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路上 > 日行一善 > 第39章 荔枝糖

第39章 荔枝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邹晴天瞧着他明显仔细收拾过的头发,不由得觉得好笑,她朝闫桢眨了下眼睛:“你也不错啊。”

闫桢唇角溢出笑来,抬手从牛皮纸袋子里拿出杯豆浆递给邹晴天。

“趁热喝。”

她接过来抿了口,温度正好。

“对了,你的脚怎么样了?”邹晴天垂眼瞧了下,发觉闫桢像往常一样穿着鞋子和袜子。

“脚不肿了吗?”

闫桢顿了几秒,语气软了:“不肿了,就是还有点疼啊。”

“啊。”邹晴天垂眼看了下,其实看不出来脚腕肿,甚至穿上鞋子跟之前都没什么区别,所以她语气略带着点疑惑,“那你怎么还穿鞋子啊?不对,脚伤了怎么不在家里休息,还去协会干嘛?”

闫桢勾着唇角,将早餐袋子从右手换到了左手,右手以一种颇为僵硬的样子垂在身侧,强装出一副自然的样子。

“想和你一起去。”闫桢用着一副十分正人君子的状态说这句话,丝毫不显得羞怯,反而有种云淡风轻的坦荡。

和昨天的闫桢很不一样。

邹晴天抬眼看着闫桢,而后视线又往他空着的手上扫了眼。

下一秒,邹晴天忽而抬手握住了闫桢的手。

清晨的风,软软的,闫桢的掌心滚烫,正如他下一秒移过来的视线一样灼热。

邹晴天舔了下唇角:“车怎么还不过来啊?”

闫桢喉咙滚了滚,两秒钟之后,他提着早饭的那只手从口袋里将手机掏了出来,垂眸道:“还有两分钟。”

邹晴天点点头,又问道:“对了,跟你说一声,公众号的粉丝涨到七百了。”

闫桢眉毛挑了一下:“这么快?”

邹晴天笑着,涉及到自己领域时,话语不禁都轻松起来。

“当然啊,怎么说我也是个小网红,在网上还是有点号召力的,”邹晴天笑着,又道,“你是不是不知道啊?也没有我的账号吧?”

闫桢面不改色心不跳,开口道:“没有,你没告诉我。”

邹晴天闻言故意呛道:“是谁当时连我颁奖前出去十分钟都要找人啊?”

闫桢也不惧,语意上扬着:“玩忽职守,现在我也不让。”

邹晴天哼了一声,其实她很理解闫桢,他有理想,有担当,用自己的温度去尽力温暖社会。

邹晴天自问自己没有这样的格局,她的想法很简单,过好自己的日子,保护好自己,不给社会添乱,不做危害公众的事情。

做个普通人,安安稳稳地度过余生。

所以在听到闫桢这句近乎于大公无私的话语时,她也没显得有多生气和难过。

邹晴天眸色暗了下。

本来也就是短期恋爱而已。

“车来了。”闫桢开口,将邹晴天的思绪从虚空中拉了回来。

她抬眼,闫桢抬起左手拉开了车门,牵着邹晴天的手扯动了下,又歪了歪头,示意上车。

两人到了值班室,还差五分钟就九点了,邹晴天提着早餐袋子坐下,闫桢照旧坐在原来的位置上,与邹晴天分别占据着一张会议桌的两角。

邹晴天环顾了下四周,今天好像没多少人来,马上要到值班点了,值班室算上她和闫桢一共才五个人。

邹晴天趁着还没到时间,从袋子里掏出来了个三明治吃。

她边吃边滑动着手机,在视频平台“批奏折”。

刚回复完朋友们艾特的视频,跳转到推荐页,第一条就是个热点新闻。

据云港市政府商议决定:将文河区、易安区、景安区志愿协会合并,统一交由文河区志愿协会会长张春彤管理。

“......”

协会要合并?

一瞬间的惊讶过后,邹晴天的脑子开始不由自主地乱转。

这听起来...怎么不太像是好事呢?

虽然三区合并后更方便管理了,但怎么合并?合并完协会叫什么名字?是叫易安区志愿者还是文河区志愿者?

邹晴天眉心微微蹙着,张春彤是文河区志愿协会的会长,能做到对其他两个合并过去的地方一视同仁吗?

邹晴天下意识抬眼望向闫桢,他转着笔垂眼看着平板,不知道在做什么。

邹晴天抿了下唇,还是将视频保存下来转给了闫桢。

“叮咚”一声,传过去了。

闫桢滑动手机,下一秒,便陡然坐直身子,他拿着电容笔的那只手放了下来,双手捧着手机,眉心浅皱着。

邹晴天有些犹豫,不知道闫桢心里是怎么想的。

说起好处来,文河区在市中心,与云港边陲的易安区来比,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会上一个台阶。

管理者,也会更为专业。

邹晴天想起从前在志愿活动上瞧见的会长刘岩。

听说他自己还有个奶茶店,担任这个会长,应该没工资吧?

恰逢这一政策下来,刘岩会不会也觉得轻松?

