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路上 > 刀下不留神 > 第28章 第二十八章 陈仓暗度(八)

第28章 第二十八章 陈仓暗度(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你真是......”

小道长功夫确实不如她,生气地扬声道:“那你就守着吧,总不能守在这里一辈子。等你离开,我们就把你的名字划掉。”

杨悠雁把刀往地上一插,“好啊,那就等吧。”

她不肯退,小道长只好先退了。人们听到了结果,都又震惊又疑惑地交头接耳。

哪怕不是榜首,让她进宗门都不行吗?为什么?

他们愤愤不平,但顺着今日之事一想,大都闭了嘴。

因为她是刀宗弟子。

最先拿刀宗说事的,瞧不起刀宗的,正是他们。

而今尘埃落定,少女倚着刀,无喜无悲地看着前方。

“我替你劝一劝。”姜卓承着急道,“太可惜了!若我说不上话,就让帮主来劝,他是个好人。实在不行你来龙牙帮,我一定罩着你。”

杨悠雁摇摇头,“多谢姜兄。”

她敛起笑,神色疲倦。

她忽然很想念在剑门村的日子,那时笑一天都不会累。

姜卓承是古道热肠的人,是非明辨恩怨分明。杨悠雁不急,他先急道:“不行,我这就去找人。”

“你找什么人?”杨悠雁好奇地看着他。

“中州有很多我的兄弟,明天我就让他们聚在天音宗门口,替你讨个公道。”

他指的是中州城乞儿。

龙牙帮发端于丐帮,与乞儿关系极为密切。

杨悠雁真心实意地笑出小梨涡,“你这模样和一个人好像。”

“谁?”

“你认识扬刀门弟子尹云晖吗?”

“不认识。”

“那你应该也不知道我师弟了。我在剑门刀庄还有个师弟,叫唐暄。”

谁知姜卓承愣了愣,“哪个唐暄?”

他以为是重名,可转念一想:剑门刀庄不就在蜀中?当年那大侠把唐暄带走时,不正说是他的父亲?

姜卓承激动起来,“对,你是刀庄人,刀庄的庄主也姓唐!我认识他,我们小时候都在锦官城,关系特别好。他现在去哪儿了?”

“不知道。他三年前离开刀庄了,一直没回来。”杨悠雁又觉得有趣了,“他小时候就很倔吗?我之前就喜欢他这股劲儿,可惜没正儿八经表白过。”

姜卓承仿佛受到当头一棒,“表白?”

“是啊。”少女又笑了起来,笑得坦率、明媚,“我喜欢他,一直很喜欢。”

回客栈时,姜卓承踟蹰在门口,半天不知如何进门,如何开口。

他并非主动帮杨悠雁,而是受人所托。

人潮喧沸时,姜卓承本想去看情况,半路被一个斗笠人拍了肩膀。

这人虽掩着面,却拿着那柄“不能出鞘”的剑,话音低沉且熟悉,“姜兄,烦请帮我。”

她说完要拿钱,却被姜卓承拦住,“季云兄不必客气,我们上楼说。”

姜卓承看出她举止谨慎,像在防着什么人。等掩上客栈门时,李听枫一边摘斗笠,一边缓缓道:“我被季云坑害了,他正找人四处追杀我。我姓李,名析,姜兄唤我李析便可。”

斗笠下是一张陌生的脸,只有细看能看出骨相上与“季云”相似。仅仅几句话,姜卓承便悟了缘由。

李听枫将银钱放在桌上,“请帮我替杨姑娘解围,她对我很重要。”

真是糟了......李析喜欢杨悠雁,偏偏杨悠雁喜欢唐暄。左右都是他兄弟,他又不忍心让兄弟难过,这该怎么开口?

从杨悠雁身前离开后,姜卓承在门口转了很久,狠下心回屋,“李兄,我说一件事你别生气......李兄?”

屋中空空荡荡,哪里有人?只剩桌上的银两昭示着来人的存在。

他看了眼天色,已经黑下来了,一边掩门一边疑惑,“他正被人追杀,怎么还敢出去?我还想趁今晚好好讨教招式。”

入夜后,中州城的守备撤了大半。

李听枫知道不宜久留,走到城门口,发觉天音宗仍在严查。但幸好,魂归楼弟子已被招回天音宗。那些守城之人查的是魔气,不是她,她有机会离开。

经过医馆时,她步子停了两次,摁回拔剑的冲动,神色沉沉地走了。

一切要从离开酒楼时说起。

鬼铃暴露时,她一路猛追,就要抓住时,被打晕的魂归楼弟子也渐渐苏醒。

李听枫只好先藏身。第一反应便是买了个斗笠,翻回医馆。

彼时,杨悠雁才刚与众人吵起来,局势尚不明朗,也许沈聆之能帮一帮忙。

她不敢走正门,却在翻入后院时,听见沈聆之与另一人的谈论——

“既然如此,我就先回去。”说话之人声音沙哑难听,如同漏风的窗,听过便忘不了,“他们僵持的正是时候,也该用那玉了。”

沈聆之道:“静候佳音。”

说话之人正要走,猛地顿住道:“糟糕。”

沈聆之诧异地抬眼,对上黑衣人警惕的目光,“怎么?”

黑衣人扫了他好几眼,确认他的惊诧不是伪装后,缓缓道:“那玉没了。”

“什么?”沈聆之唰地站起,眉角眼梢的震惊再也掩不住,“怎么可能?那不是由你最亲近的人看管吗?”

他亲近的人不多,但绝对知根知底。他甚至明确说出这玉与梧灵有关,怎么可能会丢?

莫非他的人里面,也有内鬼?

