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路上 > 世间乐 > 第9章 不折

第9章 不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裴衡之看见如此的杨初不禁弯唇浅笑:“如果你真的是因为这件事而束手无策的话,我有一计你是否愿意听我一言。”

“哦!”杨初听见坐在椅子上笑看着她的青年如此自信,不由的多关注了几分:“那你说说看,此局应该如何破啊?”

“那大帅得吃饭。”杨初听见裴衡之如此原本下意识想拒绝,可是有思考到万一他真的有其他的两全的法子呢?

思索片刻后,当即决定吃饭。

她掀开被子,动作利索的下床,从旁边的更衣架子上拿了一件大氅给自己裹好后,三步并两步的来到桌子边坐下。

“说吧。”

裴衡之难得见她如此乖顺,像只小猫一样可爱。不由得生了私心想多逗逗她。

他笑着将饭碗推过来,将筷子递在杨初的眼前说:“大帅先吃,边吃边说。”

杨初闻着饭菜散发独特的油香,不免意志单薄。

内心天人交战,但是她还是得承认人的意志真的很薄弱,就像她现在面对这可口美味的饭菜一样手足无措。

杨初一伸手快速将裴衡之的手里的筷子拿过来,埋头吃饭。

见杨初进了水米后,裴衡之幽幽开口:“大帅如今担心的不是让不让的问题,而是朝廷和百官。”

“百官不知道边境如今情况何种严峻,如今全看的都是咱们这位陛下的意思。”

说完裴衡之低头看着正狼吞虎咽的杨初,不由得开口提醒:“慢着些吃。”

杨初也是真饿啊。她是人,这几天不吃饭怎么会不饿。

可是一想到每天有那么多边境百姓无辜枉死,因为她的一念之间他们这些人说不能就能活下去,她便觉得她不能跟着没事人一样。

如此她才会在这几日苛待自己,与百姓同苦。

“属下听说大帅有个在宫里当贵妃的姐姐?兴许可以借一下这件事?”裴衡之说出了这几日的心中所想。

可没想到当即就被杨初驳了回来,这令裴衡之无比吃惊。

传闻中杨初与她的嫡姐关系甚好,没道理看着妹妹一个人在边疆犯难,她一定会给皇帝说这件事的。

就算不明面说也至少会吹吹枕边风之类的。

可别小看这枕边风,关键时刻真的还得靠自己人提点提点。

“这件事我不会允许的,还有没有其他点子,若没有了就将左纶找过来。”

杨初吃东西很快,其实在裴衡之说贵妃的时候她其实差不多就已经吃好了,现在才叫停裴衡之的话,无非是她想要听听裴衡之到底想了个什么惊天动地的办法。

结果是要靠自己的阿姐才可以办这件事,这件事她绝对不会允许的。

“杨家如今是外戚,平日里不可与宫里的娘娘走的太近。何况我如今在边疆,若是因为这件事偷偷传讯回宫,陛下会如何去想我杨家。”

杨初端起面前的茶水喝了一口顺顺食接着说:“陛下是否会觉得我杨家早有不臣之心?我杨家世受皇恩,执掌大晟三分之一的兵权靠的便是忠君报国。”

青年被杨初的这几句话怼的顿时哑口无言,他目光复杂的看着正在喝水的女人,内心也同样痛苦挣扎,日日折磨于他。

在他的世界里很难去改变所谓根深蒂固的观念,裴衡之有真正要效忠的幕后之人,他对于国家,百姓,朝廷并没有太大的期待。

这也是为什么在北狄发动战事后,他选择弃城中百姓换守玉龙关的真正原因。

可如今看着沐浴在阳光中的杨初,他好像并不能决绝的说出那句当时带着人撤到玉龙关时的话了。

杨初......她真的很不一样,裴衡之不自主的开始思考如果当年他遇到的不是自己的主人而是杨初。他日后的结局会不会改变。

不必如此惨烈,也能感受阳光照在身上的感觉。

——

杨初倒茶的间隙看见裴衡之出神的想事情,她伸出手在裴衡之眼前晃了晃提醒他:“嘿!干嘛呢?”

“没什么事了就去叫人吧。”

裴衡之强行拉回神思,怔了怔机械性的点点头回:“是,属下这就去传左军师。”

见他答应的如此干脆,不免心生疑惑杨初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问:“你不问问我为何要找他?”

