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李平安的名声着想,在外人看来,那摊事闹出来是李平安平息的,但纳妾之事完全与李平安没扯上干系。这事完全依靠常夫人,这种家事常夫人不好插手,但善后常夫人完全接手,势必不能让李平安的名声受到一丝损害。
故而,这也是常夫人希望李平安舅母来的原因,有些事,自己干,总归是差了一层道理。
三人天黑就送了过去,李氏虽然理智上接受,但情感上受不了,听说当晚又是一通打砸。
第二日李平安天不亮就起床上朝,大清早李平安和一众朝臣站在顺德门昏昏欲睡,已经是夏天,早上微凉,这要是到了冬天可怎么办啊。
李平安胡思乱想:还是得往上爬,你看那些个一二品重臣就可以在马车里等,可自己才是五品,一年干到那些个位置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有没有别的路?李平安听到咕噜噜的马车声,眯眼望去,路还真有。
马车停下,萧建山缓缓走出。看吧,投个好胎,照样有优待。
朝堂发生了一件大事。
皇帝微笑开口:“诸位爱卿,朕近日来遇到一件喜事。”
礼部尚书出列:“陛下,可是哪位娘娘有了喜?”
皇帝兴致很高:“非也。诸位爱卿再猜猜?”
兵部尚书跟上:“难道是北境三城夺回了?”
皇帝不太高兴了:“非也。再猜。”
无人应答。皇帝扫视一圈,开始点名,“慰宁郡主。你说说看。”
李平安:......这火怎么就烧到自己身上了。
李平安打算胡诌个理由糊弄过去,:“皇上莫非是要给臣升官?”
萧怀瑾大笑,“慰宁郡主果然有趣。”
李平安很难不怀疑皇帝这是在讽刺她,李平安赔笑两下。
朝堂气氛很融洽,萧怀瑾收了笑:“朕前些日子在太后那吃茶时,太后说,我曾有一胞弟,当年因一些乱子,胞弟被人偷走。父皇处死了所有与此事有关的奴仆,皇子走失便成了宫中密辛,幸而,太后多年寻找,于近日,为朕寻回胞弟。”
李平安:......这要是有人能猜的出来皇帝绝对整死他,最起码皇帝身边有不干净的人。
李平安暗暗扫视一圈,发现还真有几个老狐狸惊讶中带着几分不自然,藏得很好,至少面向皇帝的方向是看不出的,李平安将人记下。
霎时间朝堂安静极了,都是千年的狐狸,明白皇帝的意思,只是......朝臣们的眼神有意无意的瞟向锐王。李平安更是直接侧头看向旁边的锐王,眼中明晃晃的吃瓜看戏。
这早上还羡慕人家能做马车,以后不会要和自己一样在冷风中站的等上朝吧?
到底是一胎同出更亲近,还是从小一起长大更亲近。李平安觉得回去了一定要将这件事告诉常成玉这位吃瓜乐子人。
皇帝朝赵德使了个眼色,赵德高声宣太后进殿。
太后入场,众朝臣高呼:“太后千岁。”
太后身边跟着一个少年,面容白皙,身形瘦弱,怯生生的。
难当大任。所有朝臣心中默默想着。
少年与皇帝确实颇为相似,就是太后看起来并不太高兴。是错觉吧。李平安想着。
皇帝寻回了他的胞弟,这位胞弟甚至是由太后领上朝堂的。可见其可信度之高。况且这位胞弟与皇帝长得像极了。
皇帝封他为迟诏王,与六月十八日共同祭祖。
李平安看看身旁人,人家还是八风不动,李平安收回视线。忽听旁边人低语:“郡主莫不是瞧上我了?一直盯着我看。”
李平安顺话题接下:“瞧不瞧得上,锐王敢来郡主府提亲吗?”
萧建山:......不敢。他敢提亲皇帝能当晚提刀。
对李平安来说,这朝堂除了皇帝王爷,她嫁给任何人都不会有损失。她是二品郡主,她只会是主导方。王爷也不会娶她,王爷加她不过是1+1小于2,双方不会有任何的获利点。
所以李平安料定了萧建山不会娶她。
早会结束,李平安慢慢往外走,先回府吃个饭,然后去主客司当差。
裴七星落后几步笑眯眯:“早啊。”
李平安狐疑:“早。”
裴七星:“我们一起去你府上吃点吧,吃完一起去议事。”
?李平安更疑惑了:“我们?议事?”
裴七星轻吸了一口气:“你又睡着了?”虽是疑问,但语气无比肯定。
这么早,困啊!
裴七星读懂了李平安未尽之言,感叹:“离了我你可怎么办啊?”
