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路上 > 这个世界是筛子吗? > 第9章 第 9 章

第9章 第 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朱元璋驾崩,六日后,也就是闰五月十六,朱允炆登基称帝,七月,周王次子告发父亲谋反,朱允炆就此将周王一脉废为庶人,流放云南。

那么周王是谁,为什么朱允炆第一对他下手呢?

周王,朱元璋第五子,马皇后的幺子,朱标同父同母的小弟弟,因为和四哥朱棣的关系好,成为了朱允炆第一个下手对象……这不明摆着告诉朱棣,我想对你下手吗?

要知道这时的周王次子才10岁,他懂什么是谋反吗?你要说皇家小孩早熟,他懂,行。

可造反是要拖累全家的,他难道不是周王的儿子吗?朱允炆会因为他首告有功而放过他吗?

并没有,还是朱棣靖难成功后恢复了他的郡王位……

如此凉薄的朱允炆怎么能让叔叔们不心寒,朱元璋走了还没到半年呢,人走茶凉是没错,但不用这么着急吧!

要是这时朱允炆没有继续对叔叔们下手,而是选择一个大棒一颗糖,好好安抚叔叔们,估计就没什么靖难了,可惜,朱允炆选择继续对叔叔们出手。

建文元年四月,有人告发代王居丧期间无礼,召妓者歌舞,极尽淫纵,对内使的进谏采取非法手段进行报复,导致多人死亡,朱允炆由此将代王一脉贬为庶人,齐王则和周王一样,被人告谋反而被废为庶人,湘王遭人指控有意图谋反、伪造宝钞及擅虐杀人等罪名后被废为庶人。

湘王不堪受辱,为保名节举家自焚……死时年仅28岁,无子,死后封国被撤除,恶谥曰戾(li,第四声)。

戾本意罪过或乖张,用这个字当谥号可见朱允炆对叔叔们有多不喜……

一月废三王的激烈手段让藩王们感到唇亡齿寒,本就不服气的藩王们更是人心浮动,这种时候朱允炆没有想着安抚叔叔们,而是在两个月后的建文元年六月以“不法事”的罪名将珉王逮捕,并将其废为庶人,流放漳州。

一年不到,五个藩王或死或被废为庶人,这怎么能不让叔叔们感到惊心,自此藩镇与朝廷开始决裂,此时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就成了诸王之首。而朱允炆与朱棣之间的博弈亦逐渐走向明处,变得更加激烈。

两人的博弈早在周王被废没多久就开始了,洪武三十一年十一月朱允炆率先出手,命工部侍郎张昺(bing,第三声)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暗中监察燕王府中事,并调走北平原属朱棣管辖的军队。

建文元年三月,故技重施,将北平、永清二卫的军马调至彰德和顺德,又令都督宋忠、徐凯、耿瓛(huan,第二声)率兵驻扎在北平周围的开平、临清、山海关,并调检燕府护卫军士,加强对燕王防范措施。

朱棣难道不知道朱允炆的想法吗?他当然知道,可这时他的三个儿子都在应天府,要知道此时朱棣膝下只有三个儿子,都在朱允炆的眼皮底下,朱棣不免投鼠忌器。

于是朱棣明面上藏起锋芒,假称有病,暗中则加紧练兵。他还利用燕府崇深之便,赶制军器。

这时朱允炆再次犯蠢,明明他想要削藩的心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偏偏要掩耳盗铃,建文元年五月,朱允炆将朱棣的三个儿子放回北平,以期能够麻痹朱棣,让他以为自己不会对他下手。

朱棣见状简直笑死,就你一年废五个藩王,还指望我相信你不会对我下手,脑子没病吧!

朱允炆的昏招使得朱棣没了后顾之忧……建文元年七月,朱棣起兵造反,援引《皇明祖训》,号称清君侧,指朱允炆身边的齐泰和黄子澄为奸臣(谋害皇室亲族)需要铲除,称自己的举动是,为国“靖难”(意为“平定国难”),并上书于朱允炆。

朱允炆万万没想到朱棣真的敢反,更没有想到朱棣起兵仅仅一个月就拿下了通州、蓟(ji,第四声)州、遵化、密云、怀来、永平府,拿下居庸关,防止大宁(宁王封地)军队通过松亭关偷袭北平,还使计让松亭关内乱,守将卜万下狱。至此,北平周围全部扫清。燕军兵力增至数万。

