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他可没兴趣!”
瑠加笑着看她们拌嘴,忽见香燐瞪大眼,连拍了自己好几下:“过、过来了过来了过来了!”
“不是说要代班,怎么来参加交流会?”
声音在头顶响起,瑠加回身便对上佐助那双漆黑的眼。不知是否是阳光的缘故,他的眸光很亮,眼底含着笑。
“店长的事解决了,所以不用过去了。”
“嗯。”
佐助下意识摩挲了一下弓弦,忽然举起弓道:“试试吗?”
!?
香燐天天目瞪口呆,其他人的表情也差不离。
瑠加下意识点头,伸手便要接过,却被佐助拦下。
“这把是男子弓,对你来说太重了,稍等我一下。”
三人看着少年跑向部长,在对方揶揄的目光中借来了护具和尺寸更小的弓箭。
最瞩目的人有了搭档,原本还抱有幻想的众人便不再坚持,纷纷开始寻找其他交流伙伴。天□□瑠加挤眉弄眼一番,拉着香燐在佐助过来前识趣走开。
“我都不知道他俩居然认识。”
“佐助君见到瑠加后突然就主动起来了,感觉有情况诶。”
的确有情况。
香燐眯眼,不屑地冷哼。
宇智波佐助取了护胸箭矢和长弓,唯独没有手套。他将自己的解了下来套在瑠加手上,此刻正低头专注地给她贴毛毡扣。少年微微俯身,两人的额头几乎要碰在一起。
天天挠头:“只听说过间接接吻……头一次见间接牵手啊?”
“呵,男人。”
“打赌吗?”
天天狡黠一笑,凑到香燐耳边:“赌下周弓道部过来交流,这个学弟会不会来找瑠加。如果他又主动的话,应该就是喜欢没跑了。”
这还用猜吗,教射箭就教射箭,那小子都快贴她身上了!?
香燐气不打一处来,对任何一个接近瑠加的人都没有好感。
毕竟全世界的闺蜜都认为没有男人能配得上自己的好朋友。
哪怕那个人是宇智波佐助也不行。
《初衷》
天天猜对了。
鉴于上周弓道部佐助的表现,这次棒球部交流会再没人往他身边凑,佐助理所当然地又和瑠加组成了搭档。
“投球姿势有多种,投手一般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姿势,比如我就更习惯上肩投法,也就是俗称的高压式投法。”
瑠加说着便给他做了个示范。
这是佐助第一次近距离看她投球,当垒球被高高举起时,少女周身的气场顷刻改变,更加沉稳、更加凌厉。她整个臂膀在空中划过饱满的弧度,向前掷出的瞬间却带着极强的爆发力和杀气。
垒球破空飞去,“啪”地一声落入对面捕手手中。
测速器显示112。
好厉害。
与追求沉心静气的弓道相比,棒球的热血与竞技性在此刻彰显淋漓。
投球手久木瑠加是阳春三月里平地而起的疾风,带着青春期少年人独有的冲劲与生命力,那枚被抛出的球也径直砸进了佐助心房。
交流会结束后,还有一场联谊。
今天轮到瑠加值日,佐助没有参加,而是留下来陪着她一起捡球。
低年级部员们似乎认定他们在交往,八卦地笑着远远旁观,也有大胆的后辈主动提议可以帮瑠加值日,让前辈安心出去约会。
“心思不放在练习上,早知道让香燐给你们多加几组训练。”
“哇,前辈好严厉——”
后辈们佯装哀叹,并非真的害怕,红着脸近距离悄悄瞧一眼佐助,便又都笑嘻嘻地跑开。
“真是的……”
瑠加双手叉腰,无可奈何道:“马上就要全国大赛了,还都这么松懈。”
这话提醒了佐助。学期将近尾声,暑假即将到来,这也意味着他们有近两个月的时间无法见面。
时间过得好快。
再过一年多,她就要毕业了。
脑子很乱,望着瑠加的背影,佐助问出了那个一直想问的问题:“为什么…会喜欢打棒球?”
