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不知过了多久,屋子里的人都走了,一切终于归于寂静。
乙夫人又等了一会儿,才敢从书案底下爬出来,她的手脚都因为长时间的跪伏而僵硬酸痛,充血而肿胀不堪,麻痒不已。
但她此时太过惊骇,丝毫不在意身上的痛楚,她现在只想逃,逃回自己的宫里,她一刻也不想在这里呆着了。
乙夫人从皇上的书房出来,四下望了望,幸而左右无人,她喘着粗气,仓皇离开。
乙夫人的身影消失在书房门口,张佑从假山后现出身形,他看着乙夫人离开的背影,沉思了一会儿,脑中似乎在衡量些什么,但良久后,他又最终像什么都没有发现一样,踱步离开。
也许是恐惧让乙夫人的潜能被激发,她的脑子竟然分外灵光,记得来时路。
乙夫人幸运地逃回自己的住处,巧儿也及时接应了她,倒也没让其他宫人发现她出去过。
乙夫人抖抖索索换回了自己的衣裳,她手脚冰凉,巧儿服侍她躺在被子里,乙夫人感受到被子的温暖,渐渐身体回温。
她身体一动不动好似僵尸,脑子里飞快地闪动今天听到的那些话。
皇上早就预谋好了要杀哥哥,而且看样子已经筹谋了很久,乙夫人不明白,皇上既然想杀哥哥,为什么还这样宠爱她和哥哥?
全宫上下那么多美人,皇上去她宫里去的最勤。
满朝文武,皇上也最宠信哥哥。
皇上当面宠幸他们兄妹俩,背地里却准备杀哥哥,他真的是我眼里看到的那个温文尔雅,待我极好的皇上吗?
乙夫人心思浮动,觉得一会冷,一会儿热。
她以为自己会大哭一场,然后不知所措,像个傻子一样,但是她越想这些事情,脑子里居然越明晰。
她绝不要哥哥死去!该死的另有其人!!
乙夫人推了一把巧儿,将巧儿从睡梦中推醒了,她低声对巧儿道,“巧儿,你去找我哥哥,你要悄悄的去找他,就说我想他了,想见见他。”
巧儿虽然不明白,但她从来不会拒绝乙夫人的要求,更何况,她能看出来,现在乙夫人的面色十分不好。
巧儿答应下来,就想要往外走。
乙夫人又拉住巧儿的手臂,不放心地叮嘱说,“你要避着人走,千万别被人发现了。”
巧儿听了乙夫人说的话,十分焦急忙安抚乙夫人,“小姐,你不要急,我现在就去找大人,我只知道避着人的,你放心吧。”乙夫人红着眼说,“你快些去,不要惊动别人,千万要记住,不要惊动任何人,你保证。”
“我保证。”
巧儿答应了她,用力地握了一下乙夫人的手,悄悄出了偏殿的大门,顺着小道,出了行宫去寻乙浑的住处去了。
……
*
翌日一早,乙浑就在巧儿的带领下,悄悄潜进偏殿,见到了乙夫人。
乙浑一进屋子就看到了乙夫人靠在床榻角落里,缩成一团,看见他来了,才抬起红肿的双眸。
乙浑心里一下就燃起一团火,快步跑到妹妹身边,“莺儿,你怎么了?谁欺负你了?跟哥哥说,哥哥给你报仇。”
乙夫人一看到哥哥,心里的伤心一下都涌出来,本来早已经止住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哥哥,哥哥……”,她哽咽着说不出话,只能抓住乙浑的衣袖,将脑袋靠在哥哥的怀里。
乙浑的脸色已经彻底沉了下来,他太清楚自己妹妹的性格了,莺儿她是个性格有点儿娇气的姑娘,但本性不坏,度量也大,一定是受了很大很大的委屈才会像现在一样。
乙浑的脸色黑压压的,他耐着性子和乙夫人说,“跟哥哥说,谁欺负你了?”
