好事,思思是个好姑娘,但若娶庶女为妻,太原王氏的脸面往哪搁?你父亲九泉之下已不能心安呀!"

崔老太太看了崔招一眼,崔招点点头,在长子耳边低语道:“摩诘吾儿,这段时间,为娘与你大舅妈商议了,你若执念于思思,也不是不可,只不过就如在家中的排行一样,八姐儿为大,小十一依然为小。这样一来,即可全了崔王两家的颜面,也可随了你和思思的心愿。”

王维目瞪口呆,一时间经喘不过气来。两滴清泪从眼角无声滑下,王维转身离去前,扔下一句:“崔王两家的颜面,你们长辈的心愿,都应该成全。可是,孩儿和表姐表妹三个人的心愿,你们为何,就不能成全?”

碎裂声从廊下传来。崔思蕤立在雨中,青瓷盏的碎片扎进绣鞋,血混着雨水在石阶蜿蜒。王维冲出去时,她袖中飘落的诗笺正巧落进积水——是他昨日落在竹林的《相思》,"愿君多采撷"旁,多了行簪花小字:此物最自私,是崔思蕤的字迹。她望着冬日的冷雨,雨滴打在身在,似乎早已冷进了心里,她口中喃喃说道:“春来发芽的红豆,到底是‘最相思’呢?还是‘最自私’呢?又或许他们本质是一样的,因为‘相思’本就‘自私’!”

雨夜的书斋,崔招将婚书拍在案上。金泥写就的"崔嘉屹"三字被烛火映得刺目:"要娶只能同时娶崔家两姐妹!嘉屹是嫡长女,正妻之位非她莫属。崔思蕤可以作为嫡姐的陪嫁入府,但你偏爱她些,旁人也说不得什么……"窗外惊雷乍起,照亮她鬓间银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即便归为皇帝皇子,有时也难遂心愿...何况现在的世家,在皇权的打压下,看似鲜花着锦,实则举步维艰……"

三更的竹林泛着潮湿雾气,王维的玉笛沾满夜露。崔思蕤提着绢灯走来时,裙裾扫过满地斑竹泪痕,阿舍和阿得在院门口看看四下无人,将崔思蕤迎了进去,二人手伸出去,站在门口王望风去了。

王维为她斟了一盏热茶,崔思蕤接过茶盏,并没有入口而是抱在手里取暖,片刻后她缓声说道:"摩诘阿兄,可知这竹林为何只种斑竹?"她指尖抚过竹案上的点点紫斑,"当年舜帝南巡而卒,娥皇女英泪洒青竹,从此竹上便生了这斑点,如此一看,倒也是千古佳话一段。"

王维知她意有所指,轻叹一声,没有接话。

绢灯照亮桌案上的婚书,泥金在雨夜的灯下泛着寒冷的光芒。崔思蕤笑了,伸出纤纤玉手轻柔地拿住了婚书,轻轻抚摸着上面的烫金名帖:“这婚书上只有阿兄和阿姐的名字呢。”

闻言,王维心头剧痛,突然握住崔思蕤冰凉的手:"思思,我和你一样,期盼的婚书上只有你我二人之名。长辈们如此,是全了博陵崔氏和太原王氏的颜面,却是毁了三个人的一生!我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你相信我,一定会有办法的!"话音未落,远处传来巡夜婆子的灯笼光。崔思蕤抽回手,轻抚这婚贴,甜美地笑道:“阿兄,此言差矣,以目前的境况来看,这是最好的办法,我支持,并且,我也不觉得委屈。”

王维显示一愣,接着怒道:“他们去逼迫你去了?是不是?你不用怕他们,我终是会带你走,大不了我们离开这里,天大地大总有我们的去处!什么太原王氏?什么博陵崔氏?我们统统不要了,以后做普通平民,四处游历,浪迹天涯。”

烛光下,崔思蕤俏丽的小脸上,两眼发光,满是期待和向往。屋外廊下的寒鸦也激动地鸣叫了两下,将崔思蕤拉回现实,她轻抚王维紧紧皱起的眉头,柔声宽慰道:“阿兄说笑了!如果只剩下我们俩个人,自然可以按阿兄所说,我们逍遥江湖,自由自在,可作为王氏嫡长子,阿兄身上承载着姑丈的遗志,上有母亲要赡养,下有弟妹要呵护,你若离开,他们又该如何?”