“其实最初并不是因为兴趣才开始的。”
少女倚在铁网边,表情似在回忆:“我父母和宇智波的事……你知道的,对吧。”
“嗯。”
“国小一年级选社团的时候,我和几个同龄宇智波起了争执,他们一口咬定我绝对打不好棒球。”瑠加的表情含笑,似乎并不生气:“那时太小了,只觉得不能被这样欺负,别人越不看好我,我就越是要证明自己厉害。”
“长大后再看当初的自己,却觉得幼稚。”
“他人的眼光其实并不重要,优秀也好、差劲也罢,接受真实的自己,不断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棒球,我认识了很多朋友,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些欺负我的宇智波后来也渐渐地不再找麻烦,但打棒球这件事却一直坚持了下来,也是我目前最重要的事……所以全国优胜,我势在必得。”
不远处传来啦啦队训练的呐喊声,印有校徽的小旗海浪般上下起伏。
佐助望着那些热血蓬勃的部员,却道:“我们学校从未拿过优胜,想要赢得全国大赛…很难。”
“的确。”
瑠加点头:“但总要试试的。其实人生真正能够为梦想拼搏的只有学生时期,我们终有一天会成长为疲惫又庸碌的大人。青春只有一次,即便失败,也至少努力过,所以无论是何种结果我都不觉得遗憾。”
佐助不答,垂眸望着手中被归还的书本。
这是鼬去年生日时送他的礼物之一,佐助本不在意,可不知不觉却将这本书读了许多遍。
[即便失败,也至少努力过。]
望着夕阳下瑠加安静的侧脸,少年心中似乎有什么悄然落地。
暑假开始后,鼬应富岳的要求回了家。
时隔一年多未见弟弟,鼬不由笑着拍了拍他的肩:“又长高了,佐助。”
一家人再度团聚,晚餐时富岳毫不意外谈起了鼬的婚事,以及他毕业后入职警视厅的规划。鼬默默听着,偶尔附和两句,神色始终是淡淡的。
富岳话锋一转,话题主人公转移到小儿子身上。
“佐助还有两年高考,从现在开始就以东大的法学部为目标努力,毕业后也能帮衬上你哥哥。”
闻言,少年停箸垂眸,没有回答。
晚饭后,鼬在阳台找到了独自吹风的弟弟。
十七岁的佐助越来越像男人,鼬方推门,入目便是肩宽挺拔的背影,这给了鼬一种幼弟不再需要照顾的错觉。佐助倚在围栏边,手中捧着一本书,却正望着远方的夜幕走神。
“今天兴致不高啊。”
“……没什么。”
鼬走到与他并肩的位置,一同眺望远方灯火璀璨的东京塔,语气笃定:“你有心事,是因为父亲吗?”
哥哥总是这么敏锐。
他们兄弟二人已经很久没有这样聊天了,近几日压抑心中的苦闷和冲动在鼬面前无所遁形,少年抿唇,最终还是说出了口。
“我不想考法学部,也不想进警视厅……哥哥,我想报东大的电气工程。”
鼬看着他,知他欲言又止,于是安静等待下文。
佐助犹豫片刻,泄气般低下头,声音轻而缥缈。
“除此之外,我喜欢上了一个人……是不被宇智波接纳的人。”
鼬沉默了许久。
就在佐助以为兄长会规劝他时,却听鼬道:“佐助,无论你以后选择走怎样的道路、选择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只要你喜欢,我都会支持你。”
“父亲那边不用担心,等时机合适,我来他和谈。”
到处都找不见兄弟两人,美琴最终在小儿子的阳台发现了他们。
玻璃门隔绝了声音,美琴只能看到鼬与佐助并肩凭栏的背影。佐助已经快和鼬一般高,兄弟二人还是像小时候那样亲昵无间。
似乎自从鼬离家上学后,美琴便甚少见小儿子这样放松自在的神情了。
那一瞬涌上的触动令美琴感慨良多,她最终没有打扰兄弟二人,悄无声息退了出去。
《沸腾之夏》
八月的夏日蝉鸣聒噪。
瑠加坐在驶向西宫市的新干线上,却恨不得堵上身边两人一唱一和的嘴。
“他绝对——对你有意思。”
“我们在旁边看得一清二楚,交流会那天他视线就没离开过你。”
“听说去年情人节他书桌都被巧克力和情书塞爆了,长得帅的男生都很花心啦,你可别被骗。”
“你们俩到底怎么认识的,怎么都没听你提起过?”
