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时,姜小满就被一阵浓郁的豆香唤醒了。她揉着眼睛坐起身,发现阿婆早已不在屋内,灶台上的陶锅里正咕嘟咕嘟煮着豆浆,白色的蒸汽在屋内氤氲开来。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姜小满被眼前的景象惊得怔在原地——院子里不知何时搭起了一个崭新的草棚,赵铁匠和大牛正忙着安装一架改良过的石磨。阿婆蹲在井边洗豆子,那只橘猫懒洋洋地趴在磨盘上晒太阳。
"这是......"
"醒啦?"阿婆抬头笑道,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铁匠天没亮就来了,说要做个水力磨坊的模型试试。"
赵铁匠抹了把汗,指着新搭的架子:"丫头,按你说的原理,我做了个简化版。要是成了,以后磨豆子能省一半力气!"
姜小满凑近观察,发现这个装置巧妙地利用了井水的冲力。一根竹筒将井水引到木轮上,带动磨盘转动。虽然简陋,但确实是原始的水力机械。
"赵叔,您太厉害了!"她由衷赞叹道。
铁匠黝黑的脸上泛起红光,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还不是你画的图样好。我活了五十岁,从没想过水还能这么用。"
大牛迫不及待地往磨盘里倒了一勺泡发的黄豆。随着井水冲击木轮,磨盘缓缓转动起来,乳白的豆汁顺着凹槽流入木桶,比人工推磨快了许多。
"成了!"大牛兴奋地手舞足蹈。
阿婆连忙盛了碗新鲜豆浆递给铁匠:"快尝尝,这可是咱们水力磨坊的第一碗浆。"
铁匠接过碗喝了一大口,突然瞪大眼睛:"咦?这浆比往常的香甜!"
姜小满也尝了一口,果然比之前人工磨的口感更加细腻醇厚。她思索片刻,恍然大悟:"是因为水力均匀,豆子磨得更充分!"
【叮!完成"农具改良"成就,获得30点田园值。解锁中级工具图纸库。】
系统提示音刚落,院门外传来清脆的铃铛声。苏娘子挎着鼓鼓囊囊的包袱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个陌生的小女孩。
"好消息!"苏娘子一进门就高声宣布,"我把豆花卖到临县去了,那里的酒楼掌柜尝了,一口气订了五十斤!"
阿婆手中的木勺"啪嗒"掉进锅里:"五、五十斤?"
"还不止呢。"苏娘子从包袱里掏出个沉甸甸的钱袋,"这是定金,足足两百文!"
姜小满接过钱袋,铜钱沉甸甸的触感让她一时恍惚。两个月前,她还是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外乡丫头",如今竟有了自己的产业。
"这位是......"她注意到躲在苏娘子身后的小女孩。孩子约莫七八岁,瘦得像根豆芽菜,一双大眼睛怯生生地望着众人。
苏娘子叹了口气:"这是我表姐家的丫头,叫小草。表姐去年病逝了,表姐夫另娶后......"她没说完,但在场的人都明白了。在这年头,前妻的孩子在新家庭里往往处境艰难。
阿婆立刻蹲下身,柔声问道:"饿不饿?阿婆给你盛碗豆花好不好?"
小女孩咬着嘴唇点点头,脏兮兮的小手紧紧攥着衣角。
姜小满注意到阿婆的眼神突然变得异常柔软。老人颤巍巍地盛了碗热豆花,又特意多淋了一勺蜂蜜——这可是平日里舍不得多用的金贵东西。
"慢点吃,烫。"阿婆轻声细语的样子,是姜小满从未见过的温柔。
看着这一幕,姜小满突然有了主意:"苏娘子,要不让小草留在我们这儿吧?正好豆腐坊缺人手,管吃住就行。"
苏娘子眼睛一亮:"当真?那可太好了!"她蹲下来对小女孩说,"小草,你愿意留在这里吗?这位阿婆和小满姐姐都是好人。"
小女孩抬头看了看阿婆慈祥的脸,又望了望姜小满,轻轻点了点头。
阿婆高兴得直抹眼泪:"好好,咱家总算有个小娃娃了!"
