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业启程的时候太过匆忙,李宝音的婚事还未曾定下来。
父皇母后只有她一个独苗苗,她不仅仅是嫡公主这么简单,还关系到将来南周国祚的传承。
皇家既有李氏的血脉在,断不可能过继旁支宗室的宗亲子弟来做这个南周皇帝。
因此李宝音的驸马人选就很重要,几乎可以默认为是未来南周的王夫。
这个人选并不是没有的,而是需要考察需要判定,需要让南周皇室和朝堂之上的所有人都满意,还要让李宝音满意。
就这么一个受尽宠爱的嫡公主,也舍不得她找一个不喜欢的男子成婚。
因此,李宝音这里得到的肯定信息就是,她父皇预备等几年再给她完婚。
还告诉她,最好等到她从北陈回来再成婚。
她在北陈待不了几年的。
可现在人家盯上了她的婚事。
依着北陈这样野蛮的北人作风,她在人家屋檐底下为质,为了边地百姓的性命计,她就不能任性的全仗着自己的性子来了。
此事不能硬刚,只能迂回转圜。
赶紧让父皇给她把婚事定了,北陈这边说不准就死心了。
除非北陈的这些人不在意让那些世家翩翩小公子与她未来的驸马共侍一公主。
李宝音对于驸马的人选,亦有自己的考量。
毕竟是将来一辈子要生活在一起的人,总不能找个不认识不喜欢的吧?
她对于自己以前接触过的那些士族小公子们都有印象,也知道自己以后的驸马肯定都是在南周那些还活跃在皇室身边的士族里头挑的。
现在既然要定下来,那就找个顺眼的,且对自己以后有利的,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北陈士族知难而退的。
南周南渡至建业前,江东原本就有几大本土世家盘踞在那里。
四姓盘根错节,势力根深蒂固。
当初她父皇与颍川庾氏带着南渡的士族一道,是花了很大的力气才让江东四姓接纳并且愿意融入他们之中的。
其中江东顾氏的势力是最大的。
四姓之中,也只有顾家长房的小公子与她的年纪是最为相配的。
如想要江东士族与南周皇室彻底的一条心,那么联姻是最好的选择。
那位顾家小公子性格还挺好的,顾氏与皇室的关系也维持的不错,李宝音觉得不错,就在信上写了,请她父皇促成此桩婚事。
她还让她父皇赶紧下旨赐婚,然后让顾家小公子这个未婚夫来北都走一遭看看她这个未婚妻。
江东势力不容小觑,更兼连年战乱,北地其实并不富裕,反而是江东休养百年,渐渐富庶起来,又有南周带去的士族与百姓滋养壮大,这财力,还真是江东地区的四姓是最顶的。
如今两方休战,随着她这个南周公主北上为质,这互通商贸也可以提上议事日程了。
总不能一直陈兵叫人枕戈待旦不过日子吧?
顾氏所带来的,是给北陈富民的希望。
这是北陈士族世家都难以做到的。
他们自己家族兴旺,高傲的世家大族,也从来不将百姓放在眼中,可真正要强国,还是要依靠百姓。
财富不流通,北地永远都比南方穷。
这就是北陈世家要顾忌江东顾氏的地方。
李宝音在信中提及了个大概的想法,她相信此信送到父皇手中后,父皇会知道她的意思。
师父长辈们也都会完善她的想法,拿着完善的条陈和计划用来制衡北陈。
她只需要在宫中坐等顾家小公子的到来就好了。
-
“公主又走神了。”
谢祁轻轻屈指扣了扣桌案,微微有些沉闷的木头声响,惊醒了明显跑神的小公主。
“公主今日的课业完不成,在下就要动戒尺了。”
谢祁冷冷清清的一句话,惹来李宝音瞪大了眼睛的错愕,还有李宝音身侧两位公子的瞪视。
三个人三双眼睛的目光迫视下,北陈的帝师大人也不为所动,波澜不惊的对视回去,只有年纪稍轻的一位小公子在对视片刻后,回避了谢祁的眼神。
谢祁看向另一个,那人却没有示弱的迹象,只望着谢祁微微一笑:“为人师者,动不动就说要惩罚,谢大人平日里也是这样教授北陈小皇帝的么?”
“看来你们谢家一派的授业传道,也不过如此嘛。”
“谢氏不成,王家不过尔尔,不如趁早请了我家正经师父来,教授公主殿下几年,也省得我家公主殿下回建业后,学业退步,平白让人笑话北陈无人。”
“你!”谢祁尚未如何,倒是那位年轻的小公子受不了这话了,“王家怎么了?王家如今也轮不到你诋毁!”
