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路上 > 穿越到ICU门口 > 第23章 12月25日(上)

第23章 12月25日(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9点钟,医生开始挨个叫号,说病情。

3床女人的妈妈8点钟从对面宾馆过来了,陈落听她说过,她现在把房间变成了含早餐的房间,她妈妈每天早上在宾馆吃自助餐,吃得挺好的。

陈落很理解她的做法。大多数老人都是这样,如果宾馆有免费早饭那是一定要吃的,还要多吃,不吃就亏大了,但是如果没有免费早饭就不吃早饭了,或者就是随便凑活吃点。陈落的父母不差钱但每次出去旅游,只要酒店含早餐,吃得那叫一个多,酒店提供的每种早餐都要尝尝,经常到中午还不饿。

这种时候女人的妈妈肯定是没心情吃早饭,但不好好吃饭又很让人担心,现在有免费的自助餐,不吃就吃亏了,她就不用每天劝妈妈吃饭了,她妈妈一定会吃的。

女人没跟她妈妈说15床的事情,害怕她妈妈担心。让妈妈坐在那里,还跟妈妈说她吃过早饭了,但陈落知道她没吃。

陈落看到她似乎也不累了,自从医生开始叫号,她就走过去一直徘徊在叫号的几个医生的周围,明明没有叫她,但是她似乎完全坐不住,就走到医生周围站着,焦急的等待着,想第一时间知道爸爸的情况。

叫到18床了,陈落赶紧走过去。

医生说:“18床恢复的不错,可以转到康复病房了,不用在ICU了。“

陈落想了想说:“家属已经问了,但咱们医院没有床位了,家属是外地的,您能给想想办法吗?“

医生有点诧异,估计以前还没人让他想办法找病床:“我没办法,需要家属自己想办法,要不然就是直接转回自己老家的医院。”

陈落问:“现在就可以转回去了吗?路上需要两个小时,这个没问题吗?”

“应该问题不大。”

“哦,那太好了,我跟她妈妈说一下。那后面吃饭还只能吃流食吗?“

“不用,今天下午开始就可以吃一些馄饨之类的好消化比较软烂的食物,不要太硬的就行。”

“好的,明白了。病人的指标是越来越好的吧?在康复病房还要呆多久就能彻底好呢?”

“指标肯定是越来越好,在康复病房这得看她的恢复情况,快的1-2周就可以出院了。”

“好的,多谢您了。”

陈落跟医生聊完,赶紧给朱阿姨打电话。把18床的情况汇报完毕,朱阿姨很高兴,马上找女婿去联系他们当地的医院了。

陈落打完电话,看到医生跟3床的母女俩也说完了,两人感谢完医生走了过来。看来3床的情况尚可,两人情绪都还正常。

医生最后叫到了15床。

15床的家属肯定听到了医生的声音,因为陈落清楚地看到了他们的身体动了一下,但是居然没人从椅子上站起来。

医生又喊了第二次,15床的女儿慢慢的站了起来,但没有向医生那边走,这时医生又喊了第三次。

老太太动了,她颤巍巍的扶着椅子扶手站了起来,站起来可能因为长时间不动,血液不流通,还晃了两下,被儿子扶住了。

以前那个医生一叫还能小跑着过去的老太太,现在成了一个站起来都费劲的人。

全家人簇拥着老太太向医生走去。

每个人脚步都那么沉重和缓慢,像一个极不情愿但不得不走向法庭听取最终判决的人,而这个判决他们心知肚明。

医生看着他们,用很清晰的声音说:“老爷子情况很不好,你们心里也清楚了吧,现在血压还是很低,必须要用大量的升压药,今早还出现,瞳孔放大,用光照瞳孔,瞳孔的反应也开始迟缓。这些都是不好的现象。你们要做好准备。我说的准备,不光是心理准备,我说的这个意思你们都明白吧?”

停了几秒,医生接着说:“如果有需要见的人趁今天下去探视时间就赶紧见一见吧。”

说完这些,医生就一言不发站在那里了。

家属也沉默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有几个已经开始哭了。

突然,女儿说话了,她抬起头,看着医生,她哭着声音有些沙哑,带点口音:“医生,您别放弃他,行吗?我爸身体一直很好的,他不会就这么走的。”说完,老太太苍老的声音接着说:“医生,他以前真的身体很好,你再救救他吧。”说完,老太太用浑浊的双眼哀切的盯着医生。

