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路上 > 失忆后成了死对头的王妃 > 第56章 日蝕

第56章 日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接下来的几日,戟王忙着皇帝出宫祭花神事宜,每日只返回镇海宫两次,一次午膳,一次晚膳。

祭花神是大齐国数百年来一贯传承下来的传统,每逢雨季到来前,君主必定亲自上花神寺祭祀祈福。祈求风调雨顺,顺便祈求国富民安。

可以说,来年的农收谷丰,都靠这次祭神支棱起来。

祭神为时三日两夜,帝王一趟出行,途中可能埋伏北境派来的杀手,星宿堂与日月堂也可能在这时出手。护卫之事,皇帝只信得过亲生儿子,而几个皇子中仅有戟王曾经亲自领过兵,打过胜仗。

于是禁军统领便与戟王共商护卫皇帝的细节,举凡布署,数量,阵形与沿途经过的地形该如何配合,戟王皆不比禁军统领懂得少,甚至领略得过于深刻,反倒是戟王回过头来指导他。

趁着戟王不在宫中,牧荆盘算着再跑一趟大圆塘,仔仔细细地研究灯舟的结构,与航行的路线。

而戟王不在,她亦能稍缓口气,继续探查她要查的事。

尽管已被戟王察觉她复明,牧荆仍然让戟王帮她隐瞒这个事实。

戟王笑着问她因何缘故隐瞒,牧荆只是促狭地表示,装瞎得以看到人们脸上真实的表情,实是个乐趣。

素日善良的王妃竟有做坏事的心思,戟王一副拿她没办法的样子,叨念了句"小骗子",便顺着她的意思,答应帮她瞒一阵子。

到了浩浩荡荡的行伍出发之日,百官随行,泰半禁军护卫,打扮端庄雅肃的皇后,陪同皇帝一同坐在配有华丽蓬盖的御撵之上。

留在宫中的几个皇子亲眷,以及妃嫔们皆来送行,诸如刘贵妃,温贵妃,大皇子,太子夫妇,四皇子都来了。

仅有大皇子妃因要照料五个孩子,留在自己宫中。小蛮儿这么小,与其在艳阳底下嘤嘤嘤哭个没完没了,还不如留在凌霄宫有得吃有得玩。

至于牧荆,自然也在送行的队伍中,此时,她站在偌大的锦阳门前,仰望高坐在缇骑上的男子。

这是她第一次遇见戟王全副武装。

早晨的阳光金灿灿的,戟王身着银装铠甲,铁靴玉鞭,沐浴在光晕中,金黄辉耀,望之俨然,英姿焕发。

丁龄与程女官随侍在侧,表面上他们两个一个司文,一个司武。可程女官的武艺并不在话下,不得小觑。

戟王这一趟出行应是安全无虞。

伫立在一大群黑压压的送行队伍中,戟王锐利的视线仍精准地找到牧荆。

戟王眸色透出一丝担忧。

本来凌晨戟王起身时,看着牧荆脸色不大好,便让她不必来锦阳门送行。

可她仍旧来了。

戟王俐落下马,朝着牧荆走过来时,步伐磅礡,银光闪烁着不定的光芒,难以逼视。

牧荆几乎要眯起眼来。

戟王伸出大手,轻环住她的腰,下颔抵着他的头顶,有些责备的意味:"不是让你在宫里多休息,别出来吗?"

牧荆嘀咕:"不过是有些不适,哪就这么娇气了。"

戟王抚上她苍白的脸颊,语气里尽是宠溺:"你就是这么娇气。回去寻个太医照看你,不准再站在这,这样我如何安心放下你?"

牧荆还想回嘴,然而骤然间,牧荆感觉到下腹莫名窜出隐隐的疼痛,眉心略揪紧。

她的确不该来。

可一想到三天将见不到戟王,她终归有些不舍。

一旁的温贵妃瞅着难分难舍的青年夫妻,笑着宽慰:"放心,两千名禁军随同,子夜与陛下必定平安归来。"

戟王笑着笑着,在她额上印上一个温柔缱绻的吻。

身下的疼痛越来越加重,牧荆的确已有吃不消的感觉。于是便只好与戟王告别。

离开锦阳门前,她又想再看他一眼,回眸一望,恰巧对上他凝视着她的柔软目光。

牧荆朝着他嫣然一笑,笑得很清甜很娆美,笑得戟王怦然心动。

于是戟王便想,待祭拜完花神后,一定要好好带王妃好好领略大齐国的风土,前往开陈的路上,一定要一路与她同游山水,白日放歌,夜里赏星。

之后,便能在开陈安居下来,建立他们的家。

一个真正属于他俩的家。

牧荆回到镇海宫后,躺在榻上休息,疼痛因此稍缓。静下心来,她有一种气氛过于安静的感受。

内廷中不知是因为大部分人都前去送行,亦或是有什么阴诡的事在暗暗进行着,总觉得隐隐透着肃杀之气。

一个时辰后,天空本来明亮的天色倏然渐次灰暗了起来。于是牧荆让木槿去外头瞧瞧,是不是天候要变了。

木槿奇异地道:"真奇怪,太阳不见了。被一个黑影慢慢吃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时之间,大地逐渐失去光芒,天色越来越阴暗。牧荆直觉地想到日蚀,便起身看出雕花窗外。

果真是日蚀!