谢祁扫了一眼过去,那小公子不忿,还想再说些什么,却到底因为谢祁的眼神,没有多说了。
帝师大人的眼神他看懂了,还是眼前的事更要紧,不必与这南周来的人做什么无谓的口舌之争,反而让公主看了笑话。
李宝音瞧了身边的人一眼,对上庾璁得意的眼神,她心中暗笑,在谢祁瞧不见的地方,对着庾璁比了个厉害的手势。
她一个人在北陈,口齿再伶俐,也总是孤木难支。
对着北陈的这些老家伙,不发点少年人的疯劲儿吓不住这些老家伙的。
现在庾璁来了,那就更好了。
颍川庾氏未来的家主,长房长子嫡长孙,当初南周尚未南渡时,这颍川庾氏的风头可比陈郡谢氏还要盛,现在匡扶南周皇室这么多年,也是不差的。
谢祁北归后,父皇干脆也不避嫌了,直接请了庾氏的宿儒出来教授李宝音课业。
庾璁师从那位宿儒,人家是叔侄关系,李宝音正经拜了师父,跟庾璁就是师兄妹了。
庾璁比她大一岁,也尚未婚配。
她启程来北陈的时候,就听说庾璁要选人定亲了,她还想着,小师兄不知道会选个什么样的嫂子成亲。
结果她一封信送回去,顾家的小公子没盼来,倒是庾璁来了。
看了回信才知道,前不久顾家小公子有了心仪的姑娘,是宗室里的一位女子,她父皇给他们赐婚了,倒是紧密了江东四姓与皇室的联系。
那顾家小公子就不能和李宝音联姻了。
庾璁来,是作为可能的驸马人选和李宝音相处看看的。
最重要的是,庾璁是带着任务来北陈的。就是李宝音信中所说的互通商贸之事。
这事可比给公主定亲更有利益,可解李宝音的燃眉之急。
至于婚事,她父皇在信中也说了,不必急于一时。
北陈这边,也可善加利用。
就这么一句话,李宝音也看懂了。
她父皇是想借着这件事,让她看看能不能拐带些士族回去。
北陈想要利益,她南周为何不能将计就计也要些利益呢?
至于婚事,能结也能解,轻易困不住她李宝音的。
李宝音现在心里更有底气了。
而这北陈的动作也是挺快的。
几乎和庾璁前后脚的时间,北陈那边就推出来一个人。
让谢祁带了来。
太原王氏的次房小公子王焱。
太原王氏长房势弱,将来家主从次房中出,小公子做不得家主,但将来入朝为官也不会太低。
毕竟北陈现在的三公之一,便是谢祁的师父,出身琅琊王氏的大儒。
琅琊王氏早已避世归隐,现在活跃的是分支太原王氏。
李宝音猜测,若是谢家没有年纪与她相仿的小公子,恐怕这个人选也不会落到王氏去。
不过,谢家如今势大,要是再获得和她联姻的机会,皇家司马氏恐怕更难掌控谢家了。
所以,将这个机会给太原王氏,未尝不是相互牵制的意思。
她那个曾经的师父,出身琅琊王氏的鸿学大儒,当年与她授课时,她也是真心实意叫过师父的。
那位老人家最是讲求平衡之术,此举能替北陈皇室牵制世家,更重要的是,也能为太原王氏积蓄力量,提高王氏的地位。
琅琊王氏避世归隐三十多年了,难道还能一直归隐不入世吗?不过是待价而沽,想要博个更好的势头与利益罢了。
“王公子。”
李宝音笑眯眯的看向王焱。
王家这个小公子长得很好,北陈严选出来的,他们就想着要一举俘获小公主的心,因此样貌风度是最要紧的。
王焱身边还没有侍妾,因年轻,家里也知道不是长子不需要要求的太过苛刻,所以将儿子娇养了一些,看着就如同一团尚未经过世事的暖玉。
王焱今日是第一次见公主,他大家出身也不怯场,大大方方的看向李宝音,就是方才被庾璁气出的红晕还挂在脸上。
李宝音道:“你朝大司马觉得我顽劣,怕我带坏了小皇帝,叫我先跟着谢大人学规矩,把课业学好了,才能跟着小皇帝伴读,我这个公主在你们朝中风评不大好啊。不知道王公子今日看见我,觉得怎么样?”
李宝音对着庾璁的方向扬了扬下巴,“你也瞧见了,这是我的小师兄,我的青梅竹马。我们俩也是有婚约的,你觉得自己有能力和他一争吗?”
“或者说,你们太原王氏,能承受破了我这桩婚事的后果吗?”
谢祁只当自己是个监督者,是个教导者,是个事外人。
其实小公主现在不与小皇帝与质子一起读书是好事。
所以在他先教授公主课业的事情上,谢祁推波助澜了一把。
他知道王焱会来陪读,也做好了准备。
只没想到颍川庾氏的人也会来。来的还是庾氏未来的家主。
别的话都如天上的流云,在谢祁的心里飘然而过,唯有李宝音说的小师兄,青梅竹马几个字深深刺中了谢祁的心。
对着他一口一个谢大人,对着别人叫小师兄却这般亲热。
明明是他先来的。
她的青梅竹马,是他先占了。
现在,小公主翻脸就不认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