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努力过后,接下来的时间,她终于可以好好地、坦然地享受生活了。
此时,正值鲸鱼岛的夏季,海滩上热得不像话,好在她的院子建在湖边,院内又引了湖中活水建了水榭。
最近的陈倩絮,一有空就宅在水榭里,没有人管她,她任性地用修仙时间作息。
一般早上的时间,她要睡到十一点才起床,起来洗漱好,从静止空间里直接拿出一份早餐哄好自己饥肠辘辘的五脏庙,吃一顿“早午餐”。
等磨磨蹭蹭享用完早餐,再收拾好,一般就一点了。
这个时候自然是不能出门的,太阳的光线太烈了。
外面的空气热腾腾的,看上去像是空间都被晒得扭曲了一样,人站在外面,吹来的风都是热的,很快就会大汗淋漓。
她怕冷也怕热,自然是选择宅在家里。
宅在家里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她乐此不疲地坐着所有自己之前没有做到的事情。
她给自己建了一个琴房,一间画室。
最近的她热衷于弹琴画画,临湖弹琴,作画,是无比惬意的。
即使她的琴声不美,画画难看,但她依旧觉得现在的气氛美极了。
她现在才发现,人生最大的快乐,不是你变成一个多成功的人,或者做了多厉害的事。
而是你从这样简单的小事,“无用”的小事中,都能收获大大的欢喜。
你的感官和内心在这样的“无用小事”中被打开了,能够开心地拥抱关于生活中的一切。
人的生活状态真的会影响一个人的面相,大概是因为她把自己的心理顺了,把生活过平和了,她整个人也变得平和起来。
现在的陈倩絮,就像是一块被雕琢好的璞玉,开始温温润润地散发独属于她的暖光。
她确实像一束被人追逐的光,即使她不知道。
她的工坊院的影响比她自己想的还要大。
有时候,觉醒的种子早在这片土地上被埋下,只是需要一点觉醒的光和雨,它们就会发芽。
类似于工坊院的妇女儿童救助机构,在这个国家,以青山村为中心向外辐射,在慢慢被推行。
她们一开始也许没有工坊院做得好,但只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只要那束光还没有歪,一切就会继续向好的方面进行。
在陈倩絮来到这个世界的第十五年,类似于工坊院的机构在齐国各地如雨后春笋一般地多了起来。
这一番变化,不知发生在齐国,连周边的国家都受到了影响。
陈倩絮的世界地图,也开到了十多个国家。
她维持着旅游一般的不紧不慢的速度,遇到环境合适合眼缘的国家,就用在这个国家救助的人,组织人手,开工坊院。
现在她名下的产业数量,即使她有心控制,也达到了一个可观的数值。
她一个人肯定是管不过来的,该下放的事物,她都已经选择了合适的人员去管理。
有机器人的辅助,她也不担心这些地方会失控。
目前,她对于机器人的依赖的确已经到了离不开的程度。
但,她还要做其他的预案,陈倩絮一直在准备着。
现在的工坊院,早就不是当初那个简单做做手工艺品的小院子,而是一个初具雏形的工业巨兽。
第一批她亲力亲为地培养的人才已经就位。
她们不是为了应试科举培养的,而是陈倩絮为了推动这个时代的科技而培养的。
不过,科学体系的建立,社会生产资料的发展,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她需要铺垫的、渗透的东西太多,前些年也一直看不出效果。
直到今年,这一批接受了完整科学教育的孩子毕业了,她建筑铺垫的基础工业完工了。
她才开始在这个世界感受到科技带来的光。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时间的积累了。
检查了一番成果,她心满意足地回了鲸鱼岛。
这个她费尽心思建起来的家园,如今依旧是她一个人居住。
岛上的基础设施不多,不过她没有想要再增加,运营维护都需要成本。
她不需要的东西就不需要准备了。
这些年即使忙碌的时候,陈倩絮也会时常回到自己的岛。
这种宅在家里的感觉让她觉得无比安心,她需要定期回来补充能量。
只有过够了安逸的生活,在度过艰难的时刻的时候,才有能够用来反刍的精神养料。
她一直是这么认为的,也是这么做的。
天塌下来,也要先过好自己的日子再说。
她在这个的日子还长着呢,她可以一个人慢慢地去探索。
那么多年,即使她救助的很多女性都回归了家庭,嫁人生育,陈倩絮尊重她们的人生选择。
但她自己喜欢一个人,在开明的现代社会,她尚且难以对一个人心动,何况是大男子主义甚行的古代。
她受不了。
即使是她唯一见到的爱护妻子的陈夫子,也是个大男子主义的人。
她受不了。
她还是清清静静地一个人就好,一直只想要一个人。
何况,她还有机器人!
这可比养儿防老靠谱多了。
不知道在她的原世界,机器人的技术完善了没有,她的朋友们老了,可以依靠机器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