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路上 > 昨夜见君着喜炮 > 第73章 发觉

第73章 发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游少卿替严靖泽处理好了伤口,起身走向火堆,坐在了严靖泽的右前方,“等出了山,去镇上买些药敷上。”他顿了一下,又道:“再去找张面皮换了。”

面皮遇水易掉,想到这里,严靖泽忍着肩膀的痛,强硬对游少卿微笑,“我若是暴露了,将来有人寻你,岂不是更容易?”

游少卿没说话,也没看严靖泽,只盘腿坐下,双肘搭在膝盖上,半撑在空中靠火取暖手掌。

严靖泽:“为了我,双手冰冷得像冻成了霜,游侍郎竟也舍得?”

游少卿依旧没说话。

严靖泽难见地叹了口气,抬起左手撕下面上脸皮,“少卿,一厢情愿之人处处是,你我何时才能两情相悦、余生共伴?”

游少卿闭上双眼,端坐静得像尊佛像。

严靖泽:“少卿?”

“……”

“游大人?”

“……”

“夫人,宝贝儿,乖乖,心肝儿?”

无人应答,周围只剩风吹而动的草木簌簌。明明月色,更显几分阴森。

严靖泽努嘴,“那我闭嘴好了……”

沉默一会儿,游少卿睁开双眼,转头见严靖泽将下巴抵在膝盖上,双手交叉搭抱在小腿前,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

游少卿:“再过片刻,我们便去找赵洵,不能再耽误了。南方战事紧急,陛下有命,王爷再不赶去,怕是难交代。”

严靖泽眉目舒展,微微一笑,“少卿你这是在担心我吗?”

游少卿不为所动,“不说王爷您意欲何为,但百姓的命也是命,您不该为了您的一己私欲就陷爱戴您的百姓于水生火热之中。”

严靖泽不开玩笑了,静静回应游少卿,“嗯,我知道的。”

游少卿难得见他没有戏谑的口吻,又补充道:“游某衷劝,国家存亡之际,其他事情且放一边,还请王爷勿要再玩闹。”

严靖泽呼了口气,点头道:“好,听你的。但是,我有一个条件,只有这一个条件。”

游少卿不清楚,带着疑惑将目光定在严靖泽身上。像是在说:这是王爷的职责所在,还需要条件?

严靖泽微微一笑,“少卿,我想要你向我保证:在前去南方战场到安全抵达京城这段时日,你不能想方设法地离开我。”

游少卿一时无言。他隔着点点火光看着严靖泽,目不转睛,没有丝毫畏惧与退让。

周围静悄悄的,只余下微风拂过花草树木的轻响。绵绵长长却又断断续续。

其实早在他和赵洵还有游廷尹被严靖泽等人带着离开京城之时,他就死了——死在了那场大火中,全身焦黑。而今他戴着非己的面皮,穿着较为朴素的衣裳,随着严靖泽南下,知道内情的人又有几个?

纵然他猜想严靖泽欲在南下抗敌后造反,而自己又无力逃脱其魔掌,想要上书陈事,无异于如登天之难。更何况同严靖泽相处了这么些时日,他不仅安然无恙,还得趣其中。虽然有些时候严靖泽真的很气人。

这一盘棋,他走得走,不走也得走。

良久,他微微低头,随后又抬头看向严靖泽,“王爷要如何,游某有何能力反抗?”

