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旁边的街区闲逛本是兴致突然来了的举动,但是随便走进一家店里看到的景象,却让她感觉有点意思。
不仅可以带荔枝多逛逛,等冰糖放学,一起来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她现如今的步子是比较缓的,这跟她的性格也有点关系。细数她的这些决定,宋明韵心底对每个决定都是有很大把握的,不说百分百,百分之九十的自信肯定是有的。
这也就导致,她起初在买进卖出的过程中比较谨慎。饰品是研究过市场的,服装也亦然。
而现如今,因为没有经营一家公司的经验,她选择读夜校的管理课程,丰富理论经验。
又预备在毕业以后找一家相关公司,咳,学习借鉴一下先进的实践经验。
这个学习过程,宋明韵预计在一年时间以上。
她倒没有很着急,她习惯稳杂稳打,对每个步骤不说烂熟于心,但要做到心里有数。
了解每一个步骤是她的底气来源,不然总是心里没底。
这般想着,宋明韵又抱着荔枝来到另外一家室内乐园。跟刚才那家还有点不一样,具体表现在年龄限制上。
方才是4-15,这家是2-12。年龄上偏小。
宋明韵来到店铺内的第一反应就是没有那么喧闹,明明这边年龄小的孩子应该更多。
荔枝在她怀里,一双眼瞪得圆圆的,伸长了脖子往黏土区看。
要宋明韵来形容这家店的话,就像是一间兼顾了娱乐设施的兴趣班。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宋明韵扫上几眼,大概明白这家店的经营方式跟范围。
1楼相当是是体验区,比刚才那家店多一间,不大不小的空间内,宋明韵已经看到了简易的黏土区,画作展示区,儿童设施区……
画作展示区应该就是店里用来吸引人报名的一种手段了。每一幅画上的画作笔触比较稚嫩,但每幅画都标明了作者的名字年龄。
年龄从四岁到十二岁不等。
宋明韵在心里咋舌,并且重点关注了年龄小的孩子的画。不得不说,如果孩子们有兴趣的话,她不会吝啬报一个对应的课程。
画画绝对是能够提高专注力的一件事儿。
只是还是要看孩子本身的兴趣。大人不能逼迫,但是——
宋明韵不厚道的想,可以引导。
具体的她没打算实施,暂时想想,说不定孩子自己就有兴趣呢。
但是看出来荔枝的兴趣,宋明韵移步到黏土区。
一到这个区域,荔枝就表现得很兴奋,完全忘记刚刚离开那家店的不舍得。
宋明韵失笑,站在旁边观摩。
黏土区有一张独立的长桌,还配备了一名教学老师随时看护着。
免费区域做的相当不错。新坐下来的小朋友能领到一小袋各色黏土,量不大,一次性使用的量。
在座的孩子各做各的,感兴趣的人会跟着老师一起做,比如捏小花,小羊。不感兴趣的孩子就自己倒腾,也是做什么的都有。
成品也都不一样。审美天赋和动手能力都是有差异的。
宋明韵原以为荔枝会自己做自己的,毕竟孩子平日里表现出来的个性很强。
也是今儿个她才发觉这孩子在人多的场合这么放不开,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看多了大人的处事风格,见惯了人多的场合,孩子会习惯的。说到底就是无意识记录下来什么样的事情用什么样的处理方式。
随后在相似的情境下,孩子自然而然会知道应该做点什么。
言传身教的影响力不只是说说而已。每个人能从自己身上看到父母的影子。比如她身上带着一种固执与追求一击必中的心态,更准确来说是一种不敢拿一切去拼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宋明韵听着耳边黏土教学老师刻意放柔放缓的声音,陷入沉默。
她很喜欢这种不急不缓的感觉。
*
次日,宋明韵到赵舒的店里吃早餐。她跟赵舒不是一块来的,赵舒到的更早些。
她吃了一碗小米粥,一个茶叶蛋,还有一个肉沫茄子馅的包子。米是赵舒跑了几个地方货比三家买的,这粥又熬了不少时间,口感细腻软糯。茶叶蛋不必说,只要料下的好,味道差不了。
至于包子,赵舒调制的馅料能看到红辣椒皮,吃起来倒是没有那么辣,最近宋明韵很喜欢吃肉沫茄子包。一口咬下去是满足的感觉。
吃过早饭,宋明韵带着荔枝来到服装店里。
兴许是宋明韵出去的时间不短,再加上刚回来就带小孩到店里玩了个畅快。
今儿个她出门的时候,荔枝表现得相当黏人。
宋明韵预想了一番今天的行程,果断决定带着荔枝上班。
顶多就是提前下班,把孩子送到赵舒那里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在她有其他解决办法的时候,还是希望能保持对课堂的尊重的。
不然,虽然她家孩子蛮乖,平日里也不哭不闹的。可一旦预想孩子在课堂上大吵大闹,宋明韵就受不了——她会很尴尬的。
一定。
也就是说,她一定会在上课前把孩子送回去的。
她到店的时候店里已经开门了。
店门口停着一辆面包车,店员正在卸货。
“老板回来了,老板早。”
宋明韵点点头,“回来了。”
