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路上 > 种田之锦绣荣华 > 第39章 学堂建好

第39章 学堂建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任先生听说林家湾新办的学堂不限性别,女孩上学所需花费都由林家两位夫人承担,对林易叹道:“世人多愚昧,生下儿子便喜不自胜,恨不得摘来日月与之;得了女儿则愁眉苦脸,弃如草履。如林家这般看重女子者寥寥无几啊!”

与任先生的反应不同,学堂落成之际,族长组织村民开会,林智说了女孩也可以上学堂,并且费用由他家夫人和弟妹承担之后,村民们炸了锅。

虽然纷乱,身在人群中的吴月皎和周佩宁依稀能听到周围人所说都是“为什么要招女孩?”“女孩读书有什么用?”“怎么不贴补男孩的花费?”这类话,让二人直皱眉头。

场面久久不平静,族长拿起锣锤敲响大铜锣,村民立马安静下来。

族长在听到这个消息时下意识是想反对的,他觉得读书是男娃的事,女娃掺和什么。

但他虽是林氏族长还是林家湾村正,对上林智兄弟却总觉得气短,没有第一时间把反对的话说出口。

之后林智说了一句“族长家也有孙女”,让他再也反对不了了。

如果能实行,他家的孙女不用花一文钱就能读书,占了大便宜了!

顾及到切身利益,族长也没什么好说的,反正不让他家和族里出钱,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学堂即将建成,先生也已经找好,今天就能去学堂里给孩子报名,记得带上该交的束脩!”该说的林智已经说过,他总结一下就准备散会。

村民里站出来一个妇人,脸上带着讨好的笑,说道:“族长,林…林老爷。我家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我只让我儿子读书,女儿不读,你能不能把他的花费给出了。”

她自认打算的很好,如果两个女儿读书,林家要出两份钱。现在用一个儿子换两个女儿,林家只需出一份,而她儿子能免费读书,这不是皆大欢喜两全其美的事嘛!

周佩宁立马就明白了她的意思,怒气涌上心头,想往前走和那妇人争辩,被吴月皎拦住。

吴月皎也很生气,洁白的面庞都红了不少,她环顾四周,不少村民听到这妇人的话眼前一亮,希冀地看着上首的林智。

哼!做梦!还有,钱是她和弟妹出的,这些人看林智脸色有什么用!

她将周佩宁拉回来,提高声音道:“诸位听好。”

众人齐刷刷看她,吴月皎深呼吸几次,迫使自己冷静下来,说道:“让女孩读书一事是我提的!我和弟妹也只出正儿八经在学堂读书的女孩的钱。像这位大嫂所说万万行不通!”

村民一听息了心思,那妇人犹不死心,但态度看起来很好,她弓着腰说道:“夫人,女孩读书又有什么用?不如供她们弟弟读出个名堂,将来也能给姐姐们撑腰!”

“女人能有自己立足的本事,何必要依靠别人!”周佩宁反驳道。

那妇人不解,女人依靠别人不是正常的吗?她小时候依靠父母兄弟,出嫁后依靠丈夫,等以后老了依靠儿子,大家不都是这样的吗?

周佩宁看她那样就知道她不明白,还要再说,被吴月皎拦住。吴月皎摇摇头,低声说道:“你和她们说这些,一时半会儿不会有效果。”

周佩宁看了众人一眼,冷哼一声扭过头去不再说话。

“总之,诸位别再抱着把家中女儿名额换给儿子的想法。我们本就是为了多些女孩能够读书才这么做的。若是能换,我倒不如不出这份钱!”

吴月皎不再多解释,这些人的思想观念成形已久,没读过书的人只认自己的道理,只用语言是扭转不了的。

单看最先出头的竟然也是女人,便知道重男轻女思想已然根深蒂固,尤其是被害者成年后会自然转化成迫害者。

她只希望能多招几个女孩,让她们体会到读书明智的好处。以后最起码能开明些,以后有了自己的孩子,也能多看重女儿。

自家夫人说到了这个份上,林智觉得自己必须站出来声援,他说道:“各位都是我林家族人及亲朋,不是自家人,我家又何必掏自己腰包呢?自然是女孩读书好处多多。”

“女子虽不能入仕,但读过书,便比大字不识一个要强得多,日后除了待在家里做家务也能外出做活,可不比男人少赚钱!”

“好了,读书需要自愿,若有意向的来学堂报名,无意向也不勉强!”

林智知道说得太文雅村人听不懂,就尽可能用词简单通俗。

大多数村民依旧不以为然,他们承认林智说得对,但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能赚钱又怎样,还不是别家的人!

也有少部分人动了心思,自己是不愿意出钱供女儿孙女读书的,但若是别人出钱,那就去呗!