裴七星:“襄国和南郡派使者进京,你作为主客司郎中,我作为礼部侍郎,这种活我们俩是逃不开的。”
“像接引使者由谁来担任,两国使者由哪条路线进京,进京后他们的衣食住行如何安排,什么时候觐见陛下。这些都是要一一敲定。”
“这只是眼前的事,还有半月之后的祭奠,何时开始,流程如何,各嫔妃服制安排,每个人的站位,随侍何立。这些也是要一一敲定的。”
“你上次躲过了殿试的一应麻烦事,今日再躲,说不过去了吧。”
李平安和裴七星一起往外走,李平安疑惑:“使者何时进京?今日商讨怕是有点早。”
裴七星正要解释,背后传来一声:“郡主留步~”
李平安被皇帝抓去了御书房,裴七星只好一个人往郡主府走。
御书房内。气氛一片肃穆,皇帝声音微沉:“常宁,你即日启程回北境。”
常宁应是。礼部尚书拱手:“皇上,两国共同来贺新君,说不定是巧合呢。”户部尚书开嘲:“礼部平时果然是享惯了福,脑子都不带用的。两国必定是已经有所商讨,才会一起过来。”礼部尚书回他:“就是两国有所谋划,那我们也是未知,倒不如兵来将挡。”户部尚书不知怎的突然将矛头对准李平安。
“慰宁郡主在北境三年,今年头更是拿下了南郡两座城池,依郡主所见,我们改如何应对。”
李平安踌躇片刻,开口:“南郡并非强主,只是年初摆了南郡一道,拿了他们两座城池,如今来朝,是假意臣服,还是诚心依附,不可知。所以,臣以为我们应当等两国来使进京面圣后再做打算,臣任职礼部,两国入京时便由臣来陪同。”
李平安自行领了任务,其他人也不好再说什么。讨论不出什么结果。皇帝只能先放人回去。
李平安想了一路,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做陪同不是一时兴起提出的,她有些想法,但具体安排并未想好。李平安一路思索着回了府。
过了会客厅,李平安明显听到了属于常成玉的笑闹声,李平安探头看了看,常成玉几人在花园的凉亭里,李平安判断出方位,便往那边走去。
常成玉几人并没有注意到李平安的到来,李平安走近,发现是忘石、常成玉、裴七星、李兰花、李泊远几个人凑在一起聊天。
李平安觉得甚是不可思议,这些人凑在一起竟然还能有话聊。
常成玉终于注意到了李平安,起身将李平安拉进凉亭,兴奋说到:“刚才我们说,等李兰花医术学成,我们几人就去仗剑天涯。”
李平安:“你们几个?”李平安狐疑的扫了周围一圈。“对啊,我们都分工好了,小兰花呢负责给我们治病,我呢负责仗剑,惩奸除恶,舅舅呢负责动脑,运筹帷幄。裴侍郎就是我们的靠山。”
李平安心下未惊,面上不显,佯装微怒,“那我呢?你们仗剑天涯为什么没有我?”常成玉补充:“你也是我们的靠山啊,你还是我们的小金库呢。”李平安哼笑一声:“想得美,我顶多精神上支持你们,钱,出不了一点。”
石桌对面的李泊远突然出声:“我,当官,然后,出钱。”李泊远觉得自己不能没有参与感,但这一出声,所有人都看向了他,然后,所有人都笑了。
李平安坐了会便退出了他们的聊天,李平安一边吃早饭一边安排田琦注意着太医署那边的动静,等那边招收医女的时候将李兰花塞进去,田琦却是微微皱眉,半晌后表示可以。李平安放下碗筷,看过去,田琦却说:“太医署已经在招医女,往常医女皆为贫寒人家,李兰花过去吃住要如何处理。”
李平安拿起筷子:“在府中如何,在太医署就如何,你看着办就行。李兰花脑瓜子不行,你注意些,别让人欺负了。”
田琦“是。”
吃完饭和裴七星一起去府衙值班,不过她已经领了活,自然也就避开了其他事,比如皇家祭祖,李平安不断盘算着半个月后的使者来朝一事,到点点卯下班,正欲出府衙门,又觉得不妥,退回去看了眼忙的飞起的同僚门,南朝礼制她并不清楚,李平安此刻突然发觉:自己就是一个混子。
但谁让自己的郡主呢,李平安庆幸的想着,驱车去了京城最大的酒楼,为同僚们点了一份‘外卖’。
加班加到哭的同僚们收到这份大餐后对李平安的那点不顺眼彻底消失了。这一切表现在李平安后续点卯每个路过自己的人都是满面笑容,且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这都是后话。
李平安再次踏着夜色回了府,打算找忘石谈谈。
忘石这次是光明正大进的府,所以刘管家给他整了个小院子,李平安一想到自己这一府的人,乱七八糟的心眼子,这个府也不是那么想回。
等走到忘石的小院门口,李平安沉默了,抬头右转就是李氏几口人住的地方,狼子之心昭然若揭啊。李平安瞟了眼身后的刘管家,刘管家解释:“是李氏说要跟他们住进点,让小少爷沾沾书院的气。”
李平安深吸一口气,她都懒得说李氏的那点小心思,怕斗不过几个小妾,请这位支招。
一时分不清李氏是真蠢还是假蠢。
引狼入室,与狼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