医生愣了几秒,声音也变得有点情感在里面了:“阿姨,我们肯定是不会放弃的,我们会尽全力的,你放心。

说完,医生就准备转身进去了,进去前,突然又回头冲老太太的儿子女儿说:“阿姨年龄也大了,你们要照顾好阿姨。“

15床的家属们又重新回到椅子上,老太太沉默了一会,后来似乎也是鼓足了所有气力,镇定地跟女儿说了几句话,陈落看见女儿开始擦眼泪,然后和女婿起身出去了。

陈落猜测,应该是去买寿衣去了吧,医生刚才的话已经说的很明显了,那个除了心里准备之外要做的准备就是指的是寿衣之类的吧。

老太太又转身跟儿子说了几句话,陈落看到儿子红着眼圈忍着哽咽开始打电话,估计在告知亲朋好友父亲的情况。

安排好这些,老太太还是面无表情,她长出一口气,背向后靠在椅子上,把头靠在了墙上,闭上了眼睛。

陈落注视着老太太,心想,这一夜的折腾,老太太肯定累的够呛,赶紧休息休息吧。

没想到过了几秒后,陈落就看到一滴眼泪从老太太紧密的双眼里顺着她布满皱纹的脸颊流了下来。

在慌乱的儿女面前,她就像定海神针一样,镇定地安排着所有事情,在医生面前,她也表现得很有信心,决不言弃,但实际上,她的悲伤和无助,她的恐惧和绝望都时时刻刻侵蚀着她的心,这些她都只留给了自己。

中午开始,15床的亲属陆陆续续都来了,来了三拨,都是从外地赶过来的,两拨分别是老爷子的亲兄弟和表兄弟两家人,还有一波是老爷子的好朋友,应该是战友。

每个来的人都面色阴沉,还有的是哭着进来的。

15床的家属们也都陪着掉眼泪。

ICU门口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周围其他病床的家属有几个默默的出去了,把坐的地方腾出来。

有三个老爷子虽然穿着便装,虽然有的胖有的瘦,但腰背都挺得很直,一看就是当过兵的,个个表情严肃。他们身边还有几个中年人,应该是他们的儿女,不放心他们,所以陪着过来的。

老太太看见他们,沙哑着嗓子说:“你们年纪也大了,我原本不想通知你们,但我怕你们事后埋怨我。“

几个老爷子嘴唇颤抖了两下没说出话来,眼圈都红了。

沉默了几秒,有一个开口了:“你早就应该通知我们了。我们三个正好离得近,就赶紧过来了,老六他们离得远,他们年龄也大了,不知道能不能赶过来。”

有一个胖点的老人,一看就属于性子比较急的,说:“我前几天打电话才知道老大住院了,但我真没想到会这么严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怎么会突然……”

老太太好像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沉默着。

旁边的女儿开始边哭边说,中间还夹杂着后悔不该因为腿部骨裂去医院住院的话语。

说完,女儿不时地抽泣着,老人们不说话了。那边突然安静了下来。

过了几分钟,一个老人说:“我不相信没办法治了,医生的诊断会不会有问题?”

另一个也接着说;“对,我也不相信,老大是我们中身体最好的那个,生活习惯也好,不抽烟不喝酒的,医生是不是搞错了啊?“

“就是,完全没可能的嘛,以前在部队时,每次训练,他都是最强的那个,还总说我太弱,每次做任务闯关时我们都靠着他才能过关。“那个胖一点的说着说着就哽咽了。

大家又开始沉默,陷入了年轻时那段美好的回忆中。

陈落本来也想躲出去,在那里看着实在是一种煎熬。但是朱阿姨来了,带着给女儿炖的鸡汤,陈落已经送给护士拿进去了,朱阿姨要等到下午3点进去看女儿,她坐在陈落旁边,有一搭没一搭的一直在跟陈落聊天,陈落也没法走。

她们俩坐在离那边比较远的角落里,旁边还有3床的母女俩。

朱阿姨小声说:“小陈,你说15床这么多家属来了,下午3点都要进去看,但是15床躺在那里是毫无知觉毫无意识,昏迷着呢,那跑医院来见这最后一面有啥意义?病人啥也不知道啊,跟追悼会见那最后一面有啥区别?”

陈落心里一咯噔,心想,阿姨啊,你这说话真是朝人伤口上撒盐啊。这言下之意跟殡仪馆见最后一面没区别了呗。你也不看看,3床两人还在旁边坐着呢,她们家的老爷子也是那样躺着呢。

陈落赶紧找补,说:“朱阿姨,虽然说人看起来是毫无意识昏迷状态,但是说不定能听见能感受到周围的情况。不是有好多报道都说植物人能听见外面人说话吗,这说不定也行呢,现在好多事情都用科学无法解释。”

朱阿姨想了想,说:“那还真是,十几年前,我们县城里有一个人去世了,有两个他的老朋友都被他托梦了,骂他们为什么不到医院来看他,还是同一天托的梦。这两个人在给那个人开追悼会的时候,又是鞠躬又是道歉的。我听说那个人去世之前也是昏迷的,但是他就是知道谁没去看他。”

陈落吓了一跳,问:“真的啊?那太神奇了!”

朱阿姨点点头:“可不是,那两个人我们都认识,这可是真事。”

要是按照科学的解释,应该是那两个人得知老友的死讯,由于自己没去医院看望老友,出于自责和内疚,日有所思也有所梦,晚上才做了那个梦。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就会认定这就是托梦,哪有那么巧的事,还两个人同一天做同样的梦,肯定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