裴衡之早已站起身准备离开听见杨初这句话不由的停下脚步

“大帅有大帅的谋算,属下不知。大帅不说,属下不问。”裴衡之转过身躬身抱拳没有抬头看杨初的脸。

她敏锐的察觉到了裴衡之身上出现了和刚进屋时不同的情绪,很难说这是一种什么情绪。就好像又回到了当年她刚见到裴衡之的时候。

那时候的他就是这个样子,冷静,疏离,不通人性还带着一种自身的悲伤感。

——

杨初走到裴衡之身边亲自将他扶正,冷不丁的来了一句:“我以为我们是朋友。”裴衡之有些意外,他抬眸看见杨初眼里满满的担忧神色不由的心里一紧,下意识张了张口却没有发出声音。

“你是我找回来的,是我让你来到南阳军与我一起共事,我曾经以为我们已经是朋友了。但现在看似乎并不是,我查不到你的过往但我还是选择相信你,就像相信宋孺一样。把你推到南阳军的高位。”杨初看着裴衡之的眼神,语气认真且郑重的说:“我等着你接受我当你知己朋友的一天。”

裴衡之听见这句话后内心没有欣喜,满是深深的自责和痛苦,他怕他自己会在杨初面前会失态。赶紧行礼逃离了这间屋子。

杨初看着裴衡之逃离的背影,神情默默,过了不知多久她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

不一会左纶便在杨初的房门外通报:“大帅,找我有事?”

在左纶还没有到来之前杨初已经洗漱完毕坐在书案前等着左纶。她听见左纶的声音后从屋内开口:“进来说话。”

左纶得了杨初的命令,轻手轻脚的慢慢推开房门。

一进来就发现杨初撑着手坐在书房的的书案边,脸色不是很好,神情也是不是很放松。

左纶以为杨初是在担忧淄绥的百姓,原本想开口宽慰几句。

杨初面无表情的站起来,也没有分给左纶一个眼神,神情严肃的站起来率先开口:“坐,我说你写。”

——

两日后,北狄主派信使回信,表示同意杨初的请求。

杨初在得到北狄主的讯息后,命人将安平所有百姓粮食有序转送到朔城。

于谈判第四日后,杨初率军退回朔城。于当日傍晚北狄主重新入主安平城。

并于退城三日后,昌都收到了边关所来战报与密信。

——

“陛下,此番杨初退城让北狄入主我安平城内,做法甚为不妥,安平乃我大晟疆土,岂能说让就让。”

今日早朝长乐帝就杨初退城之事遍议百官,方才开口的是枢院少保康立和。

“康大人所言不对,威灵将军明明是因为淄绥的被困城中百姓而让,并非是威灵将军的一己私情。”

康立和看着今日与枢院辩驳一圈的赵惟庸,不免笑道:“赵大人身为枢院之首,不想着替陛下分忧,如今到驳斥自己院中官员。康某想问问赵大人这是何意啊?”

赵惟庸拿着芴板走出来朝臣队列面向龙椅上的长乐帝跪下:“陛下,威灵将军并不会做出任何危害我大晟边疆的事情,陛下更不该怀疑杨家的忠心。”

他抬头直视着高高在上的帝王语气不疾不徐,面色沉稳接着说:“枢院监察百官,尊法明仗。枢院不会去放过任何一个敢视大晟律法如无物的人,当然也不会去冤枉任何一个为国尽忠,绝无二心的忠心之人。”

说完便迅速叩首伏在地上没有再抬头。

康立和看着跪下去的赵惟庸,自己也赶紧撩开官袍跪了下去。

枢院见二人都跪了下去了,哗啦啦的跪下去一片。

长乐帝看着全部跪下去的枢院官员,不由得怒气横生开口大喊道:“你们如今是在逼迫朕吗?”

“朕竟不知枢院现在竟有如此大胆,敢公然逼迫朕。”

长乐帝盯着跪在地上的赵惟庸怒极反笑:“你不是喜欢跪吗?好样的赵惟庸。”站起来冲外面的苏宁州喊道:“来人,将赵惟庸剥去官服,廷杖二十。”

赵惟庸又直起身重新叩首喊道:“臣,谢主隆恩。”语气一如平常温和有礼,没有丝毫疾言厉色,悲壮情绪。

话刚落地,赵惟庸便被御前司侍卫拖到外面去。

不一会,外面便传来了木板和皮肤接触的痛闷声,那声音将殿中所有官员的心全部都吊起来。

整个大殿,寒蝉若惊。

一炷香后

行刑的人来报长乐帝:“陛下,二十杖尽数打完,赵大人现今已经昏过去了。”

长乐帝听完掌刑人的回答,摆了摆手让人退下了。

随后从龙椅之上站起来走出光华殿。

苏宁州见状赶紧甩了一下手中的白毛浮尘用力喊道:“退朝。”

众官员全部匍匐在地喊:“恭送陛下。”

因为赵惟庸的这个插曲,今日早朝潦草结束。

下朝之后,内殿来了人单独宣了左相去稷下殿面见陛下。

——

赵惟庸则被内侍抬出宫门,侍从见到自家公子变成如此模样赶紧让人回府传消息给老爷,上一任上卿在听说自己儿子今日早朝在殿中的言论,也知道他被陛下赐了廷杖之刑。

得到消息的一瞬就携着老妻在门口等着赵府的马车回府。

看到昏厥过去的赵惟庸,赵母在门口一看见赵惟庸身上的血便开始哭哭啼啼,身形一顿险些被吓得晕过去。

赵父赶紧扶住老妻的身子,让人将赵惟庸抬到了府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