燕军攻破怀来后,由于领地相距太近,七月二十四日,谷王逃离封地宣府(今属张家口,距北京约150公里,距怀来约60公里),奔应天府投奔朱允炆。

都这样了,朱允炆还在忧心辽王和宁王会帮助朱棣,为了以防万一,朱允炆下旨要求辽王和宁王立即进京,结果辽王走水路入京了,但宁王并没有理会朱允炆,结果被削了三卫……

说实在的,朱允炆的行为真的很难评,这个时候你不拉拢宁王,还将宁王推向朱棣……要知道边塞十三王中,实力最强的就是朱棣和宁王了,一但他们两个联手,搞朱允炆不要太轻松……

事实证明朱棣不傻,建文元年九月,朱棣亲率精骑袭大宁,执宁王朱权及其妃妾世子,得其部朵颜三卫骑兵(相当于雇佣兵,均为蒙古骑兵,战斗力极强),兵力骤增。

与此同时,李景隆(朝廷大将军)奇袭北平不得(燕王世子朱高炽坚守城池,以冰封城墙,使朝廷兵马无法破城),朱棣带着朵颜三卫回防后,朝廷大败。

建文元年十一月,朱允炆不得不罢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职,以缓燕师。

这操作很难评,随了朱棣的意,不就是在向朱棣示弱吗?示弱不仅不能麻痹朱棣让他停手,反而让他看到了建文朝廷的羸弱……还让朱允炆之前削藩的举动难以自圆其说,也让朱棣的‘奸臣说’更合理。

就此朱棣算是占了上风,因此他对于李景隆提出的议和并不感兴趣,议和失败后,李景隆欲趁冬季休整,来年反攻。(春季大反攻?)

那么朱棣看出李景隆的想法了吗?当然,建文元年十二月朱棣佯攻大同,引李景隆救援大同……

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燕军抵金陵。徐增寿(徐达第四子,徐皇后亲弟)作内应,事败,被朱允炆亲自诛杀于左顺门。守卫金川门(位于南京城西北面)的谷王和李景隆望见朱棣麾盖,开门迎降……自此江山易主。

---

回忆到这里,徐妙锦不由揉了揉太阳穴,心想系统怎么还不回来,她真的好想知道常太子妃为什么活过了洪武十一年,她身上的系统到底是怎么回事!

要知道靖难之役的开端就是常太子妃的早逝……

朱元璋/马皇后/朱标/朱棣:我也想知道!

但系统直到众人用过午食后才姗姗来迟,不等徐妙锦抱怨,上来就是一句【要命了,锦娘,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世界吸引了很多系统,有通过正常途径来的,也有通过非法途径来的,有正经系统,也有叛逃系统!】

【叛逃系统?】徐妙锦不解道,【为什么会有系统叛逃呢?】

【不太清楚,但有传闻说是因为某些系统和人类呆在一起太久了,思考方式逐渐被人类同化,开始不满足现在的运营制度,也有传闻说是因为主系统是一万年更换一次的,但这次已经超过一万五千年没有更换了……】系统道,【总之说什么的都有,不过这对你来说也是件好事,虽然主系统没有解封我的升级系统,但它解锁了商城,你可以用历史偏差值来购买东西。】

【历史偏差值,你的意思是接下来可以不根据正史走?】徐妙锦问道。

【对,有这么多系统的情况下想要将轨迹掰回去太难了,主系统没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办这件事情,所以主系统准备不管了,】系统笑嘻嘻道,【不过因为我们是第一个上报的,作为奖励加补偿,主系统为你开放了最高级的商城,只要历史偏差值足够,你想要‘胖子’和‘小男孩’都没问题。】

徐妙锦无语道:【我一个闺阁小姐要那种杀伤性武器干什么,虽然我很想对着日本再扔一次……】

【嘿嘿,就是一个比喻啦,】系统笑道,【对了,因为你身份的限制,很难获得系统偏差值,所以主系统给你开了一个群,你可以拉一些你信任的人进来帮你办事……等等,这个群聊里为什么已经有人了,那个,啊哈,我好像做错事情了……】

徐妙锦不妙道:【群聊成员有谁?】

【唔,最先进群的是你爹徐达和朱八八,紧接着进群的是朱标和朱棣兄弟,最后进群的是马皇后。】系统小心翼翼道。

徐妙锦控制不住尖叫道:【不是,他们没有经过我的同意是怎么进群的?】

【等等,我查查。】系统尖叫道,【不是,她脑子有毛病吧?】

【谁?】徐妙锦好奇道,【不过你还是不要随便说人脑子有毛病比较好。】

【可是她的操作也太离谱了,】系统忍不住吐槽道,【一切的起因得从你长姐,也就是明世祖朱棣的徐皇后说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