族长回到家中,将家里人聚在一起说了开会所说的事,见大家只关注学堂落成,对女孩能免费读书丝毫不关注,忍不住摇头。

族长一转头,就见小孙女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自己。

“爷,咱村学堂真的收女孩?还免费?”桃丫有些激动,如果真是这样,她是不是就能去读书了?

族长笑着点头。

桃丫的娘张口训斥:“桃丫,你问这个做什么!读书的事和你没关系!”

桃丫不理她娘,她知道家里所有人都得听她爷爷的,只要爷爷同意了,她就能去。

“你想去读书吗?”族长瞪了桃丫娘一眼,转而笑着问桃丫。

桃丫使劲点头:“想!”

族长也不犹豫,一锤定音道:“好,明天我带着你和你哥哥们去报名。”

桃丫娘不敢再说话,用胳膊肘捅桃丫爹,示意他说话。

“我,我听爹的。”桃丫爹沉默半天憋出这么一句话,把桃丫娘气了个倒仰。

桃丫兴奋一阵,看向低着头坐着的二姐李丫,凑过去说道:“二姐,你也去读书吧!”

李丫一脸迷茫抬起头:“去干嘛?”

“读书啊!”桃丫鼓动她。

桃丫有两个姐姐,大姐是大伯家的,今年都十六岁了,没多久就要出嫁,肯定不会去读书的,二姐是她的亲姐姐,他们关系好,她就也想让二姐一起。

李丫看了一眼正生她爹气的娘,面上毫无波澜道:“我不去,娘不愿意我们去读书。”

桃丫说:“娘不愿意没用,爷爷同意就行。看,爷爷就答应我了!”

李丫摇头道:“你想去读书就去,我不想。”

桃丫日后读了书就知道她现在的感觉叫恨铁不成钢,但是李丫态度坚决,她也没办法。

族长家是林家湾除了林安澜家以外最有实力的,原本就在供大孙子读书,现在自己村里有学堂,大半束脩都被林智林易出了,读书所需要花费的钱更少,所以才能毫不犹豫让家里适龄孙子和桃丫去读书。

可村里其他人家就没这份底气,有些人连男孩都不准备送去学堂,遑论女孩了。

那在会上站出来的妇人也没给自家儿子报名。吴月皎不同意一换二,她家底薄,一个也供不起。

最后报名截止,学堂共收了近四十名学生,其中不算林安澜,只有四个女孩。

周佩宁和吴月皎看着名单上只有四个女孩名字叹气,但也没什么办法。

吴月皎合上名单,转而和周佩宁说起别的事。

“我派去成都府的人回来了,带回来两个织工,也找到了能稳定供应蚕丝的桑园,大致已经谈妥。”

周佩宁点头道:“江南那边传信回来,说有三人愿来,此时应该已经上路。”

吴月皎得到缎的织造方法,就来找了周佩宁商议合伙做这个生意。

梓州不大规模产桑,若要寻织工和原材料,近一点的要去成都,更远便是江南一带。

两人分配好,吴月皎派人去成都,一是寻找织工,二是找到能合作的桑园。

周佩宁的任务便是派人去江南找织工。

江南路远,若有其他选择,她们便不考虑从江南采买原材料。好在距离梓州不远的成都一带是有名的桑蚕丝产地,颇具盛名的蜀锦蜀绣便是出自这里。

她们在成都一带没有根基,所以起步选择采买别人的蚕丝,待织缎坊开起来,卖出些成品,回拢资金之后再买处桑园,自己生产原材料,比买别人的要稳定许多。

织缎坊前期准备工作时间很长,好在一切顺利。

“现在学堂也建起来了,瓷窑那边也将要完工。我们可以准备着建织缎坊了!”周佩宁说道。

织缎坊建起来,织工一到位,便投入研究。

等这五位织工师傅研究透彻,她们便在附近大规模招人来做工,织缎坊就算是正式开起来了。

“等织缎坊赚了钱,就每年拿出一些收益投入女学生中,买些奖品奖励学得好的,村民见到有利可图,不管是不是真心想让女儿读书,也会心动。”吴月皎说道。

周佩宁点头,学堂只招了四个女学生,比她们预期的少,两人都憋了一口气,非要做出个名堂不可。

钱不用村民出,她们全权包揽,村民竟还不让家里女孩读书,觉得不如在家做家务

而读书之利在将来,村民们看不到这么长远,那她们就立即让村民看到读书的价值。

加大投入力度,买些农家人用得着的布匹食物,给学得好的做奖励,所能创造的价值不比整日待在家里做家务来得多。

当然,这奖励只给女生,目前来看,算上林安澜,学堂里的五个女孩能将奖励全部包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