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九在一场连绵不断的春雨中来临了。
不到卯时,谢庭墨便提着考篮在贡院外等候进场。
考篮中除了炊饼、肉干等必备食物,赵知暖还特意给谢庭墨做了姜汁糯米糕带着。
这糕是糯米粉中加入了生姜汁和红糖蒸制而成,口感香甜软糯,吃下后浑身便会暖和起来。
正好能抵御这几日阴冷的天气。
“谢先生若是冷了就吃一块这糯米糕,既能填肚子又能驱寒。”赵知暖撑着伞站在旁边送他,只觉这细雨带来的寒气都入了骨髓,“你想吃什么,待考完我给你做。”
谢庭墨点点头,他伸手握着她冰凉的手,想将它捂暖。
“这么冷的天气,吃一顿火锅最是舒坦,暖暖不用特意准备什么,待我考完回来吃火锅就可。”
“暖暖快回去吧,这天冷又下着雨可别着凉了,回去赶紧喝一碗姜糖水发发汗。”
“我哪有那么脆弱。”赵知暖看了看还没有亮的天,“倒是先生一定要注意身体,这九天可是难熬。”
“暖暖放心。”谢庭墨忽然靠近在她耳边轻声低语,“别忘了我可不是第一次考了。”
赵知暖一愣,随即笑着:“那就先祝贺谢先生了。”
看着他过了检查,这才回暖食记继续忙碌。
九天一晃而过,这日赵知暖早早来到贡院,院外已经里三层外三层站满了等待考生的人群。
不一会儿,前面的人群便骚.动起来,赵知暖皱了皱眉头:这还没到时辰呢,怎么....
下一刻便响起了妇人哭天抢地的声音:“当家的!当家的!你这是怎么了啊?”
接着就见两人抬着一面色苍白的举子走了,那哭嚎的妇人踉踉跄跄跟在后面。
众人议论纷纷:“这是怎么了?最后一场考试还没结束怎么就抬出来了呢?”
“还考什么试啊?要我看啊,那人有进气没出气,只怕是要不行了。”
“哎~天公不作美,一场雨下了七八日,就算是在家中生了火炉也觉得冷,这些举子们在号舍里一熬就是九天,铁打的身子也扛不住啊!”
赵知暖听了心中不免担心起来,又等了约摸半个时辰,终于见到谢庭墨的身影。
他脸色略显苍白,不过神情十分淡然,见了赵知暖笑得和煦:“暖暖别担心,我一切都好。”
可他即便是这样说,回了暖食记也是饭都没吃,直接睡了一天一夜才缓过劲儿来。
赵知暖更是听来店里吃饭的客人说,一场春闱下来,整个京城的医馆药铺都被来京赶考的举子们挤爆了。
他们要么是水土不服再加上这九天的煎熬病倒的。
更多的是心病,许多人一出考场就知这次不成了,三年的辛苦和时间又成一场空,怎能甘心?怎能释怀?
甚至疯的傻的也是有的。
虽然谢庭墨从考试回来就一副淡然的样子,可赵知暖还是不放心,待他休息够了便拉他出来逛街。
“暖暖带我出来逛街,是怕我也像有的举子那样疯了?”谢庭墨牵着赵知暖的手,心情颇好地看着来往的行人。
“怎么会,我不过是不舍得这大好春光,想与谢先生一同吹吹这暖风罢了。”赵知暖不愿坦露自己的心思,只将出来逛的理由推给这渐渐暖和的天气。
“确实。”谢庭墨也不再揭穿,点了点头,“一直窝在店里忙碌也是辜负了这春光。”
他在路边摘下几条迎春花的花枝,双手翻动几下便做成了花环给赵知暖戴上。
嫩黄色的花朵衬得她眉眼明艳动人,比四处的春光更加夺目。
赵知暖被谢庭墨灼灼的眼光看得有些羞怯,别开眼四处乱看,一眼便看见了不远处有家戏园子。
“雅音阁?”她的眼神一亮,抓着他的袖子十分雀跃,“谢先生,我们来京城那么久,还没见识过京城的戏园子呢!今儿陪我去听听戏可好。”
“今日暖暖说的算。”
今天听戏的人很多,已经没有包厢了。
二人好不容易找到一张空座坐下,点了两杯花茶,几碟子点心便专心听起戏来。
台上咿咿呀呀唱着,台下不时有掌声叫好声传来,气氛十分融洽。
可赵知暖越听眉头皱得越紧。
今天的这出戏名为《状元福》,讲的是状元郎考取功名后被皇帝赐婚娶了公主,可又放不下家乡从小就与自己有婚约的小青梅。
便找机会回了家乡与小青梅坦白,又是塞银子又是柔声细语百般承诺。
最后说服了她父母同意撕毁婚书,转而纳了小青梅为妾坐享齐人之美。
这下便是皆大欢喜。
公主身为当家主母,自然容得下一个好拿捏的妾室。
小青梅父母觉得女儿嫁了状元郎,一生无忧还能享荣华富贵,无比满意。
小青梅更是十分满足,觉得状元郎娶了公主还能千里迢迢回来寻她,心中是有她的,即使是作妾也是天大的福分。
观众们也十分满意这结局,大声叫好,铜板和碎银子不断飞上戏台。
只有赵知暖一脸懵:不是,这对吗这?
