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晚膳便布好。
这是阮含璋第一次侍奉景华琰用膳,她本想起身布菜,却被景华琰按住了手。
“一起用膳。”
阮含璋便柔声道:“谢陛下。”
两人对面而坐,凉风习习,竹林婆娑,很是雅致。
春风亭中郎才女貌,自成一幅美丽景致。
景华琰一挥手,宫人们就都退下,只留下梁三泰远远站在一角,无声无息。
他先夹了一块辣味仔鸡,对阮含璋道:“爱妃,用膳吧。”
他先用筷,阮含璋才道谢后拿起筷子。
这一桌子琳琅满目的菜肴,布置得很是用心,阮含璋简单看过,便看见三道清州的名吃。
其中一道就是辣味仔鸡,味道鲜辣爽口,鸡肉弹软滑嫩,配上炸得金黄酥脆的花生,非常下饭。
但若不能吃辣的人,是完全没办法下咽的。
景华琰亲自给她夹了一块鸡翅,道:“爱妃不用拘束,喜欢吃什么便夹什么。”
阮含璋眉眼含情,含羞带怯看向景华琰,才夹起鸡翅慢条斯理吃着。
一边吃,阮含璋还含笑点评:“御茶膳坊的御厨手艺就是了得,就连清州当地的状元楼都无法媲美。”
她一边说着,一边放下筷子,用湿帕子擦了擦手,取了银勺给景华琰盛了一碗蟹粉豆腐。
“陛下,这一道也是清州的名菜,妾在家中时很是喜欢,陛下尝尝。”
说到这里,阮含璋才似回过神来,脸颊立即攀上绯红。
“这些菜肴,是陛下特地为妾安排的?”
景华琰慢条斯理用膳,听着她轻声细语说话,很是惬意。
“爱妃入京不久,又在清州长大,自然会怀念家乡味道。”
阮含璋恋慕地看向景华琰,颇有些新婚小娘子的意味:“陛下真好。”
景华琰非常坦然地接受了她的夸赞。
两人安静用了一会儿膳,景华琰才又开口。
“朕记得,爱妃在白鹿书院读书时,比你年长两年的师兄师姐中,有两名非常出众的。”
大楚许女子读书科举,从开国伊始亦有一百八十年光景。
不过女子读书不易,世人偏见尚存,百多年来,能稳坐朝堂,青史留名的女性能臣不足十人。
当朝景华琰登基后,于元徽元年行科举,当年的二甲传胪便是一名女书生。
还是一名很年轻的女书生,她金榜题名时不过二十有二。
此事在朝野上下都掀起一波风浪,坊间百姓也口口相传,自此之后,各大书院求学的女子人数翻倍。
阮含璋自然知道此事。
但她一日未曾在白鹿书院读书,她所知晓的事情,皆是阮含璋本人口述后由廖夫人告知,她根本就没见过这位文采出众的师姐。
阮含璋垂下眼眸,脸上笑意浅淡些许,有些话,说多了是错,说少了也是错。
她轻轻叹了口气:“妾年少时自然也向往匡扶国祚,为国尽忠。”
“奈何……”
奈何入宫为妃,无法报效家国。
这般意犹未尽,引人遐想。
景华琰深深睨了她一眼,片刻后却笑着轻轻摇头。
入宫一月有余,阮含璋见了太多宫里人,上至太妃、妃嫔、王爷、公主,下至姑姑、太监、宫女、黄门,人人都在这一方宫墙里生活,抬头是一样的窄天,脚下是巴掌大的青石板路。
他们都活在身份、地位和规矩里。
唯独景华琰不一样。
他放松肆意,他轻松写意,他似乎活得随心所欲。
尤其他那双眼,每每看向人时,总让人被其眼眸深处的无边苍穹所吸引。
在他眼中,存于心中,另有一片广阔天地。
阮含璋见过太多人,学过许多事,在逸香阁里,他们所学所见可比闺阁千金要多数倍。
年及二九年华,景华琰是她唯一看不懂的人。
并不因为他是皇帝,只因他这个人,规矩体统在他身上全数不见。
昨日侍寝时,阮含璋便隐约有所察觉,今日再见他便彻底定了心神。
冥冥之中,她看着景华琰满含笑意的那双眼,莫名笃定他不会揭发她。
当玩物也好,做小宠也罢,最好的就是成为景华琰手里的一把刀,怎不是为国尽忠呢?