铁匠和大牛也纷纷表示欢迎。大牛甚至当场用边角料做了个小木马送给小草,把孩子逗得露出了第一个笑容。
【触发支线任务:培养学徒。成功教导小草制作三种豆制品,奖励50点田园值。】
姜小满在脑海中记下这个任务,同时注意到阿婆牵着小草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老人眼中闪烁的光芒,让她想起前世孤儿院里那位总是偷偷塞糖给孩子们的老院长。
正午时分,豆腐坊迎来了意想不到的客人。
姜小满正在教小草过滤豆渣,忽然听到门外一阵骚动。几个穿着体面的男子站在院门外,为首的约莫四十出头,一身靛蓝色绸缎长袍,腰间玉佩叮当作响。
"请问......"姜小满警惕地上前。
"这位就是姜姑娘吧?"男子拱手行礼,态度意外地谦和,"在下周记酒楼的掌柜周福,特来拜访。"
姜小满心头一跳。周记酒楼可是县城里最负盛名的食肆,据说连县太爷都是常客。
周掌柜说明来意:原来苏娘子送到临县的豆花,辗转被带到了周记酒楼。东家尝过后大为赞赏,特地派他来谈合作。
"姜姑娘的'花样豆腐'在县城已经小有名气。"周掌柜笑道,"我们东家想请姑娘专门为酒楼供应特制豆品,价格好商量。"
姜小满还没回答,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冷哼。赵老大带着几个村民不知何时出现在了路口,脸色阴沉得可怕。
"周掌柜,您这是要断我们赵家豆腐坊的活路啊。"赵老大阴阳怪气地说,"跟个外乡丫头做生意,也不怕砸了周记的招牌?"
周掌柜皱了皱眉:"赵掌柜,生意各凭本事。姜姑娘的豆品确实比贵店的更胜一筹。"
赵老大狠狠瞪了姜小满一眼:"丫头片子能有什么真本事?不过是些花哨把戏!"
眼看气氛剑拔弩张,铁匠提着铁锤从后院走出来:"赵老大,欺负小姑娘算什么本事?有能耐你也做个'花样豆腐'出来看看!"
赵老大被噎得说不出话,最后撂下一句狠话:"走着瞧!"便带着人悻悻离去。
周掌柜叹了口气:"姜姑娘,赵家在本地有些势力,你多小心。"他压低声音,"不过我们东家说了,只要质量有保证,周记永远是你的后盾。"
姜小满感激地点点头。送走周掌柜后,她立刻召集大家商量对策。
"赵家不会善罢甘休。"铁匠忧心忡忡地说,"他们垄断本地豆腐生意十几年了。"
阿婆搂着小草,眉头紧锁:"要不...咱们少做点?别跟他们争了..."
"不行!"姜小满斩钉截铁地说,"咱们凭真本事吃饭,凭什么让步?"她思索片刻,突然眼前一亮,"既然赵家靠传统豆腐竞争,那我们就做他们做不了的东西!"
她从屋里拿出苏娘子带来的辣椒和几包其他香料:"我们可以开发新口味,比如五香豆腐、麻辣豆干......"
大牛挠挠头:"可咱们连豆子都不够用啊。赵家控制着村里大半的豆田。"
这个问题确实棘手。姜小满正发愁,小草突然怯生生地开口:"我...我知道哪里有豆子..."
众人都惊讶地看向这个一直沉默的小女孩。
"以前爹带我去后山...那里有野豆子..."小草比划着,"好多好多..."
阿婆眼睛一亮:"丫头说的是不是老鹰崖下那片荒地?"
小草点点头。
铁匠拍腿道:"我想起来了!那边确实有野生豆丛,只是地势险,没人愿意去收。"
姜小满当即决定下午就去探个究竟。阿婆本想阻拦,但看她心意已决,只好往她包袱里塞了几个刚出锅的豆腐包子。
"小心些,早去早回。"
午后阳光正好,姜小满在大牛的带领下往后山走去。橘猫不知何时跟了上来,灵活地在草丛中穿行。
"小满姑娘,前面路陡,你抓紧藤蔓。"大牛指着一段陡坡提醒道。
姜小满拽着结实的藤蔓小心下行,不一会儿就看到了令人惊喜的景象——一片约莫两亩大小的洼地里,密密麻麻长满了野生豆科植物。豆荚已经饱满,在阳光下泛着微微的金光。
"这么多!"她兴奋地跑过去,摘下一个豆荚掰开,里面滚出五六颗小巧玲珑的黄豆,虽然比栽培品种小,但颗粒饱满。
大牛也惊呆了:"我上次来还是三年前,哪有这么多?"
