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路上 > 通话记录 > 第27章 “真实”是好好生活的指标

第27章 “真实”是好好生活的指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最近实在无聊透顶,辞职回家之后,呆在小地方的慷歌找不到一个同龄的玩伴。每天不过重复的那几条路走来走去,除了父母几乎没有可以说话的人,她好像一颗枯萎的盆栽,勉为其难地活在一个小盆里。

气的她下载了某某恋爱APP,刷了一众男嘉宾之后,苦笑着放弃。

她笑自己瘌□□想吃天鹅肉,没想到吃了满嘴瘌□□。

生活乏味得可怕,她已经没有可以打电话的人。

试着给大学时期的老朋友发了些消息,大家的近况也实在不如人意。有的被毕业论文困住,有的找不到工作,有的要一心前往象牙塔,做被人挑三拣四的学术人才。

大学里担心的问题一一应验,早知道不担心好了,反正一个也逃不过。

现在想起来,当时慷歌为了保研加分痛哭的那个晚上,简直显得滑稽。

偶尔聊起来,发现自己挣的钱远高于硕士的同学,慷歌笑着骂自己蠢货。骂自己从前非得在别人设置的游戏规则里做赢家,白白浪费心血。

去年这个时间,她还在为日本的导师是否有陷阱而担忧,现在的她却是早已被欧洲的院校录取,曾经那些名列前茅的人日夜想去的地方,如今不过也只是她的某个中转站。人生的际遇实在难以捉摸。

这条路走来,慷歌变化很大。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盲目的滤镜,还有无数的欺骗是一路相随。她的一颗心永远悬着,现在能被这个院校录取,也是得益于她四处询问。所以怎么去判断一个习惯是好是坏呢,这样长期的焦虑让她对人失去信任的同时也让她有了更多的机会。饮鸠止渴一样。慢性的焦虑让她难以平静,规划的事情毫无进展,断断续续,她气愤,但又总是开始玩手机。手机里有光鲜亮丽的人,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有新鲜的空气。原来网瘾,也许是因为生活空间太过逼仄。

这让她回想起来,从前去探访白血病患儿。各个病房无一例外,孩子们都盯着手机根本不理人。有的看吃播,有的看游戏直播。现在想来,他们每天跟外界隔绝,别说和小朋友一起玩,连吃普通的饭菜都是奢望,不从网络获取一些安慰,要去哪里找安慰呢?

自从慷歌意识到这个问题,她老能看到,小路上那些没有手机也没有朋友的老人,就那样晒太阳坐一天。也许一天都没办法跟人说一句话,自己的痛苦自己的回忆已经全部烂在自己的嘴里,和牙齿一样朽烂了。

刘震云写过《一句顶一万句》,跟人说上话,是多么困难又幸福的事情。

娱乐活动,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就是代替一个人发出声音,让那些细小的,杂乱的,不被人听见的声音来到舞台,借别人的嘴说出自己的心事。所以文化作品是一定有共鸣的,因为它被创作的初衷,就是替人说话。

买个投影仪放露天电影吧,如果大家都这么无聊了,那就创造吧,创造出新的,不无聊的世界。赤子不会孤独,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尽管说这话的人最终自尽身亡,那个要把死去的太阳抬走的人也成为了疯子。

但是人总是要尝试,总是要去在做的途中犯错改正,漩涡固然叫人痛苦,可是一潭死水又那里称得上幸福呢?

一个人的问题只要用心去看,往往是一群人的问题,一个人的痛苦看上去各不相同,但是群体的痛苦往往又是相似。

青年参与社会的程度太低了,我们甚至不知道能做什么。从学校毕业好像就得找个班上,没钱进口袋就心急如焚,好的坏的总是活在他人评价,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呢?觉得减少痛苦,减少真正的痛苦才是有价值的。

每天只把自己交给书本,交给知识,每天总是麻木地学习,不知道现实社会到底接不接受自己,不知道自己做的到底有没有用处,这样学不进去也是当然的,也是意料之中的,是因为失去了“真实”。

就像慷歌发现自己的无聊透顶后,才恍然大悟这么多人都因为住在偏僻的地方,没有娱乐,没有感受,没有办法接触线下活动,没有团体。就这样每天走着数十年走的路,那样怎么能不麻木呢?哪怕活着,也就像一块行走的墓碑一样了。

可是人总是有对美的追求,总是有接触新事物的渴望,总是有对友情的需求,对陪伴的向往。

如果没有的话,就去创造。与其每天这样痛苦,不如去创造,管他有用无用,总是要去做。做的多了,做的明显了,也许就有了队伍,有了知名度,有了可以复刻的标准。

不如从露天电影开始,从小书摊开始,一步一步来。

如果城市是批发的幸福,是集中资源获得的幸福,那么非城市地区,那么县城和乡村怎么不能拥有散点的幸福呢?怎么不能拥有零散的快乐呢。

边角料的味道也不错呀,比饿着肚子好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