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过闻言明显一愣,最后吞吞吐吐的,没说什么重要信息,就呢喃了一句:“没什么。”
康小莱还没察觉出不对劲儿,安夫人急匆匆地赶来,被安过拉到了一旁的房内,过了许久才出来。
那段时间里,康小莱总会时不时听见房里面传来“砰砰砰”的声音,感觉是两个人很不愉快。康小莱起身想回府之时,母子二人换上笑脸出来了。
安夫人还是那句话:“留下来吃午膳吧。”
但安过则眼神有些回避,丝毫没有想留康小莱的意思。
要不是说康小莱和安过二人青梅竹马这么久,从眼神里什么都看出来了。所以康小莱立马谢绝了安夫人美意,一肚子难过回到了府里。
在马车上,康小莱就皱着眉把玩着自己的衣角。胡思乱想着:是不是自己来的太突然了?是不是安过外边有人了不想娶自己了?
总而言之,她把好的坏的结果都想了一遍,到头来也没想清楚个所以然,只好歇下了。
但又一想到自己不再是从前十七八岁那么出水芙蓉的姑娘了,就不由得心生委屈。
三个月后,安过家的人送来信件,说安过出了趟远门,要过几天才能回来。
康小莱本是郁郁寡欢,一见着这个信,立马喜上眉梢。她算着日子,过不了几天就是自己的生辰了,如果安过能赶回来,也好顺便提一口成亲之事。
这是康小莱首次不清楚安过去哪。以前安过去做什么,去哪里,都会当家常便饭一样讲给她听,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两人的关系好像不似从前了……
***
康小莱女红做的可谓是精灵族的数一数二。一般安过上战场之时,她都会不舍昼夜的做一对精细的护膝,生怕把安过给冻着了。
这次安过出了远门,不知去了哪儿,也不知自己还能不能追上他。
两家人虽然离得不远,但安家快马众多,当康小莱满怀激动的到安府门口的时候,府里府外早就没有了人马的影子。
给她开门的还是安夫人,但康小莱这次没有进门,只要身边的随从拿了那对护膝,让安夫人令人给安过送过去。
“小莱呀,”康小莱刚转过身,打算离开,安夫人开口喊住了她,“我已和你爹娘商好,等安过回来,你们就可以安心成亲啦!”
康小莱愣了一下,紧接着回眼笑了笑。
不知道为什么,到快成亲的时候,她倒没有那么兴奋,反而有些慌张。
“小姐,若是这样的话,不是过几个月就能和安公子成亲了吗?为何你如此不悦?”康小莱的婢女掰着手指头算着日子,不解的问道。
康小莱沉下头笑了一声,对婢女叹了口气:“我总觉得奇怪,从前最期待的是如今真来了,我不知道为什么,高兴不起来……”
“也许是小姐,一时高兴坏了,没反应上呢!”有个婢女打趣着,惹得一车人大笑。康小莱也不例外,就是心里那不安还是放不下。
至于为什么不安,为什么放不下,她也想不清楚。
回府了之后,康小莱看着家里人都在着急忙慌的准备着自己的嫁妆,好似生怕自己嫁过去会受委屈似的。
左看右看没看见自己的母亲。
“我娘呢?”
“夫人在屋里呢。”婢女福身道“听闻夫人本来高兴,但没过几个时辰,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了。”
康小莱斜眼看着那婢女,就整理了一下头饰,对她道:“去看看吧。”
康夫人斜坐在床上,腿上放了个木匣子,手在里面翻着什么。
兴许是太认真,丝毫没发现康小莱的到来。
“娘?”康小莱掀开帘子,“你在找什么?”
康夫人见她来了,显然愣了一下。随后从匣子深处找出了那只金钗:“小莱,你拿着。”
“娘……”康小莱把手背在身后,“我的嫁妆你和爹爹不是备了很多了吗?”