姜小满仔细查看土壤,发现这片洼地三面环山,形成了一个天然温室,加上落叶堆积形成的肥沃腐殖质,简直是豆类生长的天堂。
"咱们至少能收个五六百斤!"大牛估算着。
正当两人忙着采摘时,橘猫突然竖起耳朵,发出警告般的低吼。姜小满警觉地抬头,发现不远处的树丛后闪过几个人影。
"谁在那里?"大牛高声喝问。
没有回应,但树丛晃动得更厉害了。
姜小满心头涌上不祥的预感:"大牛,咱们快回去。"
两人匆忙收拾采摘的豆子往回走。刚爬上山坡,身后突然传来"轰隆"一声巨响——一块巨石从崖壁上滚落,正好砸在他们刚才站的位置!
"有人要害我们!"大牛脸色煞白。
姜小满后背一阵发凉。要不是橘猫预警,他们现在恐怕已经......
回村的路上,两人都沉默不语。直到看见村口的炊烟,大牛才憋出一句话:"肯定是赵家干的。"
姜小满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原以为商业竞争只是价格战或品质比拼,没想到竟会危及生命。
"这事先别告诉阿婆。"她低声嘱咐,"老人家会担心。"
大牛点点头,眼中却闪烁着愤怒的火光:"我告诉师父去!赵家也太欺负人了!"
晚饭时分,姜小满正在院子里晾晒采回的野豆子,铁匠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丫头,我和村里几个老伙计商量过了!"他声音洪亮,吓得正在帮忙捡豆子的小草一哆嗦,"赵家再敢使坏,咱们就联名告到县衙去!"
阿婆连忙端来茶水:"铁匠消消气,慢慢说。"
原来铁匠在村里颇有威望,听说赵家的恶行后,立刻联络了几户受过赵家欺压的村民。大家早就对赵家不满,纷纷表示支持姜小满。
"李木匠说了,他家有半亩地明年全种豆子,专供咱们豆腐坊!"
"王猎户答应以后帮咱们往县城送货,省了雇车的钱!"
"还有张婶子......"
铁匠越说越激动,黝黑的脸庞泛着红光。姜小满听得眼眶发热,这些朴实的村民,竟为了她这个"外乡丫头"团结起来。
正说着,苏娘子匆匆赶来,带来一个意外的消息:"赵家出事了!赵老大刚才被县衙的人带走了!"
原来周掌柜回去后,将赵老大威胁姜小满的事告诉了东家。周记东家与县令有些交情,稍微提了几句。偏巧县衙早就收到过关于赵家强买强卖的投诉,这次新账旧账一起算,直接把赵老大拘了去。
"活该!"大牛解气地挥了挥拳头。
姜小满却笑不出来。她深知赵家不会就此罢休,往后的竞争只怕会更激烈。
夜深人静时,她独自坐在院子里思考对策。橘猫悄无声息地跳上她的膝盖,温暖的体温透过布料传来。
"小满啊,还没睡?"阿婆披着衣服走出来,手里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豆奶,"趁热喝了。"
姜小满接过碗,突然发现阿婆手腕上的月牙形胎记在月光下格外清晰——和她自己的一模一样。
"阿婆,这个标记......"
老人神色一滞,随即若无其事地拢了拢袖子:"老茧罢了。快喝吧,凉了伤胃。"
姜小满知道阿婆在回避,但此刻她更关心另一个问题:"阿婆,咱们现在有多少积蓄了?"
阿婆回屋取出个沉甸甸的陶罐,倒出来数了数——足足八百多文铜钱!这对普通农家来说简直是笔巨款。
"丫头,你想做什么?"
姜小满眼睛亮晶晶的:"阿婆,我想买地!买下后山那片长野豆子的洼地!"
阿婆吃惊地张大嘴:"那、那可是荒地啊......"
"正因为是荒地才便宜。"姜小满认真分析,"而且您看,那片地特别适合种豆类。如果能开垦出来,咱们就再也不用为原料发愁了!"
阿婆沉思良久,突然一拍大腿:"好!明儿个我就去找里正打听价钱!"
月光下,一老一少相视而笑。橘猫在姜小满膝头打了个哈欠,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