“你和宁次分手是不是因为他啦?”
“不是,姐们——”
瑠加不得不做了个“停”的手势:“行行好,越说越离谱了。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我家里和宇智波的关系,我和佐助只是普通朋友。”
话音未落,便收获天天香燐二人一致“骗鬼呢”的表情。
瑠加知道她们一旦八卦起来没半日绝不罢休,干脆戴上眼罩准备补眠,奈何新干线噪声扰人,少女闭目许久也没有睡意,便望着窗外走神。
铁路旁的稻田不断略过,碧绿浪潮翻涌,稻叶间隙下的水面波光粼粼。
瑠加忽然联想到放假前她与佐助见的最后一面。
正如无数次校园内的偶遇,他们在门厅告别,对方也穿了一件这样青葱色的罩衣。室外蝉鸣聒噪,佐助站在门廊的阴影中,一身冷色衣衫衬得少年眉目如画。
手机震动,唤回了少女的思绪,是预报有雨的推送。
瑠加随意划开line,最顶端是早晨宁次发来的问候。
即便分手,二人仍保持着良好友谊。知道棒球部远赴甲子园参赛,宁次整理了些西宫市附近的景点和美食攻略,并嘱咐赛前注意不要着凉。
这无微不至的关怀哪里像友人,说是担忧女儿远行的老爹也不为过。
瑠加无奈,目光下移,紧接着便是佐助的短讯。
与宁次的详尽篇幅对比鲜明,只有短短一行字。
[祝比赛顺利。]
瑠加没有多想,顺手回了一个猫猫举手的表情包,却不知敲下发送的同时,对方一并收到的还有新干线车票预购成功的通知。
次日傍晚,抵达大阪站的少年环视人群,终于在人海中找到了熟悉的高大身影。
“好小子,几年不见,长这么高了。”
宇智波止水毫不客气拍上佐助的背,推得少年一个趔趄。似乎是受关西民风影响,他比原在东京时更不拘小节了些。
佐助行囊不多,待男人将小行李箱塞进后座,少年已在副驾系好了安全带。
路虎载着二人驶入城市主干道,大阪市午后刚下过雨,洗去了盛夏的燥热,涌入窗内的气流还带着雨后的凉爽潮气。佐助倚在车窗边,风吹得衣领翻飞,碎发凌乱,露出少年光洁白皙的额头。
“鼬说你要一个人来大阪时真嚇了我一跳,我还受宠若惊地以为你专程来看我,唉,原来是自作多情。”
“也的确是替我哥拜访,止水哥,最近过得怎样?”
“挺好的,在这比东京自由,经济压力也没那么大。除了不能常和你们见面,其他都还不错。”
止水单手开车,另一只手在音箱上戳戳点点,热闹的电台声响起,佐助望着窗外飞速驶过的城市,与从小长大的东京不同,一切都是陌生的,可他却有一种放飞囚笼的恣意感。
“拿好了——今年甲子园的票很难抢,我托同事的关系才买到……你怎么突然对棒球感兴趣了?”
佐助将入场券仔细揣进口袋,语气一本正经:“今年我们学校也有入围,来支持一下朋友。”
“女子棒球部的朋友?女朋友?”
“……不是。”
止水扭头,笑得狡黠又了然,故意拖长了尾音:“哦——那就是还在追求中。”
少年不答,偏过脸去继续吹风,露出一截粉红耳尖。见他这幅模样,止水也没再追问,伴着电台好心情地哼起了关西民谣。
女子半决赛当天,两人自驾一起前往西宫市。
盛夏烈日也抵挡不住联赛的热烈氛围,佐助站在球场外,远远便听闻人群热闹又嘈杂的声响,使得本就灼热的气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