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晨光穿过百草园的窗棂,在青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姜小满站在药圃前,指尖轻抚着一株刚抽新芽的血竭苗。这株来自南疆的珍稀药材,经过三个月的精心培育,终于在北方的土壤里扎下了根。
"先生,记录做好了。"栓子捧着竹简走过来,声音比半年前洪亮许多,"昨日的生长数据比前日增加了三分。"
姜小满接过竹简,看着上面工整的字迹,不由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个曾经瘦弱胆怯的男孩,如今已是百草园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做得很好。"她揉了揉男孩的头发,"去帮周婶准备今天的药膳课吧,记得把新收的茯苓带上。"
栓子眼睛一亮,小跑着离开了。姜小满望着他雀跃的背影,忽然想起小草离家去太医院那天,也是这样蹦蹦跳跳地奔向新的人生。
"想那丫头了?"阿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老人手里挎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摘的嫩桑叶,"昨晚收到信了,说是通过了太医院的初试。"
姜小满接过竹篮,桑叶的清香扑面而来:"这么快?她才去了两个月啊。"
"信上说,多亏了你教的那套穴位按摩法。"阿婆笑得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太医院的考官们都惊着了,说从没见过这么精准的手法。"
两人正说着,园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苏娘子骑着她的小毛驴风风火火地冲进来,腰间铃铛叮当作响:"小满!快看谁回来了!"
阳光下,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百草园门口。小草穿着太医院的浅青色学徒服,头发挽成了简单的发髻,身量似乎比离家时又高了些。最令人惊讶的是,她身边还站着三位同样装束的少女。
"小满姐姐!阿婆!"小草飞奔过来,一把抱住姜小满,又转身扑进阿婆怀里,"我想死你们了!"
姜小满感觉肩头一阵湿润,这才发现小姑娘在偷偷抹眼泪。她轻轻拍着小草的背,就像三年前那个雨夜,阿婆拍着她的背一样。
"这几位是......"
"哦对!"小草连忙擦干眼泪,拉过身后三位腼腆的少女,"这是我在太医院认识的同学。听说咱们百草园招女学生,特意跟我回来看看。"
三位少女中,最年长的叫文茵,父亲是县城药铺的伙计;圆脸的叫惠娘,家里开豆腐坊;最瘦小的叫兰儿,竟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
"兰儿可厉害了!"小草骄傲地介绍,"她鼻子特别灵,闭着眼睛都能辨出三十多种药材!"
阿婆闻言,立刻拉着兰儿的手嘘寒问暖。姜小满却注意到,文茵一直盯着药圃里的血竭苗,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感兴趣?"姜小满走到她身边问道。
文茵点点头,声音轻柔却坚定:"家父常说,南方药材北种是医家难题。没想到先生竟能成功......"
"想学吗?"姜小满笑着问,"我可以教你。"
少女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夜空中突然被点亮的星辰。
小草回来的消息像春风一样传遍了全村。傍晚时分,铁匠带着新打的一套铜制药具来了,周婶拎着刚出锅的茯苓糕,连赵老大都让媳妇送来一篮子新鲜鸡蛋。
百草园的院子里摆开了三张大桌,众人围坐在一起,听小草讲述太医院的见闻。
"......最厉害的是孙院判的针灸课!"小姑娘手舞足蹈地比划着,"他让我们在冬瓜上练习,说什么时候能一针穿透瓜皮不伤瓜瓤,才算入门。"
阿婆听得入神,连手里的针线活都停下了:"哎哟,那得多难啊......"
"刚开始可难了。"小草掏出一个布包,里面整齐排列着十几根银针,"但我每天都多练一个时辰,现在终于能扎准了!"
她突然转向姜小满,眼中带着狡黠的光:"小满姐姐,我给你把把脉吧?太医院的张医正刚教了我们诊脉诀窍。"
姜小满笑着伸出手腕。小草装模作样地搭上三指,眉头渐渐皱起,惹得众人一阵紧张。
"嗯......"她拖长声调,"先生这是劳累过度,需要多休息!"
满院哄堂大笑。姜小满捏了捏她的小鼻子:"好你个小郎中,都学会唬人了!"
笑声中,文茵怯生生地开口:"姜先生,我们......我们真的能留在百草园学习吗?"
这个问题让院子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姜小满。
"当然可以。"她环视着三位少女期待的眼神,"百草园的大门,永远向有志于医道的人敞开。"
铁匠闻言,立刻拍胸脯保证:"缺什么家具尽管说!我带着徒弟们连夜赶工!"
