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路上 > 冰凉的小手 > 第27章 26

第27章 2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如同无数个孤寂的夜晚,忙完工作后就虚脱了,不知道该做什么,什么都不想做。大脑是宕机的空白的。沈伊桐独自坐在办公室。这时手机上那个不知名的学生,给她发了一首曲子,是对方自己弹奏的钢琴曲,名为《敕勒歌》。

戴上耳机,沈伊桐点开听了。曲子开头就如下雨时,湖面上跳动的水珠,一颗连着一颗,节奏缓慢,一点点铺垫。少年显然对这首曲子很是熟悉,深入骨髓般热爱,从节奏到琴键音量把控,都有相当水准,仿佛一幅正在书写的画卷,画面是辽阔的天地,苍茫平原,一望无际的青青草坪,远处山峦连绵,朔北的风呼呼而过,吹动人心。等情绪堆叠到一定程度,那种喷涌而出的感情能量之浓烈,被弹奏者行云流水的力道把握得恰到好处。

自然流动,如山间清泉,明月孤悬,清风如许。

不知不觉,沈伊桐就被带入了另外的世界,她的眼前是无边无际的,天是那么高,地是那么广。身处期间的自己显得多么渺小。一种天地悠然,唯己一人的凄凉悲寂油然而生,胸腔郁结着一股难以宣泄的情绪,说不清是难受还是落寞。

鼻子酸酸的,听完,她竟有些热泪盈眶。

这首曲子,她不是第一次听了。有一次给班里的学生打语音,对方的铃声就是这首,那时因为对方没立即接,她听了很久,悠然神往,就默默记在了心里。再后来,每次在校园的球场边缘散步时,总能听到艺术楼传来的琴声,也是这首。

已经不是简单的好听就能形容了。沈伊桐对这首曲子,有种情有独钟的向往。这种感觉无法用言语说出来,正如她此刻听完一遍又循环听第二遍,却无论如何都不知道该给对方发什么作为回应。因为她的心情无法平复,是壮怀激烈又愁肠百结的。深刻体会到,有些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奥妙。

她擦擦眼角的泪,目视前方,静静坐着,似乎在等待着地老天荒。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以相通,但要做到真正的心有灵犀,是少之又少的。到底算不算缘分,或者只是巧合。恰好她听过这首曲子并喜欢上了,恰好,这个学生又给她发了同样的曲子,勾起了她无数回忆。

一切,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吧,她想。每个人注定会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不同的人,有的平庸,有的天资卓绝,足以惊艳岁月。少年定然属于第二种,是一颗难掩光芒的璀璨明珠。至少,沈伊桐心里是这样想的。她很想告诉他,要守护好自己的光华,纵然未来遭遇再多惨无人道的困境,都不要轻易放弃。

有些话,既是想对少年说,也是对自己说的。

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不敢再面对自己了呢?可能是怕看到一个面目全非的陌生人吧。

她整理好情绪,很快恢复冷静,用心把自己的感受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并给少年发了过去。

她心里想着,年少的轻狂是青春最美丽的风景,即便垂垂老矣,也不应该丢失这份少年意气。她是真心希望能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少年,她把少年当作朋友,可以知心的朋友。

庄至的目光定在手机屏幕上,连动也不想动。风雨飘摇的内心,因为这样一段优美的文字而瞬间平息,波澜不惊的心湖底部暗潮汹涌,仿佛孕育着新一轮的火山喷发,炽热的岩浆等待着灼烧世界。

敕勒歌是他听一遍就迷恋上的曲子,不仅是对作曲上的痴迷,还有曲子本身所蕴含的内容。他不像小沈,可以把心里想说的用美丽的文字细致入微,完完全全描述出来。他有千言万语,可是就像被锁在了密码箱,每输入一次密码,只能输出三言两语,光如此就已经绞尽脑汁。跟小沈聊天,他总要掏空心思,倒并非为了刻意迎合,而是他真的很想把自己心里所思所想,用最真实的文字传达出来。

但往往不是词不达意,就是想不出表达方法。因此,他格外苦恼。只有在听歌时,他的文字水平可以出乎意料的达到一定高度,令他自己都钦佩的水平。过后再品味,甚至怀疑当时那个自己是不是被夺舍了。

也许,这才是音乐的魅力,能够激发他的潜力。

为了扒敕勒歌的曲,他将自己关在房间整整一个月,足不出户,每天都在研究。在音乐方面,他是个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严格苛刻,近乎不留情面那种。电脑桌面密密麻麻排列的全是废曲,再加上文件夹里,都快数不清写了多少。每次扒完,自己再听,就觉得狗屎一般,看都不想再看。就这样反反复复,几近崩溃。终于在月底的一天深夜,他最心无旁骛,灵魂最平静纯粹的时刻,内心有个声音突然出现,告诉他,可以了,现在可以了。

于是,他放下所有,开始进行。不过短短十几分钟,曲子就顺利扒出来了。在原作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特色。曲子成了那一刻,他听了无数次,心里再没有那种想砸电脑的冲动,反而像是终于做完一件事,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把曲子贴在网上,不久,原创作者还给他点了赞。对庄至而言,能得到偶像的肯定,是莫大的鼓励,那种喜悦,是抽象的,说不出来的,难得的,可贵的。从此,他对作曲有了自己的心得,也因为这次经历,他的曲风具备了个人特色,是别人模仿不来的特色。

唱歌和作曲同样是情感的表达途径,但又有很大的区别。歌声能够直抒胸臆,或悠扬婉转,或高亢昂扬,听众能轻易察觉这种情绪。相比较而言,曲子要深沉委婉许多,需要人们花心思去品,去投入,去分析。就像一篇故事,作者并不会把创作意图直接告诉读者,而是希望读者自己用心去领会。

庄至作曲的初衷便是如此。音乐人,所求,不过知心听众。如果没有,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可悲的一件事。不过庄至要想的开些,如果没有人欣赏,那他就自己欣赏,自娱自乐。又有谁会花心思去了解一个非亲非故的陌生人呢。大家时间都宝贵。

他把扒曲的全过程告诉了小沈。

对方没有开口就说好厉害真棒真好听等奉承言语,而是问他是不是很喜欢这首曲子。

那一刻,直击心坎。庄至觉得自己沉沦了,仿佛置身于大海上,孑然一身躺着,顺着波浪起伏。关键是他压根不想自救,甘愿就此随波逐流,去哪里都无所谓,真的,都无所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