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路上 > 既已复国,为何重生?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天边残阳逐渐稀薄的余晖沿着琉璃瓦缓慢流动,如同无形的刀锋将整座皇宫分割成阴阳两面。

狭长的宫巷尽头突兀出现匆忙的身影,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恰好赶在这道阴阳分界线,抵达寿康宫中央的时刻踏入大门。

寿康宫的总管太监宋易简难得失态,潦草抬手,示意正迎过来的内侍退至远处,他则快步行至书房门前,如同雕像般安静伫立许久。

等到扰乱他理智的情绪彻底平复,宋易简才小心翼翼的推门,目不斜视的垂头前进,只凭细微的呼吸辨别位置,恭顺跪倒,“陛下,罪臣柳繁枝求见,称当年之事,另有隐情,他只愿意告诉陛下。”

......

万籁俱寂,仿佛书房内根本就没有第二个人。

然而宋易简从小习武,曾随瑞宁帝秦琢南征北战、冲锋陷阵,亲眼见证这位亡国皇子是如何拼凑大玄被打碎的脊梁,重整山河。

他怎么可能感受不到秦琢的情绪?

从备受质疑的异族血脉,蜕变成不怒自威的九五至尊。

秦琢终于收复全部故土,昭告天下,登基之日。

那些轻视过、嘲笑过、阻碍过秦琢的玄臣,最担心的事情,竟然是秦琢会不会像他的祖辈那样,某日猝不及防的暴毙,因此他们尽显谦卑,诚恳的请求秦琢同意,大玄皇帝居住的福阳宫更名寿康宫。

宋易简只有依靠持续的胡思乱想,才能勉强忽略越来越快的心跳和令人窒息的汹涌怒火。

他甚至不敢轻易劝一句‘陛下息怒’,只怕引火烧身,牵连自己。

陪在陛下身边的旧人越来越少,他还不想出宫荣养。

寿康宫总管太监自以为度日如年的漫长时光,秦琢只是放下沾染朱墨的笔,顺手合拢奏折,认真摩挲腰间的麒麟玉佩,细数早就铭记于心的五十二处瑕疵。

随即自言自语道,“柳、繁、枝?”

“前日九卿论罪,定柳繁枝街头问斩,明天就是行刑之日。”

“三月之内柳家十六岁以上男丁尽数斩首,余下男丁与女眷流放至沙洲。”

话音未落,无需别人给他答案的秦琢已经大步经过宋易简,藏于阴影处的双眼陡然被夕阳照亮,深沉锐利,杀意弥漫。

宋易简张嘴又闭上,忍不住扇自己一个巴掌,笨嘴!

他踉跄追出去,又百忙抽空的敷衍挥手,嘱咐察觉到不对劲,惶恐跪了满院的内侍,“没你们的事,各自忙去。”

众人面面相觑,终究不敢议论,什么事令陛下如此大怒,只能暗自诅咒惹怒陛下的人不得好死。

刑部,大牢。

秦琢不仅是皇帝,更是功勋卓著的大将军,弓马娴熟,又有最好的千里良驹。

一马当先,轻易将随行的宋易简和众多侍卫落在远处。

看守牢狱的小吏虽然从未见过皇帝,但是大玄上至朝廷重臣,下至山野村夫没有人不知道,瑞宁帝是异域阿兰奴之子,乌发雪肤,天生异瞳。

如此双眼蔚蓝,威仪煊赫的伟岸男子径直闯入刑部大牢。

即使偶尔有人因为太阳彻底落山,灯笼昏暗,没能猜到来人的身份,想要拦路。他也会被身边的人及时拽住,最终只是茫然的注视来人,泰然自若的走向关押重刑犯的牢狱深处。

宋易简心急,来不及等马彻底停住就潇洒跃下,抓住同样是匆忙赶来的刑部郎中迎风疾跑,仓促嘱咐道,“不许任何人来打扰陛下!”

话毕,他毫不犹豫的推开似乎还想再说什么的刑部郎中,又加快速度冲向关押柳繁枝的地方。

他也想知道祥光三十年究竟发生过什么事,何以至于大玄差点断送于此!

太子被证实不是先帝的血脉,为什么没有死于刑部大牢的大火,反而悄无声息的病逝?

如今是瑞宁五年,祥光三十年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

当初遭受火灾的刑部大牢没来得及修葺就被闯入京都的契丹人彻底践踏为废墟,等到秦琢收复京都才开始重建。

秦琢沉默的凝视从未踏足的地方,明知道不会发现任何故人留下的痕迹,步伐却越来越慢。

祥光三十年,太子被证实不是先帝亲子的时候,他刚抵达江南。

前一天收到太子被关进刑部大牢的消息,第二天快马加鞭赶回京都,第三天赶路途中遇见太子的心腹,神情悲切的哭诉,太子刚被关入刑部大牢,夜里刑部大牢就燃起大火,太子已经葬身火海。

那人给他一块麒麟玉佩,郑重的告诉他,太子的遗言是不允许他返回京都,长则等到朝廷有新太子,短则三年,他必须留在江南。

‘太子最终的遗言’

这对秦瑞来说重于泰山,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原路返回江南,委实没有想到,如此对太子言听计从,反而令他错过与太子见最后一面的机会。