周婶也拉着惠娘的手笑道:"正好跟我学做药膳点心,你们读书人费脑子,得补补!"
看着乡亲们热情的模样,姜小满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三年前她刚穿越来时,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这个小小的山村会成为无数人梦想开始的地方?
接下来的日子,百草园比往常更加热闹。
小草带着三位新同学很快融入了园中的生活。文茵负责整理药圃数据,惠娘协助周婶管理药膳厨房,兰儿则跟着阿婆学习药材炮制。最让人惊喜的是,她们还带来了太医院的先进知识——文茵精通算术,改良了药园的记录方法;惠娘会做一手好豆腐,开发出几种新药膳;兰儿更是凭着敏锐的嗅觉,发现了几株濒临病变的药材,及时挽救了整片药圃。
这日清晨,姜小满正在教授针灸基础,忽然发现栓子躲在门外偷听。男孩见她看过来,吓得转身就跑。
"等等。"她叫住他,"想学针灸?"
栓子低着头,声音细如蚊呐:"我...我手抖...怕扎不好..."
姜小满想起小草说的冬瓜练习法,突然有了主意。她取来几个熟透的番茄:"来,试试把这个当人体。番茄皮薄,比冬瓜更难掌握。"
男孩小心翼翼地接过银针,在番茄上轻轻一点。第一次,针尖滑开了;第二次,扎得太深,番茄汁都流了出来;第三次......
"成功了!"栓子惊喜地看着稳稳立在番茄上的银针,眼中闪烁着泪光,"先生,我...我做到了!"
姜小满拍拍他的肩膀:"记住这种感觉。医者之手,既要稳如泰山,又要轻若鸿毛。"
这一幕恰巧被来送茶的小草看见。小姑娘眼珠一转,当天下午就带着同学们在后山空地上支起了十几个靶子——有用冬瓜的,有用南瓜的,甚至还有用葡萄的。
"太医院的法子太保守了。"她得意地向围观的学生们宣布,"咱们百草园,要练就练最难的!"
孩子们欢呼着排起长队,一个接一个地尝试。夕阳西下时,连最笨拙的孩子都能把针稳稳扎进番茄里了。阿婆站在回廊下望着这一幕,悄悄抹了抹眼角。
小满节气这天,百草园举行了隆重的拜师仪式。
文茵、惠娘和兰儿正式拜姜小满为师,栓子和其他五个孩子则成为小草的弟子。仪式按照古礼进行,献茶、叩首、赠束脩,庄重而不失温馨。
最令人动容的是兰儿。这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将自己唯一的一件好衣裳改成拜师礼,又连夜绣了方帕子送给姜小满。帕子上歪歪扭扭地绣着"师恩如山"四个字,针脚粗陋却满含真情。
"先生......"兰儿跪在地上,声音哽咽,"我...我以后一定好好学......"
姜小满扶起她,将太后赐的那套金针中的一枚赠予她:"记住,医者仁心。你今日所受的苦,来日都会成为救治他人的力量。"
仪式结束后,众人齐聚药膳坊。周婶带着妇女们准备了丰盛的"五谷宴"——茯苓馒头、山药糕、薏仁粥、芡实汤,还有姜小满特制的"五味调和羹"。
阿婆破例喝了半杯菊花酒,脸颊泛起红晕:"老婆子活了大半辈子,从没想过能看到这样的光景......"
小草正在给师弟师妹们分菜,闻言跑过来搂住阿婆的脖子:"阿婆要长命百岁!等我们学成了,在京城开个'百草园分号',接您去享福!"
"好好好......"老人笑得合不拢嘴,眼角却闪着泪光。
姜小满望着眼前其乐融融的景象,忽然想起刚穿越时那个漏雨的草屋,想起阿婆省下口粮给她的黑面饼,想起铁匠打的第一把药铲,想起小草怯生生递来的第一株草药......
三年之期已过大半,系统任务完成在即。但她知道,无论能否回到现代,这片土地和这些人,都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月光如水,洒在药圃新发的嫩芽上。姜小满轻抚着腕间的胎记,心中前所未有的平静。
【叮!"桃李满天下"任务进度达到80%,奖励3000点田园值。当前总评分:9500/10000。】
系统的提示音在耳边响起,姜小满却只是微微一笑。她转身加入欢闹的人群,将一枚银针轻轻别在了兰儿的衣襟上。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这或许就是她穿越至此,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