但眼下不是思虑这些的时候。没了玉,魂归楼的谋策算是断了。他们即便能指认杨悠雁,也无法指认这玉和梧灵的关系,反而会让他受到猜忌。

“那医馆收留的女魔童呢?”黑衣人忍不住逼问,“让她陷入险境,刀宗那人总不会见死不救吧?”

李听枫一下子扶住了墙!

小梨?

——难道沈聆之不是想帮小梨,而是在拿小梨做文章?!

“负负得正,不可。”沈聆之紧皱着眉,“单靠刀宗弟子的身份不足以杀她,如果不能唤出梧灵,将小梨暴露反而是坏事。要紧的还是查明玉为何会丢,又去了什么地方。”

“可这样就没办法——”

“是。”沈聆之沉了口气,“没办法直接扳倒刀宗和妖族,好在鬼铃没有失手,天音宗应该不会让她入宗门了。真入了宗门,也只能让季云咬住她,横竖季云也是棋子。余下的只能伺机而动。”

黑衣人惋惜着重叹,“我这就去杀了那人。”

“不可随意杀人。”沈聆之提醒道,“此事也许有内情。魔族若做得太过,天音宗的矛头就变了。”

“......嗯。”

黑衣人走后,沈聆之回到了桌旁。

他思量了片刻,从棋盒中捻出黑白棋子对弈着。对了没有几颗,一道寒风从窗边刮入,脖颈上随后一凉。

他放下棋子,毫不在意道:“果然是李姑娘在偷听。”

“你算计我?”

“真算计你们,又怎么可能让你听到。”他的声音平静,似乎并不在意被发现,“你若信了我的算计,又怎么会与我闲谈,而非一剑杀了我呢?”

李听枫眯起眼看他,“你到底是哪一派的?”

沈聆之仿若未闻,“今晚魂归楼的那位会被请入天音宗,你借机离开中州吧。”

“你怎么知道?”

“但沈某奉劝一句,小梨最好还是留在药谷。你带着她走不远,还容易被鬼铃当成替身。”

“我凭什么——”

“我不得不以人为棋,但有四点例外:老,弱,病,残。若我真的与姑娘为敌,就不会委托姑娘追查鬼铃了。姑娘若不信,小梨就在左边第二间房中,我绝不阻拦。”

李听枫仿佛在听笑话,“你说什么我就信什么?如果你不是在帮魔族,岂会让杨姑娘——”

话出口的刹那,李听枫看见他唇角扬起的笑,神色骤冷,反应了过来。

——不。

魔物看似来势汹汹,但留了一线生机。

如果中州城的心魔不是鬼铃,如果不是凭李听枫对鬼铃的熟悉,她不会这般精准地找到鬼铃的踪迹,看透是魔物的手段。

正是鬼铃的证物,让一切都反转了。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沈聆之百密一疏,将“人不知”中最关键的点透露给了她。

而这“一疏”,也是算计过的。

李听枫扫着沈聆之面前的棋局,只觉一口气滞在胸口,隔着一个个谜团,辨不清他执黑还是白。

“鬼铃是枚好棋。让她出手不会被质疑,还能在绝路藏生,手段可真高明。”

沈聆之一笑,“伺机而动罢了。”

这样的人,能属于哪一方阵营?她甚至觉得当下的阵营,人,妖,魔,都已经无法限定他。

质问无用。

威胁无用。

也许在棋子落下时,结局就已经定了。

这样的人......竟只是药谷的一位公子么?

李听枫沉了口气,“你应该明白,小梨是我的软肋。谁要是害她,我追到天涯海角,也要让这人百倍、千倍偿还。”

沈聆之脑子好使,但论功夫还是差了她一截。想必他也懂得孤注一掷的道理,不会把自己逼入绝路。

她走到窗前,想问一声小梨在哪里,却沉沉一叹,头也不转地走了。

沈聆之落下一子,三枚包围住白子的黑子反被包围,全军覆没。

他又让黑子落在白子之中,逼迫白子出手。可白子一落,骤然气绝。他将黑子放在原先的位置上,竟反吃了那些曾包围自己的白子。

看似黑子赢了。

但确实是这样吗?

他想起了一人的话:“你纵有十二分的心眼,能斡旋于三界之间,但就因这多出来的后手,你不会被任何一方信任。你只是个徒有棋子的可怜人,输时无人在侧,赢时无人道贺,那你的周旋是为了什么?”

恍然间,他仿佛立于棋局之中,周围都是黑白分明的子,在这纵横交错的立场中厮杀。

他游走于所有人之外,极力想看清这盘棋,想看清自己手里的棋子,究竟应该落在哪里。

他因此一笑,“你不觉得这人间的争斗,既残忍,又无趣吗?”

“那么......”他落下一棋,“为什么不能停止厮杀呢。”

他意图窥探所有的结果,窥探着王道、霸道、甚至邪魔外道,想从中找到一个真正操纵天下的“恒道”。

亦如在人、妖、魔之中,找到能真正跨越立场,万众归一的局面。

何为道?何为一?

他不知道。

在一百年前,当他还不是“沈聆之”,而是魔界主座“周缚”的时候,他有一次机会,一次险些悟道的机会。

他曾见过一个女子,秉着无悲无喜的神色,对他道:“人间不是天国。人与人注定存有裂隙,区隔他们的是皮囊,而融合他们的是精神。若非所有人都突破自身的界限,去接纳更辽远、更广阔的生命与灵魂,厮杀将永无止境。”

于是他以为,只要能迎立一位天下共主,只要这位“共主”能接纳千千万万人,她为千万人所制定的规章,是否就能迎来新的和平?

所以他背叛了一同长大的魔君,在女子面前认真地笑道:“司晏,我愿意加入你们。只要你真能在这世间所规定的线路之外,开辟我们所见过的‘道’。”

——谁知数年后,这位他唯一一个信任的人,成为第一个殉道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