彼时令秦琢恨之入骨的祥光帝同样没能活过祥光三十年。

四月,秦琢离开京都。

五月,太子葬身火海。

六月,太皇太后薨逝。

八月,有人揭发安王结党营私,存谋逆不臣之心,太皇太后最宠爱的孙子锒铛入狱,自缢于大理寺。

十月,契丹一夜之间攻破北疆全部要塞,坑杀北疆十万边军,势如破竹,仅两个月就攻破京都。

然而还没等契丹兵临城下,缠绵病榻的祥光帝就彻底咽气。

大皇子秦珑和三皇子秦琥狼狈出逃,最终成为地方豪强争夺权势的傀儡。

二皇子秦珩本就体弱,早就在给祥光帝伺疾的时候就跟着病倒,多事之秋,他病得更厉害,虽然在城破之前被亲舅接走,最终却死于奔波。

四皇子秦琅和六皇子秦环都牵扯进安王府的谋逆案,等到契丹人想要找大玄皇族羞辱的时候才有人想起他们,最终只找到两具破败的尸体。

八皇子秦璟誓死守卫京都,最终殉城而亡,秦琢登基,追封他为武烈王。

七皇子秦瑢被八皇子强行送走,哀痛之余,积极联系各方势力,想要为秦璟报仇,最终甘心退让,主动奉九皇子秦琢为君。秦琢登基,封他为昭王。

从秦琢往上数三代,太祖父德顺帝活到四十八暴毙,祖父景兴帝活到四十六暴毙,父亲祥光帝虽然不是暴毙,但是只活四十二年。秦琢而立之年,身边却无妻妾子女。若不是天下从未有皇太兄,昭王早就住进皇宫。

奈何昭王确实志不在此,秦琢只能抓昭王的几个儿子进宫。

除此之外,祥光帝还有许多年幼的皇子,他们或是死于奔逃,或是成为豪强的傀儡,或是没抗住契丹人的羞辱,全都没能坚持至瑞宁元年。

祥光帝驾崩,大玄覆灭,同样没有任何准备的秦琢也曾被迫成为江南豪强的傀儡。

他与秦珑、秦琥、秦瑢和从前根本就没有印象的宗亲,形成可笑的东西南北玄对峙,实际却只能看着契丹人见缝插针,躲避尚有反抗之力的豪强,想尽办法继续掳掠大玄的百姓。

最茫然无助的时候秦琢才知道,太子给他的麒麟玉佩还有另外的用处。

哪怕太子不是祥光帝的儿子,最终屈辱离世。哪怕祥光帝已经驾崩,大玄也不复存在,依旧有数不尽的人愿意为太子殿下效力。

秦琢不仅想知道,太子为什么突然就不再是祥光帝的亲儿子,他还想活......不是任何人的笼中鸟,他要有尊严的活着。

然而他曾反复思考,如果决定物尽其用,发挥麒麟玉佩最大的用处之前,他能预料,这会导致他发现太子的遗言是弥天大谎,他会不会做另外的选择。

多年之后,秦琢才知道,废太子其实不是死于祥光三十年刑部大牢的大火。

那夜,火刚起势,废太子就在郑王的默许下离开刑部大牢,然后隐姓埋名,留在京都。

从此接连数月,朝堂后宫的混乱几乎处处有废太子留下的痕迹。

八皇子秦璟也是依靠废太子的支持才能那般顺利。

祥光三十年,九月,秦璟凭查清安王府的罪名,贤名大盛,弥补年岁的不足,风头彻底盖过大皇子秦珑。

废太子秦瑞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真正悄无声息的病逝。

刑部大牢的尽头,发须皆白,蓬头垢面的老头忽然感觉到刺骨的寒意。他抬头远望,视线触及暗处的幽深蓝眸,本能的心生惧意,猛地打了个寒颤,“狼?”

不,这是瑞宁帝秦琢!

柳繁枝立刻打起精神,颤抖的双手慌忙抚过凌乱的囚服,单膝跪地,利落行礼,虽然模样狼狈却不失昔日襄平侯,威远大将军的气度。

“罪臣给陛下请安。”

秦琢冷漠的看着恭敬谦卑的身影,没有任何言语。

等急促追赶的动静渐近,他拿走宋易简带来的灯笼,缓慢行至牢边,“你要见我。”

柳繁枝咽下嘴里的血腥味道,终究还是弯下脊梁,双膝跪地,仰望秦琢,老态龙钟的面容尽显哀求,“陛下,臣、自知有罪,柳家上下却罪不至此啊。您能否看在......高宗皇帝的份上给他们条生路?”

秦琢依旧是无悲无喜的模样,冷淡的评价,“你倒是狡猾,不愧是襄平侯。”

柳繁枝见秦琢愿意理他,哪怕被嘲讽也松了口气,语速越来越快,“柳家从未有一天忘记高宗皇帝的恩情!当年无论如何都是柳家有错,辜负了高宗皇帝的信任,柳家从未否认。”

他表面痛哭流涕,实际边思考接下来要怎么打动瑞宁帝,边眯起双眼仔细打量这位成就更胜乃祖的中兴之主。

乌玄华服隐于暗处,如同瑞宁帝这个人一样令人难以琢磨。

只有经历数不清的沙场风霜却依旧精致的容貌被昏暗的火光完全笼罩,耳侧的红宝石如同被烈焰灼烧般明亮夺目,隐约给人嗅到血腥味的错觉。

此等情景,柳繁枝竟有这个瑞宁帝是鬼怪变化,故意前来索命的幻想,胆怯渐深,神情也变得呆滞惊恐,哪里还记得满腹的算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