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路上 > 轮回劫(双重生) > 第67章 第六十五章 大小高

第67章 第六十五章 大小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外面的天色已经全黑了,屋内早已掌灯。烛光昏黄,映得李沐瑶的神情晦暗不明。

堂上只剩下了李沐瑶和俞怀,二人都沉默着,看着案上的瓷瓶出神。

赵仁的话还言犹在耳,李沐瑶细细思索着其中的关联,末了缓缓对俞怀道:“如此说来,那秦臻八成是发现了苹果有异,便将小五动过手脚的那颗掉包,为免生疑,又随便取了一颗寻常苹果,当着赵仁的面,按照小五的手法,原样扎了个洞,所以小五拿到手后,没有觉察到异样,将苹果给了我。”

“不错,”俞怀赞同道,“看来,查来查去,这北燕大王子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

“秦臻此人现在何处?”李沐瑶问道。

“之前应在鸿胪寺,但因为时疫的嫌疑,已经被迁往燕王府了。”俞怀不假思索地答道。

“既在燕王府,倒是也不必担心他跑了。”李沐瑶喃喃道,“可以暂且将他放一放,毕竟即便是从赵仁的话看,这个秦臻也不过是检查了一下苹果,他作为负责进贡黄风驹上京的使团成员,坚称自己不放心马匹饮食,想要查看,说破天也不过稍显逾矩而已。”

“正是,”俞怀点点头,“况且他作为北燕大王子的心腹一事,只是在我们的推断中增加他行为的动机,不能作为证据。”

“明日,我们去一趟太仆寺。”李沐瑶笃定地道,“还是从苹果入手,看看太仆寺的博士们有没有什么别的说法。”

“殿下是说……”

“秦臻的行为好比空穴来风,绝不是没有缘由的。”李沐瑶道,“去一趟太仆寺,或许能有新的发现。”

……

李沐瑶自大理寺回到长乐宫,已经接近亥时——这还是她婉拒了俞怀留她在大理寺用饭的好意,匆匆赶回来。若在大理寺用饭,怕是赶不及在宫门落锁前回来。

饶是如此,马车踩点进入皇城,没走两步,李沐瑶便听见了打更声。内宫值守的禁军相较白日里出门,盘查严格了许多,即便是公主,禁军也仔细查看了马车内外上下以及随行人员,确定都登记在册,方才放行。待得她抵达长乐宫,又过去了小半个时辰,饶是李沐瑶在车上用了些点心,还是觉得不顶饿。亏得小厨房得力,担心公主回来即刻便要用膳,备了吃食,正好传上。

李沐瑶埋头一通苦吃,两个腮帮子塞得满满当当。沉璧在一旁看着,分明李沐瑶未发一言,她却找不着说话的空档。

李沐瑶吃了个半饱,方才发现沉璧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便轻轻点了一下筷子。沉璧会意,焦急地说道:“殿下,适才留守的来报,说是陛下自傍晚便派人传公主觐见,已经来过三趟了。”

“最后一趟是什么时候?”李沐瑶往嘴里塞了一块鱼肉。

“戌初,”沉璧道,“来人是小高公公,说是今日不必去了,让殿下明日早朝后,前往养居殿请安。”

“小高公公?高成?”李沐瑶问道。

“是高衍。”沉璧回答道。

李沐瑶回想起上一世跟在李执身边的管事太监,筷子停了下来,“高衍……也是高湛的干儿子?他们年纪差得不大呀?”

“殿下误会了,”沉璧忙道,“这高衍和高湛虽然都姓高,却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只都是先皇身边已故的大太监高丘的义子,高湛年纪大些为兄,高衍为弟。少时,高湛跟着陛下,高衍则跟着出宫前的广平王。只是后来不知怎的,广平王出阁时并未带着他,而是举荐给了陛下,仍旧在宫中当差。去岁末,高湛公公犯了腿疾,腿脚不及过去利索了。陛下怜他辛苦,便只在身边伺候,又见高衍伶俐,调到近前伺候,跑腿传话一类的差事,就交给了这位小高公公。”

“可过去不都叫高成作小高公公的吗?”李沐瑶若有所思地道。

“是,过去高衍和高湛二位原来不在一处当值,按照殿名便可区分,但如今都在陛下身边当差,陛下为了方便区分,便称呼为“大高”、“小高”。至于原本大家私下称呼的小高公公高成,因为主要负责礼仪祭典方面的事情,内宫里现在私底下都称其为香客公公。”

“有意思了,”李沐瑶用筷子叉起一块山药糕,“这高衍分明与高湛同辈,如今称呼上却平白矮了一辈。也不知他心里作何感想。”

“依奴婢看,不论他心中如何想,面上可一点没显,听闻人这么称呼他,也乐乐呵呵的。”

“毕竟是父皇这么称呼,他怎么敢有异议呢。”李沐瑶垂下眼帘,喝了口鱼汤,“还有什么旁的事情?”