只要能达到目的,阮含璋全不在乎。
想要收获,就必行要付出代价。
如今看来,景华琰想要她付出的,她轻松就能出得起。
景华琰低笑两声,不过转瞬便停歇,他慢慢抬起那双漂亮的星眸,眼尾微微上挑,深深凝望着她。
骨节分明的修长手指轻轻抚摸上她的脸颊,在她下颌分明的瓜子脸上轻轻捏了一下。
“顽皮。”
景华琰眸子里闪过一抹清晰的兴味。
“阮……含璋,”他念她名讳,忽然俯过身来,在她耳边低语,“爱妃,你且记得,既然入宫,便做好宫妃。”
他用宠溺的语气,说着最严厉的告诫。
“入朝为官是为国尽忠,入后宫为妃亦然,”景华琰倏然抬起她的下巴,让她回望自己的眼眸,“你只要安心待在长信宫中即可。”
景华琰依旧怀疑她,但于他而言,她究竟是不是真正的阮含璋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不能背叛自己。
阮含璋睫毛轻颤,她抿着微红的花瓣唇,缓缓抬起眼眸。
女子眼眸一如既往干净清澈,犹如午夜深潭,只剩下万籁俱寂。
从她身上,景华琰看不到对自己的敌意。
一丝一毫都没有。
所以他才愿意把她留下来,养在身边看看,她究竟想要做什么。
“陛下,”阮含璋学着他方才的模样,也一字一顿道,“妾既入宫来,便是陛下的妃嫔,一切以陛下为先。”
她言辞恳切,身上馥郁的蔷薇花香萦绕在景华琰鼻尖,让他身心皆放松。
这片刻纠缠间,他不由思及昨夜她不盈一握的细腰。
当真一双手就能掌握。
“含璋所能得,皆陛下恩赐,陛下无论恩赐什么,含璋皆欣喜。”
这话其实说的很隐晦,但聪明人说话,从不需要明白。
景华琰告诫她不能动歪心思,若她有二心,自然即刻殒命。
而阮含璋的回答也很诚恳。
她无论要做什么,都会忠心于景华琰,一心一意都是这位皇帝陛下。
话说完,两人瞬间陷入安静中。
此刻春风亭只剩簌簌风声。
不远处,金乌西去,盘桓在长信宫赤金的琉璃瓦上不肯离去。
余霞成绮,桑榆暮影,漫天尽是火烧云。
良辰美景,家好月圆。
景华琰松开手,两人坐正,继续用晚膳。
仿佛方才的话都未说过,任何事都未曾发生。
阮含璋一直忙忙碌碌给景华琰布菜,自己倒是没有动几口,她自然能吃辣,亦或者说,对于她来讲用膳根本没有喜好。
曾经饿得狠,每日晚上饿得胃痛难忍,腹中一片火烧,后来她就再也不挑食了。
酸甜苦辣,都能面不改色享用。
用过晚膳,景华琰还要去处理政事,便对小柳公公道:“小柳,送阮才人去丹若殿。”
阮含璋目送他高大的身影离开,才跟随小柳公公去了丹若殿。
她这个人心态一贯沉稳,无论是等待还是期盼,无论是磨难还是痛苦,她都不会急切。
此刻她沐浴更衣之后安静坐在拔步床上,甚至还让雪燕给她拿来一本书,一字一句读起来。
宫灯摇曳,点亮了她漂亮的侧颜。
雪燕倒是会说话,端上茶点之后,笑道:“才人真是美。”
她整日在丹若殿伺候,宫中的娘娘们自然都见过,能夸赞一句阮含璋,的确是因她美得太出众。
阮含璋含笑道:“那就多谢雪燕姑娘夸奖。”
她倒是很平易近人。
雪燕被美人这样含笑感谢,脸上蓦地一红,她小声说:“小主喜欢什么书?奴婢可以提前预备,下次小主就可读了。”
阮含璋想了想,说:“我喜欢读游记,若是能寻到,就劳烦雪燕姑娘了。”
雪燕便福了福,安静退了下去。
阮含璋手里这本拿着的是农耕书,讲如何种占城稻的,她在清州和扬州都吃过占城稻,因此对这种稻米很感兴趣。
一时间,竟看得很是入迷。
不知过了多久,忽然一双大手拦腰一托,把她牢牢控制在了温热的胸膛里。
阮含璋吓了一跳,刚要惊呼出声,抬眸就看到了景华琰轻抿的薄唇。
他身上的龙涎香因沐浴而清浅许多,却又沾染了蔷薇香露的味道。
热气逼人,熏染一片醉意。
阮含璋轻轻呼了口气:“陛下,可吓着妾了。”
景华琰就那么拦着她,闲适地靠在床榻上,一手取过她手中农耕书。
“怎么还读这个?”
他说着,动了一下腿,才发现她轻得很。
犹如纤细的燕子,在天际翩然飞翔,最后轻巧落在枝头。
阮含璋微微向前倾身,在他唇边吐气如兰。
“陛下不来,只能打发时间。”
她的声音比晚膳时分要低一些,带着不浓不淡的哑意,清亮不再,妩媚天成。
是与昨日的清纯全然不同的风景。
阮含璋慢慢伸出手,用那莹白的藕臂勾住景华琰的脖颈,把自己整个人都送到他面前。
“不能读吗?”
阮含璋眨了眨眼睛,饱满湿润的唇几乎都要碰到景华琰的。
景华琰垂眸看着她,半响后,低低笑了一声。
他往后一仰,整个人直接仰躺在床榻上,仿佛羔羊一般任人宰割。
“自然是能读的。”
他宽厚的大掌慢慢爬上阮含璋的细腰,拉着她坐在了该坐的位置。
“朕有些累了,”他解开她的腰带,“这样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