康夫人叹了口气,笑笑摇了摇头:“这不一样,你娘我从前就带着这只金钗和你爹成的亲。这只金钗也是我娘留给我的,现在你要成亲了,也该给你了。”
康小莱把手从身后拿出来,接过那只金钗,盯了半晌,开了口:“娘穿喜服的样子一定很美”
康夫人闻言突然笑出了声,自嘲道:“老都老咯!能美到哪儿去?倒是你,你明个儿去试试喜服,看看大不大。”
***
总算是盼也盼到了成亲那日,不过康小莱有一点不解,这次安过出征回归,意外的没派人送信报平安。
贴身婢女有些许尴尬的笑了笑,解释道:“说不准……是安将军就打算给您一个惊喜。”
有惊喜,自然是好的。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婢女轻轻将红盖,头盖在了康小莱头上。
“唉,等等。”康小莱掀开了盖头,“这盖头一盖上,我怎么什么都看不见了?”
康小莱知道,红盖头只是让众人看不清新娘的面貌,而新娘是可以通过盖头看见外面的。
可自己的红盖头,一盖上什么都看不着,一片通红。
“哎呀,小姐。奴婢都说了,您成婚自然有惊喜,到时候奴婢会一直扶着您的。”
说罢,又将盖头披下。
屋外接亲的队伍已经来了,敲锣打鼓的声音震耳欲聋。
“小姐,该上马车了。”碧女扶着康小来从闺房内走到了大院,再给爹娘敬茶的时候,他隐约地感觉到康老爷想掀起她的盖头,但只是抓着盖头的一角便又将盖头放下了。
“……爹?”康小莱轻轻唤了一声,但还未得到回应,就听着门外不知是何人喊了一句:“今儿的新郎官真漂亮!”
紧接着婢女也开始轻声催促:“小姐,再不走可就错过吉时了。”
康老爷站起身,拍了拍康小莱的肩膀,语气毫无波澜,道:“快去吧,良辰吉时可不好找。”
康小莱被人搀扶着上了马车,她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全当是康老爷舍不得自己。
身边人声鼎沸,她听不清新郎官的声音,也看不清周围都有些什么人。
贴身婢女在她身边陪着她,还时不时拉一下快滑落的盖头。
“我都快喘不来气儿了!”康小莱忽地掀起了盖头,开始大口大口的呼吸着新鲜空气。
婢女见状,连忙挡住车帘,但也就是这一举动,又挑起了康小莱的好奇心。
“你为何挡着帘子?”
“奴婢……奴婢……”婢女吞吞吐吐,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康小莱顾不上形象,一把推开了婢女,掀开车帘进往外瞧。
看不见什么,只有迎亲的队伍,新郎官骑在马上,只能看见背影之外,除了喝彩声就是敲锣打鼓的声音,旁的都听不清。
她觉着,这条路怎么和自己平日里去安过家的路程不大一样,不仅仅是时间上的长短,还有周围景色的变化。
康小莱不知道,自己好早之前就已经过了安府的大门了。
“小姐,快到了。”婢女伸出手,把康小来的头饰摆摆正,又重新将红盖头盖到了康小莱头上。
***
在下车之前,康小莱曾问过婢女,为何路线不一样?
婢女也只是草草的说了句:“为了成亲,安家人在别处又盖了个婚房。”
康小莱信了。
她下了马车,跨过门框前的那个火盆,走进院内,这院子外的锣鼓声,也响彻云霄。
***
“吉时已到——”
司仪站在新郎家二老身边,看着眼前这对新婚之人跪在期间。
“一拜天地——”
康小莱眼前一片红,只能听见司仪说话。
“二拜高堂——”
新郎官轻轻扶了扶戴在脸上的面具。
“夫妻对拜——”
正是这一拜,康小莱的盖头差点滑落,幸好新郎官眼疾手快将盖头拉住了。
“礼成——!”
