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东升。
清晨的下河村已经开始忙碌起来,有磨米面的村汉到村里盖着草棚子的大石磨底下时,却见罗杨正带着罗松罗柱磨豆浆。
他愣了愣,问:“这是磨什么呢?”
罗杨推着磨盘转,抽空回答:“豆子。”
那人:“过水磨啊?这也不经放啊。”
罗柱趁机就说:“我们拿回去做豆腐呢,叔家里想吃可以来买,一块不贵的。”
那人:“???”
不出一上午,罗杨家要卖豆腐的消息不胫而走,“轰”地一声整个村都炸开了。
“假的吧?”
“卖豆腐?!”
“罗家还有这手艺呢?这可不兴乱说啊!”
“不可能,肯定是假的,要是真会做豆腐,那前些年怎么不拿出来,现在反倒会了?”
“骗你干啥,有人亲眼看到他们磨豆子,而且柱子都说了他们是要卖豆腐!”
“猜来猜去也没意思,去看看不就自己知道了。”
“……”
这话还真在理,霎时间大家活也不忙了,一窝蜂的就往罗杨家里跑。
“杏哥儿,听说你们要卖豆腐啊?”
秋杏心里其实有些慌张,毕竟他没怎么做过生意,说话也有些轻微的僵硬,强扯出个笑来,“是的,婶子,我们豆腐刚刚做好,婶子要的话可以来买啊。”
众人:“!!!”
还真要卖豆腐啊!
当即就有人问了,“你们这手艺哪儿学的,没听说过啊!”
秋杏祭出之前商议好的说辞,“自己琢磨的。”
诸人大惊,“这还能琢磨出来?!”
秋杏笑笑,没接这个话茬,只是说:“我们豆腐跟县里边卖的是一样的,而且也不贵,一大块五文钱,各位奶奶伯娘婶子叔么有想吃的都可以来一块。”
他这么说,摆明了是不想说方子的事。也是,这是人家挣钱的法子,要换了他,他也得捂严实了!大家也不是傻的,不干那种净得罪人的憨事,顺着话就问:“多大一块啊?”
秋杏就去堂屋里切了一块豆腐端出来,那豆腐跟男人巴掌大差不多,高一指长,放大粗碗里勉强能放下。拿回家去,做一个菜怎么也够了。
大家看了心里不禁点头,这价确实公道,比县里头还便宜些,毕竟县里五文钱买的还没这块豆腐大。
有便宜占,众人又觉得心下不安稳,不免问:“这豆腐味儿一样吧?”
“一样的。”秋杏知道光说他们也不信,干脆喊桂哥儿拿了刀和案板来,当场将碗里那块豆腐切片,让他们吃着试试,“各位婶子叔么试试味儿。”
众人也觉得这法子好,“成!”
当即,大家进行试吃。随后,七嘴八舌的说起来,“不错啊。”
“跟我在县里买回来的一样。”
“是嘞,没差!”
“……”
纷纷而来的话,是他们对豆腐的满意。
“杏哥儿,给我来一块。”
“我也要一块。”
“呐,五文。”
“……”
满意的众人接连的买了起来,就连家里最穷的也没落下。这豆腐好吃,只跟青菜一块炖滋味就足足的,要过油煎一下,更是香的比起肉也不差。许久没吃过了,这回怎么也得买一块回去解解馋。
秋杏很高兴,桂哥儿更是乐的露出了牙。哎呀,这豆腐卖出去了,要挣钱啦!
秋杏还没高兴的丧失理智,他扬着嗓子喊:“各位婶子叔么,劳烦大家回去拿个碗来装,我家里头没那么多碗。”
“成!”大家一口答应下来。
这年头谁家的碗都是有数的,能多备几个待客的碗那都是日子不差的人家。有些人家里可能还是两个人用一个碗,打破一个得心疼死,更没有拿去送人的。
乡下人家,都这么过日子,谁也不嫌弃谁。你要愿意,那你用手瘫着把豆腐捧回去也成,没人拦着你,顶多丢个人。
众人纷纷跑回家去拿碗来,路上遇着人了还免不了要说几句,霎时间,罗家卖豆腐的消息传的更远了,而听过的人没有不来买的。
豆腐县城有卖,可要没事谁天天进县城去啊!这豆腐,他们都好久没吃了,馋着呢!再说了,在罗家买可比在县城买划算,白得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买豆腐的人高兴,卖豆腐的更高兴。
灶屋里罗杨、罗松、周洋、罗栓他们几个还在做下一箱豆腐,火烧的很是旺盛,整个灶屋极热,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汗水。
他们心里头同样是火热的。
院子里那么多人买东西,那都是银钱啊!
豆子丰收那段时日卖给粮商是六文钱一升,眼下买进来七文钱一升,一升豆子泡胀之后能出三斤多点的豆腐,那合算下来一升豆子能挣个七八文钱。酸浆是自家的,柴火是山上砍的,家伙什、人力是自己的,真要刨除,那一升豆子约摸能挣个五文钱。不过这么算成也不成,毕竟农家户有个挣钱法子不容易,且最不怕的就是出力气。累归累,总比缺钱的时候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强。
因而对于这个价格,他们都是满意的。
前边那箱豆腐,是磨了六升豆子,照七文钱来算,那就是四十多文钱的利!要知道,一个壮年男子去县里扛包一整日,那顶多才三十文的工钱,有时候甚至连二十文都没有,且这活还不是天天有。所以怎么看都很划算!
正美滋滋的盘算着呢,桂哥儿兴高采烈的跑了进来,“大哥,叔么,那箱豆腐要卖完了,新的出来了没有?”
罗杨就说:“应该能开了。”
因为知晓这十里八乡的只有他们会做豆腐,生意定然不会差,所以当初去找木匠做豆腐箱的时候罗杨一次性就定了两个。轮换着用,不耽误事。
这不,第二箱也成了。
“来,开箱!”桂哥儿兴奋的去端压在上边的盆。
那盆不小,里边装了满满一盆从锅里舀出来的黄水。罗杨怕他端不住,忙说:“你放着,我来端。”
桂哥儿却不管,“我端得动。”
说着,他牙一咬,还真把盆端下来了。
罗栓就夸,“桂哥儿力气不小啊。”
桂哥儿嘿嘿笑,“那是。”
周洋欲言又止,夸哥儿的力气大,可不是什么太好听的。不过见桂哥儿罗杨罗松他们都没太在意,他也就忍着没说,心里琢磨着得私下提点提点栓子,哪儿能这么说桂哥儿呢,叫人听去了不好。
罗杨是真没在意,在他看来,力气大点才好呢,做起活来都比其他人要轻快些,不必那般辛苦。
比如眼下,他一个人双臂一使劲,就将那个大豆腐箱翻了个颠倒儿,里边的豆腐板板正正的出来,再用刀划拉几下,一块块豆腐就好了。
将豆腐装进盆里,罗杨端着就朝堂屋去,桂哥儿还在边上喊,“豆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