她进门直奔柜台,好几天的账,可不是得理理。
宋明韵不在这几天,店里的生意没有多大变化。还是散单多,宋明韵一笔一笔对账,最后舒心地笑了。
她用手弹了弹手里的账单,都对的上数。不用再花功夫跟人掰扯,蛮好。
目前,对于她来说,这家店没什么迫切需要改进的地方。
人流量还可以,成交率也还不错,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不低但是也不会无限高。
店附近也有不少店主,会把小孩带来上班,虽说需要更加费心,人多人杂的地方总会有人浑水摸鱼,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譬如偷盗,拐卖……在这条街,这些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所以,在同意荔枝跟人出去玩,宋明韵也提出来自己的条件,“荔枝,这条街上也许会出现想要把你抓走的坏人”,她的口吻变得可怜兮兮的,“到那时候,你就见不到妈妈,奶奶,还有姐姐了。”
眼瞅着孩子,瞪大了双眼,宋明韵连忙说出意图,“所以,荔枝不要离开妈妈的视线好不好?我一会就坐在店门口,荔枝跟朋友玩的时候记得看看我,行不行?”
荔枝握紧拳头,重重点头,“好。”
宋明韵立刻搬出来椅子,示意小孩自己就在这待着了。
她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跟一支笔。
她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写创业的项目计划书。这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创业最重要的是什么。可以这么说,是核心竞争力。
她在老家卖饰品,卖服装,她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她的成本跟样式。这是别人模仿不来的,进同样的款式别人就是没有她的便宜。
赵舒做吃食生意,她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味道。这也是别人模仿不来的。
如果你做的“产品”,任何一个人都能进场,或者说有不少人比你更占优势,那么或许你可以再换一个行当。
宋明韵的服装批发店,她的核心竞争力照样还是价格,在同等数量,质量的基础上,她的价格更占优势。
那么除非有人非要跟她作对,打擂台,否则她的竞争力就还在。这么广阔的批发市场,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状态。
而她未来打算做的化妆品品牌,核心竞争力是配方。
宋明韵找胡老师拿了计划书模板,现如今只需要想好填完即可。她先前大致浏览,一个人填的时候绝对不容易。
企业概况,创业者个人情况,市场评估,市场营销计划……比起这些能编的文字,还是后续的计算更加麻烦。
流动资金,销售收入预测,销售成本计划,现金流量计划,没一个好算的。
这还是宋明韵已经从胡老师那儿拿来了范例。照葫芦画瓢还是没问题的。
只是宋明韵还没想好,她是找个人合伙呢?还是自己单干呢?
两者都各有利弊,前者很容易发生因为利益散伙的问题,后者很容易钻进死胡同,公司成为一个人的一言堂,一旦出现决策危机,几乎是妥妥的要玩完。
她带着问题问了好几个人,赵舒,宋明震,最后还有胡老师。
赵舒是无所谓,但是这么多年的心态,赵舒还是倾向于跟人合伙,“办厂哪有不跟人合伙的,你仔细想想我们那边的厂,虽说都是公家的,但是早些年还不都是一两个人合伙弄起来的,一个人要担的责任可就大了。”
宋明震在电话里倒是实话实说,他在南方的这个厂就是跟人合伙做的,“但是明韵啊,可以合伙,但是必须要保证自己在公司的威信,办公司不是小组合作,不需要太多民主。建议是要听的,事情也是要商量的,就一点,公司的决策权得拿到手里。”
宋明韵挂掉电话,她之所以纠结合伙与否,就在于一个问题:如果跟人合伙,对方能给她带来什么?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对于她来说,她拥有技术,还有口头承诺的一笔现金。为了管好一个公司,她学习了相关课程,并且有进一步实践的想法。
目前看来,额,她似乎什么都不缺。
哪怕知道事情肯定不会有她想的这么简单,别的不说,就小吃店跟这间店的开业,宋明韵都筹备了不少时间。临近开业,仍然会出现少东西的现象。
而公司,她现在还处在无从下手的境地。
公司的早期人马,她都没凑齐。照她原先的预想,她在班上,以及未来的工作中,一定会碰到她想挖走的人。
咳,只要她画的大饼够大,能够让人相信,她这领导班子也能凑起来。
这时候,她突然想起来一个人!并且迫不及待地想去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