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清已在余家住下了,亲事就定得急,下月十八两人就成亲。
余风过了两天就能起来了,又两天就去地里干活了,赵雨梅和余雪都轻松不少。之前余家拮据,是想替余风攒些彩礼钱,现在余风已和付清定下来了,虽说少了酒楼里的收获,但一家人齐心,也能攒下些银子的。
余风既已没事,余礼便也没多问,他已成了亲,还是事事已小家为先的,每天照料家里,给李铭川做好吃的。
只是未来大嫂好相处,对于住在一个村子里的他来说,是很好的消息了。
这日,付清来找他了:“礼哥儿,我这日日在家里缝被面,屁股都坐疼了,今日我们去山上转转吧,家里可还有活?我帮你一起做些。”
他在桥西村没有别的熟人,余礼同他年龄相仿,他便想去哪都会来找余礼一起。
余礼刚喂完鸡,正端着盆准备去洗衣裳,忙道:“就几件衣裳要洗了,若你想去山上,我便下午再去洗,也是一样的。”
付清道:“不如下午我们一起去洗,等会我也去家里拿衣裳出来。”
余家自余风下地干活后,一家子的衣裳是赵雨梅洗的,但这几日付清也在学着做家里的活,赵雨梅有心想拦着,但见人是真心实意想学,便也日日让他自己试着做些。
两人在山脚下经过卫家时,余礼专门同卫芪打了招呼,本想问问卫芪要不要一起。
卫芪红着脸蛋同他说:“礼哥儿,大夫说我肚子里有娃了。”
余礼惊讶地瞪大了眼,也很是为他高兴,他们都是小哥儿,听长辈说小哥儿受孕要辛苦些,比姑娘稍难些。卫芪成婚也不久,现下就能怀上,多半是夜里小夫妻和睦,他自己身体底子也好。
余礼道:“那等你的小娃娃生出来,我便给他做些小衣裳,想来该是不会嫌弃我的手艺的。”
卫芪温柔笑笑,道:“你有这份心,哪敢嫌弃啊。”
他又看向付清,道:“这该是清哥儿了?”
余风和付清的事,这几日在村子里传得沸沸扬扬,但付清出门少,卫芪这是第一回见他。
三人寒暄了几句,卫芪的胎象未稳,家里人管着,让他先在家里待着,便没同他们一起上山。
立了秋后山上能摘着吃的野菜就多是马齿苋了,这东西吃着酸酸的,听说也能入药。两人各摘了一小篮。
余礼道:“等秋天过去咱们可以去摘些水芹菜,比马齿苋好吃些。”
付清是从不知这些野菜的时节的,听余礼一说,便牢牢记在了心里。
下山时,付清见着了许多黄色小花,喊:“礼哥儿,咱们要不要摘些野菊花回去晒干了泡水喝。”
桥西村人喜欢喝茶,水里总得泡些什么喝着有味,都是农户人家,昂贵的好茶买不起,喝的多是自家摘着晒的叶子啊花啊或是枸杞子一类的,野菊花就很是合适。
余礼看了看,道:“这不是野菊花,是千里光,也能摘了回去晒,但咱们不用它泡茶,一般是泡脚。”
立了秋后桥西村洗澡就慢慢没那么勤了,摘些千里光泡脚就很是不错,田地里劳作的汉子睡前泡上一会,也能解解乏,千里光还能解热呢。
两人摘了不少,各自回了家。
今日太阳不错,余礼便没耽误,直接在院子里铺了一层千里光晒着,这是用来泡脚的,连洗都不必洗。
他又去菜园子里摘了两个玉米,玉米是总算熟了,之前的扁豆也已收完,给李大伯家和余家各送了点,又种下了白菜,这块油绿油绿的菜地藏着余礼不少的心血呢。
余礼剥下玉米叶子,将玉米细细洗了,然后剁成了小块,打算炖汤喝。玉米适合同肉骨头一起炖汤,但因为不愿同赵屠子家来往,家里想吃肉一般是去卫猎户那买些小猎物,甚至有一回是堂哥去隔壁村看他未来媳妇时托他买的,家里是没有猪棒骨的。
余礼叹口气,想着要是当日不同那家人见识,不惩这口头之快就好了,又想着若是让这种嘴里不把门的刻薄人家赚了他的钱,心里得难受死,便不再想这事了。
他把马齿苋洗好折出,打算同玉米炖了,又用杂面做了饼子贴在锅边。杂面自上次买回来后吃了两回,怎么都比不上白面的味道,但家里不富裕,两人都不挑嘴,还是照旧吃着。
今日的汤味道淡,余礼就又做了道酱焖鸡蛋,这菜他常做,下饭,又是个荤腥,不吃肉时总得吃点蛋补补,只是伯娘送来的鸡蛋也快吃没了。
