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路上 > 伴君如虎 > 第55章 情报

第55章 情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孙清许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跟着阿宝进了营帐内,此时林漫木也正在帐内徘徊着。

孙清许见林漫木,两人相见,向彼此行了平礼,林漫木抬头便说要紧事:“半个月前送粮过来时因为缺太少我已经向上面反应过了,但到底人家是州府,我们是郡府,反应微乎其微。”

孙清许走回了自己的座位上,翻出了中午他放在这的送粮记录。

“上面是标注的半个月前送粮十万石,不知今日半月已过,粮食何在?”

“已经在催了,州府说雪天路滑,更何况平州地势复杂,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林漫木话一出口,孙清许愤从心来,问道:“如今平州州府任职的是谁?”

“是张泽秋。”

“给他写信,继续催,我要在半个月里看见粮草。”

孙清许一声令下,林漫木点点头,拿起了毛笔快速地写下了催粮信,递给了一边的小厮,示意他赶快送到。

一边一直坐着喝茶的元启和开口说话了:“小少爷,粮食不是这么好催的,如果这么好催,我当初也不会落得个卖沉粮给西洲人这个把柄了。”

孙清许自知此番讨要是件难题,眼下正下着大雪,粮仓内的粮食有大半被宗霄盛带走支援陆和朝他们了,所剩粮食不多,最多能撑一个月这样,一个月过后,若是大雪

再不济,他就只能拖林漫木去郡里打听地方豪绅,向他们募粮了……

这时,孙清许突然想起一位故人。

孙清许连忙执笔写下书信,塞进了一边的信鸽腿上,让阿宝放飞了出去。

这一封信放飞出去,孙清许原本以为会要好长的时间,最起码两三个月才能收到回信,却不想夜间时分,信鸽就飞了回来。

晚间孙清许一人吃完了饭,坐在床上看着书,跳动的烛火将他一个人的影子拉的细长,他看似是在看书,但已经心不在焉很久了。

这时,阿宝掀开厚重的门帘走了进来,拍去了身上的雪,走到了孙清许的床边。

他将小卷的信递交给了孙清许:“少爷,信来了。”

孙清许接过了信,打开一一细看着,看着洋洋洒洒的字最后落笔燕白璩,整个人欢呼雀跃了起来。

孙清许拿着信,站在床上道:“太好了,燕白璩说他愿意先捐赠先粮食给我们,等粮食丰收之后再还!”

这消息无不就是一个及时雨,现在只要先有了屯粮,龙勒的将士们能够有粮食吃就行,剩下的他就慢慢交涉就行了。

只是不知宗霄盛此番行程需要多久,带走的粮食路上够不够吃,会不会遭遇不测。

孙清许在忧心忡忡和阿宝的催促之下,这才入了睡,而此时的燕京却也十分的不平静。

燕京与安州之间相隔一个庆州,因此消息收到的也比孙清许他们迟。

宗烨恒是在几日后的深夜里收到了陆光耀送来的密报。

侍卫袭着夜色,策马狂奔到宫门前,手里拿着密报一路跑到养心殿,交给了守夜的太监。

万池看见跪在台下手捧着密报的小太监,连忙跑下台去,拿了过来,呈到了宗烨恒的手里。

宗烨恒拆了开来,借着微弱的烛光看着黄纸上的字,看完后,他便将纸扔在了桌上,万池趁此瞟了一眼,问道:“不知是喜,还是忧?”

宗烨恒叹了一口气,用手掌覆住了脸,背倚靠在龙椅上,说:“不喜也不忧。”

万池难以窥探出宗烨恒的情绪,只是笑着为他添了一盏新茶。

宗烨恒再次坐正了身子,拿着万池新添的茶水喝了一口,叹气道:“路家如今局势堪忧啊……”

万池一听宗烨恒提到这个,细声询问道:“想来这不是正好随了皇上的愿?”

宗烨恒摇摇头,捧着温热的茶杯,抚着上面的花纹,道:“非也,路家眼下是唯一能抗衡元府的,它可不能覆灭的太早。”

路家祖上居功,是随先祖一同打下江山的将士,从路光耀上一代起,小动作不断,先帝唯一能做的就是削去路家的职位,收了他们手中的兵符以此来训诫。

但路光耀是个聪明人,不似他父亲那般,为人做事稳重谨言慎行,对儿子路和朝的教育也是劝其科考做官,念及路光耀当初对先帝也是“护驾”有功,宗烨恒也是封了他为镇南将军。

只是日子长了,年纪大了,想的也多了,宗烨恒还是不怎么放心路家,于是索性将路家举家留在了燕京。

而与之抗衡的就是元家。

元家不似路家有前朝积累,它是后面发展成如今的大势,因此交锋最多的也是路家,元忠儒这些年可没少想把路光耀顶替掉。

所以坏就坏在元忠儒想要替代路光耀这么一个想法。

开你对于元忠儒他这种粗人而言,就是武力之间的比试,胜者为王败者寇,但是对于宗烨恒来说,将来元家一支独大的局势并未是好的。

更何况如今常年驻守在平州的也是元家,所以宗烨恒只能在元路两家之间来回周旋,来回抗衡,形成一种和平的局势。

但是眼下路家有难……

路光耀或者路和朝他们两个人之间如果有一个发生了意外……那才算是解了心头大患,但如果这么做似乎又不太道德人性……

毕竟路光耀和路和朝如今还在战场上,卸磨杀驴的事如果做的太果决了,会引得将士们之间起哄乱。

宗烨恒陷入一阵沉默,万池见皇上想事情想的出神,于是退到了一边去。

过了一会,宗烨恒沉吟道:“从燕京粮仓里运二十万五石粮食去安州,要快。”