“哦,留守的还说,四皇子也派人来打听殿下何时回宫,嘱咐殿下回来就派人传信。只是现下太晚了,内宫落锁,往来有些太显眼了,奴婢便没派人去回话。”

“嗯,”李沐瑶点点头,“你做的对,四弟明日有早课,明日一早再派人去吧。”

“是。”沉璧续道,“还有,俞贵妃也派人来问了,说明日想请殿下去昭阳宫用午膳。”

李沐瑶一边吃一边思索了一会儿,半晌方道:“明日一早,派人去一趟昭阳宫,就说早晨我要去给父皇请安,若父皇无事,我便拉着父皇一道去昭阳宫用午饭。贵妃娘娘自会安排。”

沉璧点点头:“是,殿下。”

一顿夜宵,前半段吃得太快没尝出个好歹,后半段吩咐事情食之无味,好不容易理出个轻重缓急,好好吃饭了,李沐瑶却已经吃饱了。她看着一桌子的菜,才发现席面上都是些清淡好消化的食物,方才想起来问:“小厨房今日是谁当值?”

“回殿下,是……是浮光。”沉璧想了想,答道。

“是个细心的,赏她五两银子。小厨房众人辛苦,每人随赏一贯钱。你再去打探一下这个浮光的底细,确定是个干净的,便调到内院吧,”李沐瑶低声吩咐道,“在内院你盯个几天,再来报我。”

“是。”沉璧爽快地应了,“这浮光是内务府分派来的,在小厨房干了也有两年了,是个细心能干的。奴婢明日便去细细地查一查。”

“这种小事,就不必惊动父皇了。”李沐瑶看似随意地说道。

“是。”沉璧点点头,“奴婢私下探问,不会让陛下知晓。”

李沐瑶对她的态度还算满意。

沉璧作为长乐宫的掌事宫女,考察下人这种事情,自然是手到擒来。但沉璧的考察却向来是有别常人查探地地细致,不仅能说出考察对象的能力几何,更是能将对方的家世背景、在宫中所受的奖惩乃至一些私密事情,都探听得一清二楚。以前李沐瑶只当她善于交际,与宫人关系好,是以能探得消息。

但自从得知她是父皇的耳报神之后,李沐瑶才明白,沉璧的触角敏锐固然因为她能力出众,但更重要的却是她是父皇权力的延伸。

尽管如此,李沐瑶本着不用白不用的原则,没少通过沉璧了解宫中的小道消息与八卦。前夜与沉璧说开后,李沐瑶冒出了一个想法——既能考察沉璧的忠心,又于她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沉璧好像是个搞情报的好苗子。

“沉璧,我有件事情,要吩咐你去做。”李沐瑶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缓步往寝殿走去,“今夜你辛苦当值,随我来吧。”

……

虽然入睡已近子时,李沐瑶正月二十一日这一天仍起了个大早:实在事情太多,她挤不出时间锻炼身体,只得早早起来,命人掌灯,在院子里自己给自己上早课,又是扎马步,又是绕圈跑,直到天光亮起,她还练了一会儿袖箭——这是她托岑笙弄的。当时,岑笙得知她会用袖箭还十分震惊。

弄个袖箭并不是什么难事,但要带进内宫却是不易。好在李沐瑶也不怵让人知道,重重报备之后,连同许多旁的武器一起进了她的库房。

冬日里晨练,李沐瑶却大汗淋漓。她传了热水,沐浴更衣,刚收拾完,李构便到了。

李构一身劲装,同前几天的并无二致,应也是下了早课,从演武场回祈宁宫时顺路过来的。

他一溜小跑进来,将李沐瑶备的茶水一口气吃了个干净,也不废话,开门见山地道:“阿姊,我赶时间,今日是柳太傅讲学,可不能迟到。”

“不着急,你去上课,回头同我说也来得及。”李沐瑶递给他一块帕子。

“我这不是怕耽误你的事儿吗,回头你又出宫了我找不找你。”李构一边擦汗,一边看了眼周围的侍从,俯到李沐瑶耳边,低声道,“二哥让我打听的事儿有消息了,这几日,军中确有异动。”

李沐瑶挑了挑眉,吩咐侍从们下去。待得房中只有她与李构,方才问道:“什么情况?”

“我有几个关系好的兄弟也在太学,我昨日和今早都与他们通过气了,有两个偷偷告诉我的:一个的父亲是在广平王麾下做事,另一个则是兄长身处齐家军中。”

李沐瑶点点头:“具体如何?”

“齐家军其实年前就开始为剿匪做准备,”李构答道,“但齐老将军有伤在身,他们还猜测陛下可能会从军中提拔新人,却不想临了齐家军去南岭换防了,而原本要去的广平王却留在了京师。”

“外面都在传,说广平王集结是为了南下剿匪,他军队调动也确实都在往南边去,但有消息说,他有一股精锐,悄悄脱离大部队北上,往邙城去了。”

“你是说……?”李沐瑶皱眉道,“皇叔可能表面上是去南边剿匪,实际上,却……准备北伐?”

“不止如此。”李构犹豫了一下,方道,“据说那股精锐骑的是快马,武器也是新制的,早知道!军资筹措可不是一日之功……”

“我明白了。”李沐瑶打断了李构,堵住了李构未说出口的话,“这些事你就当从未听到过,烂在肚子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