本来明灿的日头,被一抹圆盘状的黑翳逐渐侵蚀。

可天空发生日蚀是件大事,宫中的太史不可能不事先预测到。

天子便代表日阳,而日阳被遮蔽,代表着帝王德行有亏,史书上不少谋逆之人便是利用日蚀的异象,蛊惑民心,合理造反!

因而懂星相的太史,必得事先找出另一个异象解释日蚀发生的原因,来冲淡日蚀带给百姓的惧怕。

可现下,太史很明显没提醒皇帝这件事。因为,若皇帝老头知晓今日有日蚀,根本不可能选在有日蚀的日子出行。

更别说是祭神!

德行有亏的帝王怎配祭神!他支棱不起国运!

他会触怒神明,使得神明降下狂风暴雨。

除非太史那出了纰漏,否则绝不可能断错。

又或者,有人与太史勾结,隐瞒日蚀的消息,要在今日干些谋逆的勾当。

牧荆想起温贵妃说三千禁军随皇帝出行,宫廷中只留五百名禁军留守。

也就是说,眼下宫廷的守备极为脆弱,而这五百名禁军没了皇帝,没了御命,没了玉玺,会听谁的命令?

当众人将所有警惕的目光放在宫外,却没承想宫内才是最不安全的。

此刻,整个大齐国最显赫的权贵与皇族,全部聚集在锦阳门,锦阳门前后呈现漏斗状的态势,一但关起门来,要活捉他们太容易了。

甚至直接于城墙上倏然放箭,瓮中杀鳖,更省事,更快解决。

一网打尽。

思及此,牧荆全身冒出冷汗。

木槿不明所以地看着她。

牧荆先让另一名宫人去厩苑牵来小花马,而后朝木槿疾色吩咐道:"木槿,走一趟大皇子妃那,让她躲好,千万不要出来。"

希望这一切都是她想太多,希望她直觉出错,否则局势便不堪设想。

木槿担心地看着牧荆:"怎么一回事?你的脸色好苍白,你脸上都是汗了!"

牧荆朝着小花马走去,道:"宫中也许有大变,我得去锦阳门看一看,看那里是否出事。"

木槿呆住,一时反应不过来。

什么大变?什么出事?锦阳门方才不是一片祥瑞平和,君臣和乐,众皇子嫔妃其乐融融?

何来出事?

然而木槿不及细想,眼珠子转了两下,低喊:"既然如此,那我们便就此趁乱逃跑!"

牧荆心中微荡。

木槿说的不错。若宫里真的出事,待宫城全被封锁,她们便插翅难飞。不如趁此刻歹人的目光停驻在锦阳门时,先行离去。

反正戟王三日后才回来,待他收到消息时追捕她,已是三日后的事情了。

到那时,她已在茫茫大海之上,永生不见。

逃跑于她是最符合利益的选择。

可同时间,牧荆脑中又浮现那些人的面容。

小蛮儿的父亲大皇子,通情达理的温贵妃,口口声声称自己阿娘的刘贵妃,甚至是曾欺负过她的太子。

戟王先前故作浪荡,部分原因也是要掩饰他与太子间的关系。

太子若不是个可以托付的储君,戟王不会这般维护。而一国储君出了意外,大齐国将如何陷入混乱?

可混乱又与她有何干?她不过是一个冷情冷心的小暗谍。

她改变不了世道啊!

明明牧荆总觉自己在这宫廷中一身孑然,可一想到他们极可能丧命,却忽然又意识到自己与他们的牵绊早就理不清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于是牧荆翻身上马,朝木槿道:"我不能逃跑,你快去大皇子妃那,否则就来不及了。"

下一刻,木槿目瞪口呆地看着牧荆与小花马全速冲出去,转瞬消失在眼前。

牧荆用力甩出马鞭时,不禁暗想,小花马果然是戟王万里挑一的好马,年纪虽小,却风驰电掣,反应灵敏,在弯绕折回的宫廷中飞蹄跃足,不曾失去速度。

于是,偶有尖锐的树枝滑破她的萝衫,疾风也刮得牧荆细嫩的脸庞生疼。

然而牧荆不能停下来,她太想确认锦阳门那是不是出事。

终于返回戟阳门,见到眼前景象,牧荆的心有极短暂的一瞬难以跳动。

一个时辰前的明亮已然消失无踪,日头彻底被黑翳蚀去。

锦阳门前的景况,与牧荆料想的并无太大差别。几十名宫人与侍卫倒地,从尸身排列的方向可推断出,他们在死前仍拚了命保护主子。

因为尸体便是从站着的那一群权贵辐射扩散出去的。

禁军装扮的两排士兵,呈现对峙之势。一排仍死命守护皇族,而另一排的后头不知坐着谁,被高头大马的禁军挡住身影。

看样子那人成功将禁军策反,一部分倒戈服从于她,另一部分仍旧终于皇权,守护皇室。

在宫中曾经擅自调用禁军的人,牧荆确实曾遇过一个。

会是刘贵妃吗?

很快地,牧荆得到了答案。

因为禁军后面坐镇的那人,在一片肃杀血腥中,悄然出声。

她笑声如黄莺般,甜润中带着亲昵,道:"微微,你来了,来阿娘这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