邹晴天心里乱盘算着,却忽而听见会议室里传来一道声响。

偏头望去时,闫桢已然起身出门。

“吱呀”一声响,他又背身关上了会议室的门。

邹晴天两手交叠在一起,攥着自己的指尖,仅仅犹豫了几秒钟,就跟了出去。

闫桢立在走廊窗口前,双臂搭在窗棱上,背对着她。

阳光自窗口打进来,闫桢额前的发丝被吹得上扬,镀上了一层金光。

邹晴天抬步走到了窗前,偏头看向闫桢。

他的长相带着侵略性,此刻不苟言笑,看不出情绪来。

“会长怎么说?”邹晴天开门见山。

许是阳光晃眼,闫桢垂眼:“让服从命令。”

邹晴天点了点头,抬手撕开了糖纸袋子,捏着糖棍子递到闫桢嘴边,开口哄道:“邹明珠买的糖,很甜的,我拿走了一半,你尝尝。”

闫桢抬眼望她,眸中好似有一阵风云渐起。

邹晴天抬手抵着闫桢的下巴,轻轻往下托了把,硬糖和牙齿磕碰了下,闫桢顺从地张开嘴,邹晴天便将棒棒糖塞进他口中。

荔枝味的,清甜中带着愉悦,闫桢舌尖抵了下糖棍子,将棒棒糖移到了口腔右侧,脸颊被顶得薄薄凸起了一块。

“好甜。”他含混着。

邹晴天忍俊不禁,开口道:“你不知道你吃的是什么吗?糖哪有不甜的?”

闫桢赞同地点点头。

邹晴天捏着手机,随口问道:“你不抽烟啊?”

闫桢摇摇头,应道:“不抽。”

邹晴天“哦”了一声,又听见闫桢问:“为什么突然问这个问题?”

她听着闫桢的问题,忽觉阳光刺眼,不由自主地侧过身来,斜倚在窗口。

邹晴天笑着:“只是觉得你现在的状态,应该燃一支烟,就像港片中拍的那样,然后在烟雾弥漫中,我只看到你皱着的眉心。”

话音刚落,闫桢笑出声来,眉眼松散了几分,将糖从口中拽出,拿在手上,饶有趣味道:“你说话怎么像是拍电影似的。”

邹晴天背过身,缓着被阳光晃了的眼睛,笑吟吟道:“从高二开始就泡在电影堆里了,我记得学业最重的时候,一天得写三篇影评。”

闫桢的注意力被邹晴天这句话给吸引过去了,没忍住也学着她的动作,将后脑勺和后背留给烈阳。

“你艺考了?学的编导吗?”

邹晴天啧了声,偏头看向他,打趣道:“闫桢,你怎么这么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啊?申请志愿者的时候资料里都填了,别说你没看过。”

闫桢面上没有被拆穿的羞恼,反而气定神闲的,偏头看向邹晴天:“看过资料和听人亲口说能一样吗?”

邹晴天笑出声来,而后慢慢说给他听:“在薪火学的编导,后来艺考,联考过线,文化分也达标了,就去了京大电影学院。”

闫桢啧啧感叹着:“你怎么能把京大艺考生五百多分的文化分说的这么简单?”

“你怎么知道?了解过?”邹晴天惊讶。

艺考水深,各个学校鱼龙混杂,一字之差就有可能把一年努力出来的分数付诸东流,走艺术的人在报考学校时,审核分数线和校址是重中之重。

就连邹晴天当时面对着那么多选择,各式各样的录取方式,也是晕头转向了好几天才弄明白。而一个能考上京北政法的人,怎么会对艺考的学校有了解?

闫桢闻言,半晌没出声,片刻后,才幽幽开口:“黎明亮你认识的吧?”

“......”邹晴天脑子一时没转过弯来,应道:“认识啊,我同机构的师哥。”

闫桢定定地望着她:“他是我高中同桌。”

“......”邹晴天眼睛微微睁大,几秒钟之后,才反应过来,闫桢昨天就是因为那条朋友圈而吃醋的,不禁觉得好笑,又补了句:“这世界还真是挺小的。”

闫桢面无表情,邹晴天瞧着他隐隐要有变回“经典皮”的趋势了,一点不惧,嗓音端着:“好了,再冷脸我就翻脸了。”

闫桢被她这么一句话给气笑了,双手环着胸:“你这个人...”

邹晴天扬着唇,颇有些恃宠而骄的意思,因为她知道,闫桢不会真的对她生气。

邹晴天瞧了瞧他的面色,缓声询问道:“怎么样?心情好点了?”

“......”闫桢开口,“你在哄我啊?”

邹晴天弯着眼睛:“是啊。”

闫桢面上的笑僵了一瞬间,而后又有些释然,嗓音拉长,带着叹息之意:“你之前说的对,大家都是来无偿做志愿的,拿到证书和时长就是了,想这么多干什么?在哪里都可以。”

“不是,”邹晴天目光澄澈认真,强调道:“有人不是。”

这话似曾相识,只不过当时好似是邹晴天嘲讽,而闫桢却坚持有人来志愿协会不是为了时长,如今看来,却全然调换了。

话音刚落,闫桢忽而抬眼看向她,眸子闪着,下一秒,他听见邹晴天的声音裹着烈阳夏风,格外庄重认真。

“你不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