王维被她劝的动摇了,默声不语,崔思蕤继续说:“再说说我吧,我虽然是卑微的庶女,可我收崔家生养大恩,不得不报,更何况还有八姐姐的大恩,我姨娘生性淡漠,没有什么恩宠,连带着我也被受欺负。若是没有阿姐帮着护着,我可能活不到得遇阿兄之时,阿姐与我,既是姐姐,又是恩人。当时,我们明知那夏岩别有用心,却没能阻止阿姐,我们也有过失,时至今日阿姐心如死灰,我愿意一世照顾她陪伴她,这样想来,还有什么比我们效仿娥皇女英同去王家的好……”

王维攥拳道:“可……可我对八表姐并无丝豪亲情之外的心思,我无法面对……”

崔思蕤不屑地“切”了一声:“阿兄,你想什么呢?即便你是大唐第一英俊潇洒的儿郎,奈何阿姐心里只有那夏……夏公子。”

“没错!既然表姐对我也没有那个心思,让她下嫁与我,既委屈了你,也耽误了她,维断做不得这等负心无义之人。”

“摩诘阿兄,思思不委屈!作为庶女,思思即便联姻,要么为另外四大家族嫡子的妾室,要么为庶子的正妻。原也不能嫁阿兄为妻的。”

“可幼时,你说过以后‘宁为寒门妻,不为豪门妾’,这也是林姨娘对你的期盼和遗愿。”

难为他还记得?崔思蕤心中一阵温暖,随之又莫名哀伤,脸上却不表现出分好,起身拿了香炉,缓缓地燃起了沉水香,问着沁人心脾的香气,她长吸一口气,转过身,对着王维笑道:“儿时的戏言原本就做不得数的,何况,在我心里,如果那个人是阿兄,我愿意破例!八姐姐心死如灰,今日的情况你也看到了,阿姐既是为了夏岩不愿旁嫁,也是为了成全你我,除此,她无法拒绝世家的联姻。与其,她嫁入其他世家,我们也不放心;倒不如我们三个人一起,相互照顾,无猜无忌,安稳一世,不也挺好的么?

王维思索片刻,迟疑道:“我怕表姐嫁与我,蹉跎了岁月和年华……”

崔思蕤俏脸微红:“阿姐品貌无双,更是才华横溢,着实堪为阿兄良配,如果有一天阿姐能放下那夏岩,思思愿意和阿姐共侍一……”

话还为说完,门外一个清冷的声音响起:“十一妹妹多虑了!”崔嘉屹挑帘进来,崔思蕤忙起身相迎,握住崔嘉屹冰冷的手:“阿姐在外站了多久?也不知道进来,夜雨寒凉,如若冻坏身子了,可怎生是好?”

崔嘉屹反手握住崔思蕤的手,叹道:“好妹妹,你为我着想,我自是知晓的”,又看向王维:“摩诘对十一妹妹的心思,我也是懂得。不过十一说的对,阿九也劝我,我也想通了。目前这是最好的办法,摩诘,你放心,我和十一妹妹一起去王家,妹妹主持府中大小事务,我另居别院,院中建佛堂,喜闻和乐见陪我在别院,摩诘在家,你们俩琴棋书画,摩诘赶考外出,我和妹妹一起照顾姑母,弟以为这样可行否?”

王维没想到崔嘉屹居然也同意了,很是吃惊,半晌无言。

这时门外又想起了一道玩世不恭的声音:“我已说服母亲,十一妹妹也是我崔家女儿,不可没有名分,婚书上三个名帖,将十一妹妹的名帖放在八姐之后,也是八抬大轿,十一妹妹也可以入崔家和王家族谱,摩诘,你觉得这样可行否?”

看见门口的崔涤和王缙,屋内的三个人面面相觑。“你俩又是何时来的?”合着自己和崔思蕤是演戏的,这几个是看戏的?王维蹙着眉,不悦地问道。

崔九笑道:“八姐姐在前面跟着十一妹妹,我和阿缙就在后面跟着八姐姐!这句话叫什么来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哈哈……”

王缙默默地望着崔嘉屹,眼神悲哀凄凉,脸上却是挤出来的微笑,笑着对三个新人说着恭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