“是。”

万池领会了宗烨恒的旨意,领命离去。

寂静的大殿里如今又只剩下宗烨恒一人,初春的夜里倒还是寒冷,袭袭凉风入内,宗烨恒一人坐在高台之上,他拢了拢身上的披风,挑着灯继续一个人看着奏折。

第二日的早朝上,户部尚书出奇的突然向宗烨恒汇报了各地粮仓的储存情况,站在户部尚书前面的宗霄敏只是静静的听着,并没有记挂在心上,还是下朝之后,宗霄敏在乘马车回景淮王府的时候,看见了陆陆续续运粮的马车,他这才意识到了不对劲。

他下了马车,端木琼玖早在门前恭候多时,宗霄敏走到了她的身边,握住了她冰凉的手道:“今日如此大风,你还在门前等我作甚。”

“小姐心里记挂着王爷,怎么劝说都没有用呢。”

“芙蕖。”

端木琼玖见芙蕖口快,说了出来,厉声制止了她,转头面向宗霄敏的时候却脸上挂着一如既往的笑容:“小丫头口直最快,莫要听她的。”

宗霄敏点点头,握着端木琼玖的手往府里走去。

端木琼玖轻声道:“早上王爷刚一去上朝,德文馆的张学士就递来了消息,还请王爷午后去一趟德文馆。”

宗霄敏撩起了衣摆,“嗯”了一声,想起今日早朝上发生的,和自己亲眼所见到,问道:“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话音刚落,端木琼玖就停了下来,食指抵在宗霄敏的嘴唇上,看了一眼身后摇摇头,对下人道:“先站在这。”

说罢,她拉着宗霄敏快走了几步,走到了长廊一块比较人迹稀少的地方,说:“莫要声张,这事可声张不得。”

宗霄敏疑惑道:“到底是何时,这般紧张,府内的人都是我信的过的人,为何这么神神秘秘?”

端木琼玖深吸了一口气,说出了让宗霄敏难以置信的话:“路光耀和南蛮大战,战况惨重,路和朝身负重伤。”

马车缓缓地停在了德文馆前,宗霄敏一人掀开了门帘下了马车。

他快步走到了馆内,德文馆的院子里忙忙碌碌全是人,有好多匠人围在院子里造着纸,宗霄敏穿过了人群,走到了屋子里。

映入眼帘的是满是书籍的高墙,有不少的学士们坐在桌几上翻阅着书籍,进行摘抄,宗霄敏左右张望着,终于在角落里找到了张南雨。

张南雨彼时手里正捧着厚厚的书册翻阅着,看见了宗霄敏,连忙将手里的书册再度放回了书柜里,理了理衣衫走到了宗霄敏的面前,双手作揖行礼道:“微臣参见王爷,王爷今日可是来取皇上要的《民杂》吗?这几日微臣叫工匠们抓紧时间印刷,又出了一本,还请王爷随微臣去拿。”

宗霄敏听他弯弯绕绕说了一大堆,知道他再为自己找借口,于是也默认了,点点头,跟着张南雨离开了屋子。

张南雨带着宗霄敏来到了德文馆后面的小花园,在花园里的凉亭里坐了下来。

张南雨跪在地上重新行了礼,宗霄敏允了他起身,他这才站了起来。

宗霄敏拿着桌上的茶壶倒了一盏茶,说:“今日一下早朝便听王妃同我说,你让我午后来一趟德文馆。”

张南雨站在一侧,弯着腰低头道:“正是小人的意思,想来王爷今日下早朝应该也看见了吧?”

宗霄敏突然想起了今日在门口看见的运粮的推车,歪了歪脑袋,问道:“是运给路老将军他们的?”

张南雨双手作揖道:“正是,南蛮这次收复之战,我军元气大损,听说路和朝的半边胳膊都被削掉了。”

闻言,宗霄敏皱着眉头,想起了路和朝。

这号人物自幼时回了燕京之后,便与孙清许,宗霄盛还有元无痕等人玩的要好,在去年更是娶了孙清许的姐姐孙嫣芳为妻,这日后对于宗霄敏而言肯定是百害而无一利,但听到他伤的如此严重,心中又不免多了几分幸灾乐祸,说风凉话道:“这小子幼时不随他爹习武,偏偏去跟着一堆榆木脑袋念书,念书念傻了吧。”

张南雨摇摇头,劝告道:“王爷,可不要小看了这一次的战败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