乙夫人哭够了,彻底冷静下来,她让巧儿出去放风,自己的小声的把昨天听到的事情都跟哥哥说了。
听到最后,乙浑的脸色如寒霜,他青筋暴起,揽着妹妹的手不自觉的用力,直到乙夫人呼痛,乙浑才恍然回神。
乙夫人害怕地看着兄长,在她的印象中,兄长的目光从来没有如此狰狞过,这让她担心之余又添几分惊恐。
乙浑察觉到了妹妹的害怕,安抚性地拍了拍妹妹的后背以作安慰,他说,“别怕,哥哥在呢,哥哥会处理好一切的,你不用怕。”
乙夫人含着泪说,“哥哥,你千万要小心,皇上的心思太深了,你一定不要大意。”
乙夫人握紧哥哥的手,坚定道,“人尽可夫,可我的兄长,却只有一个。”
乙浑听了妹妹的话,心中像是被一个柔软的小手抚平心中的惊涛骇浪,他给妹妹擦干泪,软下声音,安抚她说,“好了,今天你就说自己病了,不要再出门了,等一切事了,哥哥会来找你的。”
乙夫人抓住乙浑的手说,“哥哥,你一定要平安来找我,我哪儿也不去,我就乖乖在这里等你的。”
乙浑拍了拍乙夫人的头。
*
夜里,皇上召乙浑共饮,乙浑带着三两随从,轻装简行地进入了行宫之中,
从表面上来看,一切都在皇帝的计划之中,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酒宴过半,乙浑饮酒吃菜,醉意熏然,皇上不经意地冲着心腹举杯,心腹迅速地垂下眼睛,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宴席。
乙浑不知不觉,已经喝了有半坛酒了,平日里精光四射的眼睛里已经变成醉眼迷离,看着几乎是要喝醉了。
这正是最好的刺杀时机。
心腹带着手底下的人,默不作声地携刀进入殿内,悄悄行至乙浑后方,伺机而动意欲斩杀乙浑。
高高的刀柄扬起,乙浑的头颅下一刻就要个自己的身体分家。
说是迟,那是快,乙浑从桌前一跃而起,打翻自己面前的酒坛子。
酒坛子碎裂,清脆的碎裂声,却像是一个讯号,数不清的人潜进行宫,继而进入殿内。
不知是什么人高喊着有刺客,有人要刺杀皇上。
无数人从四面八方朝着内殿涌来,混乱之中,不知道谁是弄过来一把刀刺向皇帝上的心口。
皇上应声倒地,胸前一大片鲜血汩汩而出。
有人在混乱中高喊着说,不好了不好了,皇上被刺客杀死了。但争斗声继续着,良久才停止,待到停下之时,内殿之中碎尸块散落一地。
乙浑捉住了皇上的心腹,大声斥责着,“贱人,居然敢勾结刘宋,刺杀皇帝,我替大魏杀了你这个吃里扒外的奸贼。”
心腹当然不是刘宋的奸贼,他着急想要辩解些什么,但是却被乙浑的手下狠狠的扇了一巴掌,话都堵在嘴里,而后一柄大刀凌空劈下,斩下了他的头颅。
皇上的心腹死不瞑目,死死瞪着乙浑。
皇上已经去世的消息像飞一样传回平城,冯雪彼时正立在甘泉殿的菩提树下,借着树荫,陪太子背书。
一个宫人跌跌撞撞地跑进来,被女官训斥,“动作急急忙忙地,不成体统!”
冯雪看见宫人眉宇间带着惊恐,挥挥手示意女官退下。
“发生什么事儿了?”
宫人跪在地上,哆哆嗦嗦地说,“皇上在行宫被人刺杀,现在已经驾崩了,乙浑大将军正带着皇上的遗体回京,过几天就能回来。”
冯雪在听到皇上的死讯那一瞬间瞳孔中有些涣散,她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她不是没有打算过好好和皇上开始新生活的,当年皇上力排众议封她一个整个后宫出身最差的女人做皇后,冯雪当然是有想过想要忘掉曾经和李奕的感情,重新开始新生活,和皇上做一对令人惊羡的帝后。
可惜没有如果,不久之后就发生了冯月在常家被人害死的事情。
姐姐惨死,冯雪不是没有和皇上求助过,可皇上是常太后一手带大的,自然会更向着常太后。冯雪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和身份,之前想要和皇上好好过日子的心气,终究是被皇上漠然的态度冲散了。
冯雪从此不再奢求与皇上建立什么深情厚谊,此后一心一意抚养太子,帮皇上管理后宫的嫔妃,只想着和皇上做一对相敬如宾的帝后便罢了。
冯雪得到皇上离世的消息,心思百转,她知道国不可一日无君,皇上已经离开了。自己作为一国皇后,必须马上扶持太子登基,否则迟则生变,到时候说不定会产生什么危机。
冯雪的眼中闪过一道暗芒,她看着自己的身旁的太子,这是她亲手养大的孩子,拓跋弘。
他会是魏国未来的帝王,而他此时正年幼,还需要她这个母亲的帮助。
冯雪立刻令手下侍从联系冯熙,太后不能随便出宫,但是冯熙作为外戚却可以和其他的勋贵大臣结交,冯熙就是冯雪在宫外的代言人。
冯雪告诉冯熙,让他联系几个平日里关系亲近的大臣联名上表,请太子登基。
这件事情不难,凡是上表的大臣,皆有从龙之功,可以从信任皇上这里承继一份香火情,哪会有人不乐意呢?
冯熙也许不是个十分聪慧的人,但他却是个很好的执行者,冯熙听到冯雪的吩咐之后,迅速联系自己平日里较好的大臣,与他们说了此事。
大臣们知道这事冯太后要求他们站队,但他们对此乐见其成,太子年幼,拥立幼主之功可难得着呢。
很快,在朝臣们屡次请求下,太子迅速登基,尊冯雪为太后。
乙浑自知杀了皇帝就没有回头路,只能带着皇帝的遗体赶回平城。
平城附近,有大批的军队属于他,兵权在手,乙浑的心才能安定下来。
他在回来的路上就已经知道,太后和几位臣子扶持太子登基成了新皇帝,不过,太子年幼,而他年富力强,正处在一个男人最有精力的年纪。
主少国疑,他乙浑未尝不能做一个左右皇帝的权臣!
乙浑乍然回到平城,没有知会任何人,便令心腹拿自己的兵符,指挥大批的军队将平城内外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起来,又在皇宫中的守卫中换上自己的人手,使得皇上不能见到外臣,外臣有事也不能见到皇上。
不过他也不敢公然造反,魏国每个州郡里都有皇室的宗亲,拓跋家的子孙遍布各地,更何况,源贺手下掌握着与他数量相当的军队,真打起来,不一定谁输谁赢呢。
乙浑想着,自己把皇宫里的幼帝和太后控制住了,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样风险更小,拓跋家的子孙和源贺也不敢轻举妄动。
毕竟谁也不想担一个乱臣贼子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