余礼的小鸡长大了不少,竟一只都没死,看着惹人喜爱得很,但要等他们下蛋怕是还要两月,他就盘算回头去余家再买篮子鸭蛋,赵雨梅攒的蛋反正是要卖出去不少的。
地里的活计不算多,哪怕连着自家的有四亩,李铭川也能日日晌午回来吃饭后歇一阵再去忙活了。
他回来时见着了院子里的千里光,就知余礼今日去了山上,边洗手边问:“怎么今日去了山上?别让自己太累着了。”
余礼端菜出来,答:“清哥儿今日来了趟,便同他一起去了。”
两人边吃边聊,余礼道:“芪哥儿怀上了呢,怕是明年二月就能生。”
李铭川也很惊讶,道:“这么快啊。”
余礼道:“是呢,说来咱们也成亲一个多月了,这日子像是越过越快。”
李铭川道:“巴不得这日子再慢些,能多同你待久些。”
余礼现在听李铭川说这话也能泰然自若了,道:“那还是快些吧,快些把活做完,等卫叔给你结了工钱,冬日里可以慢一些。”
李铭川哈哈大笑。
卫猎户之前同李铭川商议了,近段时日他家又是买地,又给卫芪小两口在旁边建了屋子,还操办了婚事,手头不太宽裕。若是李铭川不急着用银钱,便活计做完了再一齐结了账。
李铭川爽快应了,他和余礼平日里没多少开销,除去上次去镇上,和先前买鸡崽,也就偶尔买点肉尝尝时会花点铜板,他们手里也还有点,够用了。
这样等活计做完,卫家会一次结一两八钱银子,并两只野鸡和野兔。确实没有在镇上赚得多,但安稳,且自家的地收了粮食也还能卖点呢,两亩地产的粮食是他们两个人吃不完的,哪怕以后有了孩子也都还能卖些。
今日是他们小家第一次吃玉米,还是李铭川当初种下的,怪甜的。
余礼道:“等这千里光晒了两日,咱们就晒玉米吧,晒干了好去磨玉米面。”
玉米面能做饼子,窝窝头,也能打汤喝,和些玉米粒还能做玉米烙,带着点玉米的清甜,比杂面好吃些。
李铭川很高兴,以前周氏每年也会磨些玉米面,在冬日里烫成饼子做早食很是不错。
下午和付清一起在河边洗衣裳时,余礼能感觉到村里人时不时朝他们看一眼,他和付清都没搭理,洗着自己的衣裳。
赵雨梅听说付清想自己洗衣裳,本只让他洗自己的,是付清微红着耳朵把余风的也拿来一起洗了。
有心善的大娘同余礼说话:“礼哥儿,这就是你未来大嫂吧?”
余礼也礼貌回着:“是呢婶子,这是清哥儿。”
余礼是属于白皙耐看的,而付清就是很直接的长得好看,本就是吸引人目光的,又因着还未成亲就先住在了余家,不少人对他好奇得紧。
那大娘没说讨嫌话,她家里两个儿子,日子还不错,便又问余礼:“礼哥儿你啥时候再做些糕点卖不,瞧着你成亲后就没做过了,做些新鲜的婶子买些尝尝。”
余礼手下未停,但最近也在想这事,他仰起脸同大娘笑笑:“好呢婶子,我过两日便看看哪样点心秋日里吃了好,若是做了,给婶子你留几块。”
那大娘便满意地走了。
付清也是会做糕点的,但他绝不可能和余礼做一样的活计抢他的生意,只同余礼聊起了糕点,他从前常在镇上走动,倒也给了余礼不少的灵感。
晚上躺在床上,余礼又同李铭川说起这事,比起其他的,李铭川是喜欢余礼做做糕点之类的活,一是余礼自己喜欢,二是这比旁的要舒服些,不用像绣活那样总用着眼,也不用像农活一样总弯着腰。
还能赚些铜板,能让余礼安心些。
他夸着余礼:“那咱们村里人有福了,又能吃上我夫郎做的糕点,这可是镇上买的糕点都比不上的呢。”
余礼嘴角一翘,他是特别喜欢听李铭川夸自己的,每次听到总要露些孩子般的得意出来。
李铭川也笑,抱着他轻声道:“我也想有有福气,好礼哥儿,你那好朋友都怀上了,咱们也得努努力啊。”
他对生孩子还没多大感觉,余礼也还未满十七,他们俩不急着养娃。但生孩子前要做的事他是热衷的,当下也就是趁上这个由头,同余礼说些亲密话。
余礼红了脸,但还是由着他胡闹,在这事上,他很少拒绝李铭川。
想着做糕点,但余礼也没急,先前本答应了李铭川腌酸菜外再腌些豆角,一直到现在也没把这豆角腌好,便先抽了时间腌豆角。再加上收拾千里光,晒玉米,又过了两日,余礼才做上糕点。
这次他想多做些,卖不完的也能自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