她一口气儿将花茶喝了,愤恨地嘟囔:“状元郎有错在先,那小青梅遇人不淑由正室变成妾室实在可怜。”
“可她不争不抢,最后竟然还欢天喜地跟着状元郎回京了,这简直就是可怜可悲了。”
她的声音不大,却被周围人听了去,渐渐的周围安静下来,众人都将目光投向她。
赵知暖见状也不怂,笑道:“我说错了么?那小青梅与状元郎是有婚约在身的。”
“状元郎被皇帝赐婚时没有说明有婚约,有欺君之嫌,此为错处一。”
“状元郎视婚约为无物,娶公主为妻而纳小青梅为妾,此为错处二。”
“状元朗哄骗小青梅成妾,而没有解除婚约让其另择夫婿,此为错处三。”
“当然了,那小青梅也是不成器的,被状元郎几句甜言蜜语就哄骗了去,啧啧,真是令人叹惋。”
有观众不高兴了:“你这小姑娘在这儿瞎说什么?一边儿是高贵的公主,一边儿是有婚约的小青梅,明眼人都知道应该怎么选。”
“就是就是,婚约再重要,也敌不过皇帝的赐婚,这状元郎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对呀!再说了,别说是状元郎了,现在但凡有点儿钱,有点儿地位的男子哪个不是三妻四妾?那小青梅能与公主共侍一夫是她几世修来的福分。”
“几世修来的福分?”赵知暖嗤笑,“我出生于乡野之间,不知道你们京城人的规矩,原来给别人作妾也是种福分?”
“在我们乡下,就算是再穷的人家,也会找个老实本分的人家,让女儿嫁过去做妻子,从没听说过上赶着去作妾的。”
言下之意就是乡野村夫都舍不得让闺女作妾,这京城的人怎么还倒反天罡了呢。
“我看几位也是人到中年,想来家中也是有儿有女的,几位难道也愿意让自家的女儿作妾受尽主母磋磨么?”
这还真被赵知暖猜中了,刚才出声的几个家中都纳了妾室,可闺女更多。
本来看着这一出《状元福》还美滋滋的,觉得即便是状元郎这等优秀的男子,也是想左搂右抱坐拥美人在怀的。
只是被赵知暖这么一说,联想到自家闺女又心中不忍。
顿时好几个人闭口不言,转头坐了回去。
不过还有嘴硬的:“那又如何?与其嫁给穷小子当妻子受苦,不如嫁入富贵人家作妾,享受一生荣华富贵。”
“看着你年纪轻轻的,哪里懂得其中道理?”
“我虽然年轻可是并非不懂道理。”赵知暖略作思考状,“若是如诸位所说,那入了宫的女子为何都想当皇后呢?妃嫔不也是很好?都是能受皇帝荣宠,都是有数不尽的金银珠宝享用的。”
“这....”
那人一愣,没想到赵知暖会扯上天家,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反驳,转而看向谢庭墨。
“你这姑娘别在这里和我嘴硬,我见你身边的公子玉树临风,仪表堂堂,想必也是进京赶考的举子。待杏榜一出,若是遇到这戏文中的情景,我劝你也不要挑剔了。”
“这位兄台莫要妄言。”听了这话,本想着让赵知暖畅所欲言的谢庭墨脸色瞬间冷冽下来。
“这位是在下的未婚妻,以后无论发生什么,她都是我唯一的妻子,没有旁人。”
“莫要以己度人了。”
那人被堵得没了声音,看热闹的人群中有胆子大的妇人站出来带头鼓掌:“这位姑娘说得好,女子不愿作妾有什么不对?希望与夫君一世一双人有什么不对?”
“世上男子若是都能像这位公子般,那我们女子所受的苦不会少一些么?”
一番话让整个戏场的妇人小姐们感同身受,纷纷鼓起掌来,向赵知暖投去钦佩的目光。
直到下一场戏开场,众人才把注意力又转回到戏台上。
“谢先生,如果以后真如那人所说,你考中状元,陛下要为你赐婚,你当如何。”
赵知暖吃着点心,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我们之间可是连婚约都解除了呢。”
“暖暖放心,那我就趁陛下开口之前请求陛下给我们赐婚。”谢庭墨品着茶淡然开口,“若是来不及开口被赐婚,我宁愿舍了这功名。”
她身子微微一震,不可思议看着谢庭墨:“谢先生说的是真的?”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那就多谢谢先生厚爱了。”赵知暖垂眸,“只是若是结果不尽如人意,我宁愿全身而退,也不想耽误谢先生的前程。”
再活一世,她已不再是之前的娇弱女子,她的生意她的能力就是她最大的倚仗。
“暖暖放心,我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更不会让你为难。”谢庭墨握紧她的手,“此生我不会再放手。”
赵知暖没再说什么,心中却十分熨帖:能够锦上添花,能得一知心人相伴自然是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