话音刚落,落坐四方的亲朋好友都齐刷刷地鼓起了掌,口中不断喊着“好” “好” “好”。
***
康小莱率先进了新房,那新郎官在外边敬酒。
入夜了,康小莱丝毫没有见到新郎官的身影,只看见一只黑猫轻步走在窗沿上。
二者对视了半晌,那黑猫忽的摇摇尾巴,离开的飞快。
***
“小姐!小姐!”贴身婢女急急忙忙地跑过来,“王公子……王公子逃婚了!”
康小莱闻言笑出了声:“王公子是何人?你来和我说这些做什么?”
婢女低着头“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冲着康小莱不住的磕着头。
“奴婢该死!奴婢该死!是奴婢和老爷主母一起骗了您!”
康小莱的笑容瞬间凝固在了脸上,连说话都磕巴了:“你……你在胡说些什么呀?”
“奴婢没胡说!”那婢女猛的抬起头“是……是安将军他……”
“安过哥哥怎么了?”康小来瞬间绷不住了,将盖头砸在地上。
婢女跪倒在地,整个人瑟瑟发抖,说:“没了……安将军没了……”
***
后来康小莱才得知,今日和自己拜堂成亲的人叫王逢远,是王府二公子。
其实在这之前王逢远也是有心仪之人的,还发誓说过,不管过程有多艰难,一定要把那位姑娘娶回家。
那姑娘曾经也是个官府千金,只不过后来父亲叛族,被贬为平民。
那姑娘的父亲最后是身首分离,母亲受不了打击,疯了。家里里里外外的就剩她一个正常人。
判族之人的女儿,王家肯定是不要的。
于是顾不上王逢远的反对,自作主张,把这门婚事给定了。
而今夜给亲朋好友敬完酒的王逢远,早就已经骑上快马,随着月光去了那位姑娘的藏身之处。甚至在侧身上马的那一刻,没有带一丁点儿犹豫。
新婚之夜,真为婚夫战死沙场,假新郎官深夜逃婚。这是对一个女子的侮辱,极大的侮辱。
那天晚上,康小莱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房子里,谁劝都劝不出来。
本来其他人都认为,康小莱知道这件事就会大发雷霆,但没有,她知道所有真相以后,很安静。
第二日,婢女进门给康小莱送早点。刚开门,手中端着的早点“哗——”的一声掉了一地。
康小莱死了,穿着婚服上吊自尽了。“老爷!老爷!”婢女连滚带爬地跑到康老爷屋里,把自己所见第一时间禀报给了康老爷。
葬礼办的风风光光。
***
康小莱死了以后,本以为这件事情就过去了,精灵族的民间安稳了几个月。
可不料,在第二年的这一天,怪事便开始一个接一个来了。
先是一个平民去山上砍柴的时候,遇到了吊死在陈年老树上的王逢远,王逢远瞪大着双眼,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好似生前看见了许多恐怖的事情。
后来又有一个渔民去打鱼,收网的时候,感觉沉沉的,以为收上来是一个大宝贝。
没想到薅开网一看,哪是什么大宝贝,分明就是一句被泡胀了的女尸。
吓得渔民赶紧弃船报官,鉴定后,才发现女尸就是王逢远心仪的那位姑娘。
怪事儿还不止,这两件自打康小莱离世后,精灵族陆陆续续死了许多人,最开始只是让康小莱和王逢远成亲的那些媒婆和算命先生。
后来就是康家老爷。
再到后面,民众一个个终于察觉到,这些年相继去世的,都是从前得罪过康小莱的人。
精灵族的民众开始心中不安,连忙回忆自己从前有没有得罪过她。
***
后来有一人族道士前来,听到这些传闻以后,便自作主张的开始调查起了这件事情。
了解到康小莱是穿着红衣自尽的时候,他说很有可能是怨气太重,回来报仇的。
听到这里,族民们都已经有些放心了。
没做过亏心事就不怕鬼敲门。
那边到但是也就安逸了两天,第三天早晨。
那位道士便死在了客栈里,当地有名的仙医前去查看,发现他没有任何皮外伤,但是解剖出来一看,五脏六腑都已经被烧黑了。
最后给出一个结论——死因不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