严靖泽笑了,“你可以的,少卿。只要你想。”

游少卿别过头,看了看周围,抓起些石头放在火势越来越小的火堆上,从怀里掏出火折子吹亮了火,转而起身。

严靖泽在黑暗中笑开了花,“如此,我便当你答应了。”

游少卿只道:“王爷,该走了。”

严靖泽起身,僵着右手向前走了一步,“少卿,你不必唤我‘王爷’,你可以唤我‘行之’,若是‘靖泽’,那更好了。都随你意。”

游少卿持着火折子淡淡开口,“尊卑有别,王爷官位在我之上,游某不敢乱了礼数。”

严靖泽走到游少卿面前,“少卿,要不你就唤我‘阿泽’罢,好久没人这么唤过我了。”

他抬手并未受伤的左手轻轻抚上游少卿的面颊,拇指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一下皮肤的细腻,游少卿便撇开他的手,退一步转身,面无表情地张了嘴,“严公子,走罢。”

严靖泽停在半空中的手便霎时掠过万千青丝,淡淡香气圈了他整个身体,却久久不散,似在其中。

前方的游少卿没听见严靖泽动作,还以为严靖泽是因为又伤到了右肩,转身问他,“还很疼吗?待明日快马加鞭到了集市,让何大人去买些金疮药敷上。眼下真的该走了,严公子还是快些罢。”

胃部突然疼痛,严靖泽捂着“嘶”了一声,忙不迭地向前伸手,“少卿,还疼着呢,等等我。”

游少卿见他不像开玩笑,就伸手扶住了他,同他缓步向前行。

明明月色,缕缕微风,有人在想须得快速集合到达南边,有人在想须得早日抱得美人归。

翌日艳阳高照,京都大殿之上,季贞高坐明堂,细听百官述事。

许多官员所说之事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兵部接到来报,说是西南方陷战地区已有部分失守,交趾猖狂,扬言要一年之内吞并大盛,成为新的一国。

百官愤怒,议论不断。

有的说举国之兵杀尽交趾军,让其成为大盛国土之一;有的说交趾不容小觑,近年来猖狂虽是,但也有资本,不可轻举妄动,最好是协商和平,两国友好往来才是正道。

季贞听着,先是问了兵部尚书与侍郎的意思。又问了李以维的意见,最后转头又问游浮园——到最后顾及众多因素,季贞还是没下定论。

此时有一官员出列,躬身作揖,“陛下,臣有一计,或许能解燃眉之急。”

季贞抬头,百官齐刷刷地看向那名身着红色衣袍头顶乌纱帽的男人,心生好奇。

那官员抬头,季贞认出来他是之前进京报官说叛军四起的书生,后来成了会元被自己免去殿试提拔上来的刘岑刘甫须,才道:“刘爱卿有何办法?”

刘岑恭敬地回道:“臣以为,空城一计,概有效果。”

季贞:“细细说来。”

刘岑娓娓道来,“我军目前缺少支援,若是让人在城门之上悠哉悠哉地走动,让敌军深信我军后援众多而不敢前行,纵是军临城下,拖延些时日也是好的。敌军若半信半疑不走,到时援军至,他们也只能打败仗。”

季贞摸着下巴稍作思考,此时兵部有人问,“刘大人新官上任,怕是不大懂这军事道理。纵然空城一计可行,敌军长日守在城下,断了城内我军粮食供应,到时又该如何?”

刘岑淡然回应,“刘某虽任职不久,但也看过许多兵书,对这些还是有所了解的。”

季贞开口,道:“爱卿继续。”

刘岑作揖,“我军粮食运输受阻,敌军也会有弹尽粮绝的一天。毕竟这是我大盛国土,他们不可能及时得到支援,不管是粮食还是军队,都是如此。”

许多官员点点头,李以维也出来附和,“陛下,刘大人所言,或许可以一试。”

季贞思索一番,立刻拟书,让人飞鸽传过去给远在南方的卫安等人。

下了早朝,季贞就到了御书房。

陈礼跟进,从怀里掏出一个比小拇指还小的小竹筒,道:“陛下,周大人传书来了。”

季贞一听,接过打开,十几黑字立刻飞入他的脑袋,“臣所跟之人并非定王殿下,游大人也并不在此。”

季贞脑子霎时闪过一些片段,片刻之后,他掀了桌子,东西砸在地上,他怒吼着,“严行之!你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竟敢多次欺瞒于朕!好、好、好!来日兵胜,朕让你下地狱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